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诗文大家之一,根据其思想变化以六十四岁为界将其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经历是求学、为官和赋闲,尤其是求学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杨维桢一生关心社稷,清廉正直的思想基础,但也形成了他清高孤傲的性格,对他后期的仕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段时期内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为主;后期隐居,几乎完全抛弃了儒家的济世之心,每日纵情于山水,以诗酒声色为乐,放浪形骸与个性的彻底释放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杨维桢的诗歌创作与他的人生道路紧密相连,考察其人生轨迹是研究其诗歌创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3.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以其独特的性别身份和政治身份活跃于当时的文人政坛之中,也因此获得后世乃至现当代学者的关注.总结新世纪以来的薛涛研究,是在上世纪既有的研究成果上的突围,既有对人物身份与籍贯、交游与爱情、诗歌思想与内容等既有问题的继续深入探讨,又有对其诗的男性化风格、将其诗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其诗的接受研究等方面的开创性的成果.纵观新世纪以来的薛涛研究,成果与问题并存,可以尝试回归文本,挖掘薛诗的艺术张力,把薛涛研究放到地域(巴蜀)文学、唐女冠文化、女性文学等大文化体系中,使薛涛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4.
杨维桢的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别具一格。文章首先阐述了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1.清劲高古,冷峭秀逸;2.狂放不羁,乱头粗服。其次论述了杨维桢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维桢为元末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黄溍是元中期著名文士和名臣,年长杨维桢十九岁.他们交游密切,时师时友,黄溍作为师辈,对杨维桢的思想、创作、为官、为学具有正面引领的作用.文章展示了他们交游的事迹,并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6.
高启与杨维桢无交往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启生活的元末明初 ,杨维桢在东南诗坛地位崇高 ,许多人以结识他或得其赏识为荣。但高启却与他没有交往 ,原因是他们在诗学主张和生活态度上有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以儒为本 ,由朱入陆 ;以道为辅 ,崇尚自然 ;排斥佛理 ,合佛于儒”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元末明初文坛领袖杨维桢的哲学思想构成及其内涵 ,认为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他受陆九渊心学和道家自然观影响而形成的自然人性论 ,以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端倾向。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陆学向王阳明心学嬗变和转递的环节之一 ,而且曾对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宋转型(变革)理论是近百年来比较引人瞩目的学说,对国际国内史学界和文学界的研究都有显著影响。新世纪以来,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代文学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及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今后的研究理念和研究目标,对于深入开展宋代文学研究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9.
元末明初文学成就集中在东南地区,领袖人物是杨维桢和高启。历来评论者都把杨维桢与高启的文学创作归入新型的肯定个体意志、张扬生命欲望的文学思潮。通过对二人无交往原因的探讨,发现高启其实代表了另一股完全相反的文学复古思潮。这两股思潮分别开启了明代中后叶文学领域的复古运动和个性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0.
元末人杨维桢的一首《宫词》中有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之言,尝被戏曲史家重视并引用。王国维、郑振铎都认为词中关卿即关汉卿。孙楷第持异议,认为是被赐关姓的硕德闾。其实关汉卿决非优谏人物,杨氏自己也曾说关汉卿是士大夫之属。如果他在写《宫词》时把关汉卿称作优谏,那是对杂剧作家故作贬抑之言。  相似文献   

11.
瞿佑家族是于至正十九年(1359)浙省乡试之时结交杨维桢的;杨维桢、瞿式衡、瞿佑、凌云翰等同为元末“云间诗社”的社员;瞿杨交游对《剪灯新话》成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宋代文人确立了杜甫诗"诗史"的地位,但这种说法到明代中叶遇到责难。名儒杨慎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并引起明代文人的争论。杨慎反"诗史"之说,其论固偏,然其阐释意向却值得重视,他并非质疑"诗史"说本身,他的真实目的在于突破宋人诗学的限制。它造成了明代诗学的两大突破,一是对"诗史"的全新理解诠释,二是不再以"诗史"作为杜诗的最高评价。其说间接推进了明代诗学的自立,这表现在对宋人释杜的否定评价,乃至对整个宋人诗学否定。  相似文献   

13.
袁枚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之一。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袁枚生前及后人研究袁枚的情况,作了回顾与思考。作者同时指出,目前人们对袁枚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他的文学创作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并提出了今后对其进行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对唐代的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文学成就为唐人所肯定 ,其安贫好学、埋头著《太玄》的精神为唐人所称颂 ,其“征圣”、“宗经”的复古主张为唐代的古文运动所继承  相似文献   

16.
元诗文献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度曾比较普遍地认为,元代已至近世,诗人与诗的问题,主要是资料收集得是否充分,所依据的版本是否完整。通过《全元诗》的编集,我们的体会是:元诗文献研究,并不只是体现在收集、汇录、整理,也就是说,其研究成果并不只反映出一个数量问题,其研究成果并不只是单纯的保存文献。对文献的辨析考证,是其立足点。正因为缺失了这个环节,使得以往的元诗研究的进展步幅不大。新的元诗研究从文献的辨析考证起步,才拉开了与前人研究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创作的大量表现洛阳的诗中,关于洛阳自然和园林景观的描写极富诗情画意,侧重表现的是其远离喧嚣的幽静,以及诗人在此间的闲适;寺观也失去了宗教的超然高蹈和庄严肃穆,而成了和园林别业一样供人游赏的景色宜人之地。其笔下的洛阳是"闲"与"隐"的统一体。白居易深刻地体验到了洛阳文化的精神底蕴,并以自己的"中隐"思想和闲适情怀深化了洛阳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8.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于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被贬云南永昌,之后三十余年,他十分关注西南自然环境、气候特性并留下了大量描写西南气象的文学作品。云南的贬谪生活也促成了他性格的转变,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从他描写气象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注重实际考察的求实精神。擅长借鉴民歌体裁、吸收民谣语言使得他的作品超越前期华丽风格的局限,形成了内容贴近生活、语言清新明丽、风格沉郁悲凉的特点。从地域角度来看,西南特殊的气候风物和贬谪生活经历对杨慎文学创作成就的取得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朔“当诗一样写”的散文观招致了今天的非议 ,批评者忽略了它产生的文化背景 ,忽略了它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情境以及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 ,因而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20.
杨万里在宋代诗坛的地位超过陆游,这是南宋人的看法.严羽评宋代诗体时认为,南宋独有“杨诚斋体”.全面看,陆游成就大于诚斋,但杨万里诗歌艺术创造性更高.该文详论了杨万里对刘克庄、张镃、姜夔、永嘉四灵以及江湖派的影响,认真评析了诚斋对金元诗坛、明清诗坛的影响;也仔细分析了历代对杨万里诗歌的反面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