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各家的看法 对于东巴文字创制时和发展中是否受到汉字启发与影响的问题,各家看法不一。 唐兰先生说:“世界上旧有的及现在还存在的文字,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和中国文字(指汉字——笔者)有亲属关系的。中国西部有椤椤(指彝族——笔者)么些(指纳西族——笔者)等文字……”唐兰先生的意思是汉族的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之间有着亲属关系。李静生先生认为:“纳西先民创造的文字不可能与汉字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羡余现象是反映自然语言本质特征的语言现象,涉及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复杂。毫无疑问,对汉语羡余现象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不仅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有助于正确认识汉语的本质特征,而且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有助于顺利解决汉语运用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汉字和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发展。个人已从文字、词法、语法三方面对汉语  相似文献   

3.
日本民族原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汉字的传入,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之后,又经过一代代的艰辛努力,逐渐完成了对汉字的吸收、创新与发展,终于把具有一字一音表语词特点的汉字完全融合到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去,形成了一套和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字成了日本的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4.
日语汉字与汉语中的文字不能构成从属关系。日语在其文字化过程中,巧妙地借助了汉字来表述其语言的表音体系,在诠释比较复杂的语言内容时,充分地借鉴汉字的表意性来规范和完善其语言体系,这种精妙地综合了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语言构架,是日本能够在教育和文化普及方面取得惊人成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史说汉字     
2009年11月16日,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发祥地河南安阳开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入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不仅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更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脉络,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6日,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发祥地河南安阳开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入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不仅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更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脉络,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相似文献   

7.
音补结构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互无关联的文字系统中,在意音文字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显著。通过对楔形文字和汉字式的女真文字中音补结构的细致比较,不仅有助于深化构拟尚未完全释读的女真文字所记录的语言,而且充分体现了音补成分在普通文字学上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体系,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与语言的音位配列相联系的文字系统是语音文字,与语言的语素配列相联系的文字系统是语素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作为汉文化的代码,是汉民族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瑰宝,是世界文字中的珍品之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澄清汉字性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包括词文字和语素文字.古代汉字是词文字,现代汉字是语素文字.把表意文字理解为"以形表意"的文字是一种误解,认为汉字中的"字"与拉丁文字中的"字母"不可比的观点是错误的.文字的性质取决于文字系统中的单个符号和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性质是指汉字的类型,即汉字是表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抑或意音文字,至于从汉字与语言单位(主要是语素)相对应的角度给汉字定性的语素——音节文字说,则只是说明语言结构的层次,没有反映汉字符号的性质,这里姑且不论。认识汉字的性质可深刻认识汉字,推动汉字改革,明确汉字的未来。因此,建国以来,许多人参加了汉字性质问题的讨论、研究,但由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其性质至今认识不一。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语文工作方针的确定,汉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势必得到加强,把文字学的讨论引向深入,汉字的性质与未来的研究将迈开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汉字属表意文字体系,因形表意,字形是它的本体。它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而且是汉民族思维的产物和思维方式的工具。以汉字文化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字形体结构和辩证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汉字构形具有整体联系性。  相似文献   

12.
水文是一种极具研究价值的民族古文字,其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造字、汉语借字和新造字.其中,水文自造字所占比例虽不是最大,但由于它产生于水族内部,受外部干扰较小,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水族造字之初的特点,所以,可以对水文自造字和汉字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对文字理论进行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形体构成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据。这种理据是意识、制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取向的阐释,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时代性。《说文解字》中的门部字不仅反映了在中国古代“门”这一建筑结构的具体形制,而且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具有内敛特性的文化观念在建筑形式永久性上的深刻反映。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汉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图形符号化的外延,通过其可读性、审美性、民族性、新颖性及形音义的一体性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极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空间。文章结合以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现代标志设计作品,从以形达意、隐形见意、形意相融三个主要途径探讨汉字解构重构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倡导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应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使作品既传达情感与主题思想,又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与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平安时期的古辞书《新撰字镜》收录了许多汉语俗字,是俗字研究的重要材料。由于作者是用汉文撰述,中间不乏中国文献中失传的文字,而在抄手笔下又不时出现一些俗字,有不少因字形接近而混、不辨正俗而混或因抄手笔误而发生的讹混,也有因书写变异造成的同形字。依据《新撰字镜》的文字材料,不仅能与敦煌、碑刻等出土文献中的俗字进行比较研究,还能补充中国大型字书中的一些失收字,有助于汉语文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毕兹卡"是土家语对土家族的自称,"毕兹卡"的具体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最传统的说法是"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土家语"毕兹卡"与汉语"本地人"没有对译关系,也就是说,土家语"毕兹卡"中没有汉语"本地人"对应词来对译。从语言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看"毕兹卡"是"男人哭嫁的民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体系,通过对汉字字形分析和字义演变来辅助汉语学习,从语言中捕捉其规律,融入特定的语用环境,从字形入手,探索字义,可以更轻松地对汉字有深刻而又系统的认识。语言学习不仅仅是感性的,也需要科学性和理性,汉字的精髓蕴含在一笔一画中,系统掌握汉字构形知识,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民族思维,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先辈的创新精神,继承和发扬创新传统是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一环。作者从科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分析炎帝的创新传说,认为关于炎帝的各种创新传说,是炎帝部落集团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十分善于创新的民族。我们今天的创新,必须像我们的祖先炎帝一样,既重视科技文化的创新,同时也重视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创新。三方面的创新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复兴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20.
国民性问题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书写热点,一直受到了作家极大的关注。剖析了90年代的几大文学思潮,认为其继承了以往"关注国民性、改造国民性"的优良传统,使国民性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展示了许多新的特征,为国民品格的最终提升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