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诗文大家之一,根据其思想变化以六十四岁为界将其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经历是求学、为官和赋闲,尤其是求学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杨维桢一生关心社稷,清廉正直的思想基础,但也形成了他清高孤傲的性格,对他后期的仕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段时期内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为主;后期隐居,几乎完全抛弃了儒家的济世之心,每日纵情于山水,以诗酒声色为乐,放浪形骸与个性的彻底释放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杨维桢的诗歌创作与他的人生道路紧密相连,考察其人生轨迹是研究其诗歌创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杨维桢的籍贯,明清以来,说法不一。通过对诸暨的归属沿革、杨氏的世系和杨维桢出生地的故迹的考察,说明杨维桢的籍贯为诸暨是最确切的。杨维桢还有数十个奇奇怪怪的别号,反映了其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剧变时期的处境、志趣及思想观念的变异、矛盾。  相似文献   

3.
杨维桢为元末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黄溍是元中期著名文士和名臣,年长杨维桢十九岁.他们交游密切,时师时友,黄溍作为师辈,对杨维桢的思想、创作、为官、为学具有正面引领的作用.文章展示了他们交游的事迹,并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4.
杨维桢的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别具一格。文章首先阐述了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1.清劲高古,冷峭秀逸;2.狂放不羁,乱头粗服。其次论述了杨维桢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瞿佑家族是于至正十九年(1359)浙省乡试之时结交杨维桢的;杨维桢、瞿式衡、瞿佑、凌云翰等同为元末“云间诗社”的社员;瞿杨交游对《剪灯新话》成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瞿佑家族是于至正十九年(1359)浙省乡试之时结交杨维桢的;杨维桢、瞿式衡、瞿佑、凌云翰等同为元末“云间诗社”的社员;瞿杨交游对《剪灯新话》成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批评的学术理念与传统目录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目录学里对古代文学批评学术理念的逐步深化和细密是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文章考察了古代诗文评著作在目录学中分化演进的轨迹:从总集——文史——诗评、文评——诗文评,并通过对传统目录学里对古代诗文评著作的整理、归类和研究的分析,试图为20世纪之前的批评史研究作一粗线条的勾勒,以凸现其学术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维桢是元中后期最有影响的诗文大家之一,以诗名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创作思想深受儒家诗学观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同时又强调诗歌本于情性,把诗歌的社会功用和审美功用统一起来,使其诗歌既具有扶风立教的社会作用,又具有情感激荡、奇崛瑰丽的审美功能。主张摆脱体裁格律的束缚,强调自我之个性,他以复古为手段,在诗歌领域倡导古乐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一向较为冷落的地带也不断被学者开拓、发掘。近年来,元代“文章巨公”杨维桢就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或就其“震荡凌厉”的铁崖体展开论述,如刘明今《论铁崖体》;或就其文论集中整理,如黄仁生《杨维桢的文学观》、乔光辉《杨...  相似文献   

10.
从思想变化考察杨维桢生平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桢是元代中后期的诗文大家之一,铁崖诗派领袖,其诗歌创作不仅改变了元代后期诗风,而且对明初诗坛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其主导思想的变化,将其一生以六十四岁左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儒家经世致用、关注民生的思想,汲汲于拯时济世,卓有政绩;后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懒问世事,每日只是纵情山水风月,言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儒家的价值规范,表现出离经叛道的个性精神和异端倾向。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其论文情思并重,肆意奔放;其评诗虽反对明代“复古派”的模拟、“竞陵派”的狭窄.也不满“公安派”的肤浅,但也肯定吸收了“茶陵派”的台阁体等特点;批判也兼容并收,从而开有清一代诗风。文章仅以他庞大的组诗群之一的《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中几首诗为例,来浅谈钱谦益的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孙绰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精通诗、赋等多种文体,其后期玄言诗由玄理转向玄境,推动了中国诗歌意境的发展;其山水诗赋、模拟民歌之作对南朝山水诗、宫体诗等诗歌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首开风气的作用;他的文学思想对南朝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火的洗礼,灵的颂歌——评劳伦斯诗歌中“火”的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是他一生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通读他的诗歌,会发现"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火"体现了劳伦斯对爱情的理解,表达了最美丽、最智慧的人性,而且代表了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力量。旨在通过对"火"的意象的分析,探讨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与劳伦斯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4.
自有唐至清,李白诗歌均有着广泛的接受者,他们中既有文坛名流,如唐宋之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元明之杨维桢、萨都剌、高启、王世贞,清之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也有众多普通文人和下层民众。唐宋人重其奇思壮采,元明人学其傲岸个性,清人更注意其风雅传统、经世思想。历代对李白诗歌接受的普泛性,除杜甫之外,无人可与之比肩。  相似文献   

15.
简论叶芝与中国现代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芝是爱尔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他的作品较早被翻译和介绍到中国文坛。因其多变的诗风和多元的思想,他的作品影响了中国文坛的不同流派,对其作品的译评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诗坛的艺术指针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的过程。文章追溯了从五·四运动以来到现代,中国文坛和学术界对叶芝译介的历史,力图探索叶芝与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和诗人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和文学大师 ,其作品包涵的思想及其文艺观对 2 0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作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总是永远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百年杜甫研究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民国时期、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无疑,改革开放之后是杜甫研究的高潮期与高峰期,成绩斐然。百年杜甫研究的成绩概而言之有:杜诗文献、文本及杜甫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杜甫生平、思想、个性及人格研究;杜诗艺术研究;杜甫文学思想与诗学理论批评研究;杜甫对前朝文学文化的学习、继承、评述及后世对其诗歌的接受、传播以及杜诗鉴赏、普及、传承研究;比较研究;域外杜甫、杜诗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文化研究;杜学与杜诗学的建构;各类研究综述、概述;有关杜甫研究的团队、平台、阵地建设。百年杜甫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重复研究是主要不足之处。需要拓展的方面:一是大量宋元明清杜诗笺注、笺释等文献的整理;二是大量宋元明清杜甫及其诗歌的诗话类、笔记类等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三是大量域外杜甫研究的梳理;四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拓展;五是大众化视野下的杜甫文化与杜甫精神的普及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8.
宋初直臣田锡的古文与辞赋创作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 而其诗歌研究一直处于相对寂寞的境地。田锡是宋初阶段学白诗人的代表, 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诗学主张:在诗歌内容与功能上, 他主张反映现实, 服务政治与表达情性相结合; 在诗歌审美上, 他崇尚雅正与艳丽并美; 在诗歌风格上, 强调绚丽多姿与不拘一格并举; 在创作手法上, 师法自然与转益多师并重; 在诗歌语言上, 平易流畅与含蓄精健齐芳; 在诗歌体裁上, 古体与近体不分轩轾, 如此等等。这些主张表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开阔的文学胸襟。同时, 田锡诗歌创作基本实践这些诗学主张。他部分纠正了宋初白体诗内容单一追求闲适、语言追求通俗浅易、风格偏向平易流畅的倾向, 并成为宋初阶段学白诗人的杰出代表, 其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丰富了学界对宋初白体诗歌内涵的体认。  相似文献   

19.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之父,表现主义文学大师。20世纪,卡夫卡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他与他的作品被世人称为文学的无解方程。本文以卡夫卡畸变的性格、断裂的婚姻、偏激的遗嘱、个性化的创作方面试析卡夫卡思想的动荡与矛盾;考证《城堡》解释的迷宫及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而展开的重要文学思想,即“自然”论文学观,这一文论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其中,钟嵘及其《诗品》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批判诗歌创作热衷“用事”、讲究“声病”之风,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崇尚“自然”而不废文采。其理论取向与刘勰颇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