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像西安一样,洛阳也是大唐的名城,而且在家底上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任何号称“古城”的地方:九朝古都,自夏以来,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余年;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排列。司马光早说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还有道学首创于洛阳,儒学渊源于洛阳,佛学首传于洛阳,理学根植于洛阳。但不知为何,即使有这些,洛阳仍然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虽然贵为陪都,尤其在武则天时还一度成为全国的中心,洛阳似乎还是没有很鲜明的“都”的气质,远不像那些古都,如西安的雄浑,北京的霸气,南京的细腻,杭州的妩…  相似文献   

2.
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并结合隋唐长安城的布局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为五点:以京师长安为摹本;加强军事防御性;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仓城的设立;规整里坊以繁荣经济;水陆畅通,交通便利。隋唐洛阳城是一座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都城,对唐以后的都城及邻近国家,尤其对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的设计也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郑樵《通志·艺文略》最早提出"行役记"一名,是指以行程为线索撰写成的著作。东晋末年屡次北伐,诞生了诸多行役记,主要包括伏滔《北征记》,郭缘生《述征记》《续述征记》,戴延之《西征记》,以及裴松之、徐齐民、孟奥的《北征记》等。这些行役记猎内容驳杂广泛,对洛阳城中的宫殿苑囿、王侯宅第、名士风流、工艺技术、民俗风情都有着详尽而细致的描述。本文以东晋末年随军文人行役记笔下所记汉魏旧都洛阳城为考察中心,从政治、文学、生活三个层面观察处于割据状态之下、历史兴亡之际的洛阳城的文化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试论北魏洛阳城建规模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洛阳城市建设糅合了古代中国都城建设的许多经验,代表了当时城市建设的水平,其宏伟的建筑和鲜明的特点,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风貌及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孟亮 《社区》2006,(23)
是谁托起了一座城市的脊梁?是谁的正义渲染了一座城市的善良?是谁曾经让你震撼心扉,让你一直铭刻在心?又是谁让你每每想起都会无限感慨湿了眼眶?今年9月30日起,河南洛阳信息港BBS时政版块“洛阳城事”的4位版主——superbaby(以下简称萨贝)、洛浦布衣(以下简称布衣)、丽京上空的云(以下简称丽京)和RY9666(以下简称阿外)发起了民间评选——“感动洛阳——寻找平民英雄”。与10月中旬启动的由洛阳市委宣传部和《洛阳日报》、洛阳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6——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评选不同,他们的评选均在网络上进行。这使得其民间“海选”…  相似文献   

6.
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整体上在内城和郭城沿御道规整化布局里坊区,并呈现出以类相从、坊市趋于融合、里寺相互掺杂以及权贵富贾竞相豪侈等特征。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与北魏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折射出北魏历史兴衰,促进了北魏时期城市转型,为隋唐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全义居洛近四十年 ,历经唐末、后梁、后唐的朝代更迭 ,却能稳坐府尹之位 ,除了他注重垦荒务农、储备军用外 ,最卓越的成就在于其对洛阳城的多次修复 ,使其由唐末的一片废墟再度成为三朝帝都两代陪都 ,具有再造洛邑之功  相似文献   

8.
河洛文化论吕不韦及其封君河南事王子今 (1·5 )…………………洛阳邙山唐代古村传承考赵振华 何汉儒 (1·10 )………论唐代洛阳的书画艺术朱和平 (2·5 )……………………张全义与五代洛阳城刘连香 (2·9)………………………洛阳故城古墓考霍宏伟 (编译 ) (2·13)……………………北朝隋唐河洛大族于氏的几个问题王化昆 (3·5 )………试论二程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孙岩梅 (3·12 )……………唐郑居中夫妇墓志发覆赵振华 (4·5 )……………………唐代洛阳女性的装束及其流行的外部条件吴建华 (4·13)………………………………………… 历史…  相似文献   

9.
《千唐志斋藏志》有1300多件墓志,其中唐代墓志即达1200件。这些唐志绝大部分是民国年间至解放前夕在洛阳城北盗掘出土的。墓主大多数是在洛阳城有宅第的中、下层官僚地主、文人学士和商人,也有少数卒于京城长安或者边远地区而归葬洛阳的。因此,墓志叙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尤其  相似文献   

10.
都城作为一代王朝的政治中心(或兼具有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在古代城市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都城发展史上具有关键作用的都城洛阳更具重要的意义。东汉洛阳的城市布局体现出继承性与儒家思想的影响。都城东汉洛阳城两宫(城)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等特点对后世又产生重要影响。东汉洛阳作为中国封建王朝都城发展第一阶段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左思《三都赋》选择邺都而不是洛阳作为描写对象,有对曹魏尤其是对魏武帝曹操武功文治历史功绩的认可与肯定,《三都赋》对邺都的选择与描写很好地表达了“正之以魏都,折之以王道”的宗旨,阐明了晋承魏统的政治伦理观。《三都赋》产生“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是西晋主流意识形态对晋承魏统政治伦理认同的一种表现,也是三国以迄西晋魏、蜀、吴三国争统的历史与政治背景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洛阳城市发展过程中,明洪武年间安远将军陆龄督众将原金元土城墙修筑成砖墙,奠定了明清洛阳城的基础,其大致范围基本为今天洛阳老城所继承。据新发现的陆龄墓志和相关史料显示,陆龄(公元1330—1388年),字仲远,扬州府人,曾为朱远璋亲随,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任职河南卫守戍洛阳,洪武六年主持修缮洛阳城,次年应命边境平乱,后又回到河南府,直到洪武十七年调升浙江都指挥使。  相似文献   

