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如何让公众觉得党委新闻发言人言之有物,又避免与政府发言人的职能重叠和冲突,是对制度设计的考验,也是对发言人自身素质的考验。东部的南京、中部的长沙和西部的眉州,三地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在2009年最后两个月里,陆续亮相,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推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中共走到前台发声的信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表示,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业务》2010,(1):63-6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2009年12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国新办的表态,表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洋硕 《决策探索》2011,(17):80-81
自2008年卸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以来,王旭明在语文出版社社长位子上已经度过整整三个年头。7月28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第5天,他在博客上发表了一封致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公开信,公开质疑铁道部事故后的“雷人”新闻发布会。好事的媒体立刻把这封公开信包装成“前教育部发言人‘炮轰’王勇平”。  相似文献   

4.
《决策》2009,(11):78-78
《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是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卸任后的最新著作。2008年7月18日,他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岗位上卸任,官升半级,出任语文出版社社长。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业务》2011,(8):42-42
近来,在一些突发和重大事件中,越来越多的新闻发言人在发布新闻时成了新闻的制造者,他们的雷人雷语被广泛传播。由此让人不得不思考,新闻发言人为什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6.
王旭明 《决策》2012,(Z1):104
做"书香官员"建"书香政府"有关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的各类书籍出了很多,但由资深发言人亲笔撰写的可谓凤毛麟角。王旭明作为"黄埔一期"学员中的杰出代表、中国第一代政府新闻发言人,在其短短5年的发言人  相似文献   

7.
张鹏  毕博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58-259
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政府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但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尚未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这制约着该项制度职能的发挥。对新闻发言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并完善相关法规,使其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保障该制度的长远发展,保证其重要职能的充分发挥,使政府的日常运行趋向更加高效和透明。  相似文献   

8.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0,(6):15-15
2月2日.湖北省委组织部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全省组织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实施。今后,市县组织部门都将确定新闻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组织工作重要信息.解读相关政策.积极回应媒体和社会关切.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各级政府部门实行政务公开的一种具体措施,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弊端和隐患,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对现阶段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肖珉 《决策探索》2013,(7):37-38
一、互联网时代新闻发言人角色的转变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媒体沟通的桥梁,其作用一直以来为各级政府所重视。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信息传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发言人     
张策  佚名 《决策》2010,(11):98-100
1 晚上,江洲市公安局的新闻发言人李涧峰踏着一地的清霜回家。他整个人的状态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累。  相似文献   

12.
张静 《秘书之友》2011,(11):44-44
党和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近年来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中共早在革命年代就已经有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办公室业务》2013,(7):39-39
现在尽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了基本框架,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一些部门新闻发言人履职表现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张涛甫 《决策》2004,(4):49-50
前一时期,媒体关于中国新闻发言人拘报道热闹了好一阵子,我对中国政府启动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十分肯定的,它的意义从积极的角度看,怎么肯定也不为过。但是,我认为关键看下一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5.
一周声音     
政府方面。65%的新闻发言人电话无人接听;党委方面,44%的新闻发言人电话无人接听。即使是接听了电话的新闻发言人。一半以上婉拒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6.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公安部宣传局局长武和平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记者提问: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否对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和平回答说:由于具有“天下媒体一网收,上天入地遍全球”的神通,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作为有序参与的主要形式,新闻发言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006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已有74个部门建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了91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8.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公共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政治民主、文明进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建立,起到了引导宏观舆论、凝聚民众人心的积极作用.目前,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缺陷.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才能促使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朝着良性运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体现了政府日益重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从学理上分析,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工作方式、工作效能、社会效益上具有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这一新生制度在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障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隐忧。  相似文献   

20.
王旭明 《决策》2011,(8):90-90
新闻发布会应该在什么时候开?新闻发言人是充当主持角色还是独立发言角色?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以铁道部7·24新闻发布会为例,显然这是一场既准备不充分,又不应该由老兄你独自担纲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