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之洲     
毛、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异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崇温撰文分析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异同。薄一波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徐崇温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毛泽东开始探索,由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定,我国史学界通常是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时代”标准和“领导权”标准为共识的。即从“时代”标准看,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之内的。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毛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之命运》说起 1943年3月,蒋介石用小册子形式出版了一本大著作《中国之命运》,借国家名义鼓吹国民党一党专政。此书于7月间传到延安,毛泽东对几个“秀才”说:“看来,蒋介石给你们出了题目了。”陈伯达领会毛的意思,立即动手写反驳文章,用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4.
<正> 借“名”开店。“总部”在湖南韶山的“毛家饭店”。店老板是毛主席的邻居的儿媳妇。据悉,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建国后首次回到故乡韶山冲时,先到邻居毛福成家小憩,毛福成的儿媳妇汤瑞仁怀抱三岁多的小孩,听毛主席与乡亲们拉家常,毛主席的音容笑貌给这位乡下女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改革开放以来,前往韶山参观的海内外游客越来越多,汤瑞仁女士便萌发了借“名人效应”开店的念头,于1984年开办了一家“毛家饭店”接待游  相似文献   

5.
单世联 《领导文萃》2010,(15):83-87
1975年的生日和1976年的春节 1962年12月26日.69岁的毛泽东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诗句表达了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斗争的胜慨。但要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标准来改造党、改造中国,仍然任重道远。1975年10月1日上午。毛自言自语:“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这一年的12月26日,是毛82岁、也是他最后的一个生日。  相似文献   

6.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1):38-41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因重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毛泽东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隔不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突然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犹如一颗重型炸弹在克里姆林宫爆炸,其“冲击波”迅速地辐射到苏联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斯大林确实干过一些错事,但绝不能全盘否定他,不能忘记他办过的正确的事,更不能忘记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助蒋抑毛…  相似文献   

7.
苏永通 《领导文萃》2009,(11):88-93
毛泽东:领袖的读书无禁区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逢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  相似文献   

8.
1985年10月22日,戎马一生的许世友在南京过世。 许世友生前曾对毛泽东说:“我生前尽忠,死后尽孝。我平生只有一愿,请主席批准:我死以后,要和我妈妈埋在一起。”“可以,黄土一冢掩风流嘛!”毛  相似文献   

9.
绕井成诗     
毛泽东幼年上私塾时,有一次,先生毛宇居要外出,临行前,叫学生们背书,不准出去。先生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上了屋后的山,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毛栗子,先生回来了,毛泽东也孝敬先生一份。哪知先生不但不领情,反而严责道:“谁许你  相似文献   

10.
谈及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几十年来的众多评述难以计数,以致有“说不尽的毛泽东”之言。这当中,“伟大战略家”称誉最为广泛。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历经千难万险、夺取辉煌胜利征程中展示的伟大战略家风范,彪炳史册,启迪后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逝去已近三十年了,却仍未失去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他的故事一再被提起。三十年,并未让我们产生足够客观的价值判断,我们对毛仍然有太多的情绪和道德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国的传记作家往往让我们看到另一个毛泽东——一种普世价值下的毛。罗斯·特里尔所写的《毛泽东传》无疑是这些作家中最畅销的。198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上百万册。哈佛大学的现代中国研究的奠基人费正清也曾积极地给他写书评。罗斯是澳大利亚人,中文名谭若思,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政治系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职业作家。在西方…  相似文献   

12.
《决策与信息》2005,(5):36-38
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1956年提出,蒋介石执政),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年元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只要现在爱国,国内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副总理、副委员 长以上的中央领导人多 乘坐前苏联造的“吉斯110”、 “吉斯115”高级轿车。 毛泽东坐的是一辆黑色的防弹“吉斯”。1949年毛泽东访问前苏联期间坐过这辆车,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泽东。1971年9月,毛泽东南  相似文献   

14.
毛远新是毛泽民惟一的儿子,也是毛泽东认为毛氏三兄弟在世的惟一侄儿。1946年7月11日,朱旦华带着儿子毛远新和新疆监狱的共产党人一起回到延安。数日后,毛泽东邀请朱旦华母子到杨家岭家中做客。  相似文献   

15.
罗韬 《领导文萃》2007,(12):121-124
影响毛泽东晚年行事。也影响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进程的,是毛泽东的“身后之忧”。这“身后之忧”,在前期表现为“斯大林之忧”。晚期则是“晁盖之忧”。二者有一贯处,又有微异处。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秘书之友》2007,(7):36-40
“大跃进”期间,我作为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先后给他写过三封信。毛对这些信件都表示过他的看法,有的是在小范围谈话时作即兴评点,有的则是在大庭广众下作语惊四座的议论。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仍然印象深刻,感慨无限。  相似文献   

17.
佚名 《秘书之友》2010,(11):8-8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李克农一直护送到满洲里。路上聊天时,他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哦?”毛泽东来了兴趣。李克农说:“他第一件事就是看情报要点。否则,这一天不知该说什么、做什么事了!”  相似文献   

18.
开国大典后,被朱德和毛泽东分别亲切地称之为“好管家”、“内阁总理”的周恩来,便集中主要精力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怎样设置?周恩来在开国大典前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上的一次报告中就已作了概略的介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在经过近3年的解放战争后;蒋家王朝气数将尽,全国革命胜利大局已定。3月,毛泽东率党中央离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驱车前往北京。临行,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自信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考试”考什么?那就是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能不能掌握好权力,能不能用好权力。在50年后的今天,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总结其经验,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以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入…  相似文献   

20.
1973年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工作岗位对调之时,南京军区的政委是杜平将军。在司令员们的对调事务会议结束后,12月22日,毛泽东一一接见了这些解放军高级将领。当有人准备向毛泽东介绍这位南京军区政委时,毛却一眼认出了杜平,并先开口了:"哦,杜平啊,大学生哩!"毛泽东又向一旁的许世友等人继续说,"我是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