13.
班固在《汉书·赵尹韩张二王传》中通过记叙赵广汉等人的事迹 ,表达了他重要的史学思想 ,同时就其描写历史人物、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本身而论 ,他“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事、评议与判断 ,也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位于13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城东12公里处。它北依邙山,南临洛水,东靠汉、魏时期的洛阳故城旧址。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相似文献   

15.
洛阳有伊、洛、、涧、谷等数条河流。唐代东都洛阳水灾频繁发生 ,共 35次之多 ,平均不足 1 0年一次 ,给洛阳城及沿岸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洛阳水灾发生多为五至八月份。唐代洛阳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雨季流量大 ,便于行舟 ,旱季水少河浅难以行船。针对频发的水灾 ,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灾民的措施 ,同时还采取了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仲康日食的文献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系列学术札记之一。文章依据《左传》所引《夏书》与《史记·夏本记》等可靠的传世文献对夏代仲康日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文章认为《史记·夏本纪》所载仲康日食事当是本于《尚书·胤征》原文;本次日食出现于房宿,食分较大,见食地点应在今洛阳地区。  相似文献   

17.
《史》,《汉》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之典范。比较而论,体例上,《史》发凡起例,创千古之业,《汉》完善定型,为不祧之宗;思想倾向上,《史》明天人之分,《汉》主天人感应;《史》通古今之变,《汉》调上下洽通;《史》成一家之言,《汉》尽圣人之道;人物塑造上,《史》明善恶,《汉》辨忠奸;《史》重传情,《汉》重传事;《史》重为人,《汉》重为文;《史》爱奇,《汉》重实;组织结构上,《史》神明变化,《汉》严填绵密;语言风格上,《史》错综成文,《汉》骈散一体;《史》雅俗共赏,《又》雍容尔雅;《史》笔端含情,《汉》不甚动情。总之,《史》为正史与杂史的巧妙结合,《汉》开后世正史一途;《史》为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统一,《汉》开后世纯史一路。  相似文献   

18.
隋唐时期的洛阳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时期的洛阳,不仅政治上与长安并称东西二京,同时又是中外闻名的商业都会。按照商业贸易的情况,隋唐这一历史时期的洛阳商业大致可分为繁荣与衰落两个时期。自隋大业二年(606年)新建洛阳城的工程峻工至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为商业繁荣时期,时间为一百四十九年,自“安史之乱”至天祐四年(907年)的唐朝灭亡,则为商业衰落时期,时间为一百五十二年。繁荣与衰落两个时期所历时间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9.
晚唐作家袁郊所著《甘泽谣》,为唐人小说集的上乘之作。《甘泽谣》在写作上,有个显著的特点,即每篇均以历史人物与事件为背景依托,从而构架故事,展开叙述。但是,其中的舛误,屡见不鲜,治唐人小说者,当特别注意。论文对其中所涉及的七处舛误,一一进行了细致考辨。这七处舛误,一是《魏先生》中李密降唐后所授官职为光禄卿,非司农之官;二是《素娥》中窈娘为武承嗣姬人,非武三思姬人;三是《红线》中薛嵩非潞州节度使,而是相卫六州节度使;四是《红线》中,田承嗣侵相卫,非薛嵩生前,而在其卒后;五是《红线》中薛嵩之任昭义节度使,非继承薛仁贵等之"遗业",而来源于史朝义、仆固怀恩;六是《许云封》中称李白为学士,实际上李白只任过翰林供奉;七是《许云封》中称天宝改元,东封回驾,二事之时间相差十八年。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是"《春秋》学"形成、发展及分化的重要阶段,孟子"《春秋》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提出孔子"作《春秋》"说,这一说法揭示孔子作《春秋》的社会动因及历史效果,开启孔子素王观念;二是提出"《诗》亡然后《春秋》作",从文化层面揭示《春秋》的内容及笔法,突出《春秋》的王道精神;三是提出"事"、"文"、"义"观念,肯定"原生态历史"的存在,认为这种历史是能够认识和表述的,但是,史家在力求客观书写历史即求真之外,还应该追求"善"的目标。也就是说,史家在撰写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应该体现自身的社会良知,发扬褒善贬恶的批判功能。整体上看,孟子"《春秋》学"表现为经、史观念融合的诠释进路,亦即包含对《春秋》的经学阐释和编纂伦理的认识与观念,这不但对《春秋》的"经典化"及"《春秋》学"的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深刻影响古典历史编纂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