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晓军  叶震 《管理科学》2021,24(7):110-126
基于“债股联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变动峭壁(即评级变动超过1级)的股票投资信息价值.事件研究法的结果表明,中国债券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具有明确的投资信息价值,上调峭壁出现之后的20个交易日内累计异常收益上涨3.62%.这一发现挑战了国际文献中关于信用评级上调不具有信息价值的结论.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不仅表现在下调之后股票异常收益跌幅深,还表现在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一直持续到下调之后的90个交易日,该结果丰富了信用评级下调信息价值的文献.此外,利用2008年~2018年全部A股股价周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给出了中国股票定价存在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因子和下调峭壁因子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日前,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这是历史首次。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市场剧烈波动。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在这些资产中,70%为美元资产。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降低,无疑使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风险。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因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Hogan(2004)的统计套利模型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其错误拒绝某些套利机会的问题,并首次提出了基于统计套利的开放式基金评级方法,从模式上突破了传统基金评级模型的框架,较好的克服了先前评级方法的诸多不足。另外,本文还用该方法给出了我国市场中现有开放式基金的评级结果.并与晨星中国的评级结果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4.
窖户信用评级是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重要一环,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也不断发展.从信用评级的基本要素到评估方法都在不断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张莫  钟源 《决策探索》2013,(19):40-41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引发各界担忧,而意在“把脉”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已箭在弦上。9月1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未来,地方政府一定要自主发债,发债就需要评级,而评级就需要第三方机构。”业内人士称,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的评级模型来判断债务风险,既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前不久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前景由原来的“稳定”调升为“积极”。负责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标普主权信用评级部主任乔伊迪普·莫克赫基先生日前表示,标普认为,中国的政策走向会持续稳定,这种政策  相似文献   

7.
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中国信用评级业由于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监管部门多元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应当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完善信用评级服务和标准、建立健全我国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等途径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晋 《管理科学文摘》2010,(35):185-186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其核心问题是现行由个别国家垄断的国际信用评价体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普遍参与性和有效的监督。危机充分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模式的种种弊端,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信用评价体系重构、推动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在分析建立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紧迫性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27-27
信用评级可有效降低私营企业贷款难度 清华大学的白重恩和香港大学的路江涌等人研究发现了影响我国私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易程度的若干因素。结果显示.企业所在省份的非国有银行贷款比重每增加10%.则私营企业的贷款困难程度的对数可能性比率就低0.32:有信用评级的企业比没有信用评级的企业获得贷款的对数可能性比率低0.59: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备受争议.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债券市场投资者是否关注会计信息,国内学术界尚无探讨.本文通过对2007-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企业信用评级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基本上反映出了基本面的差异,财务指标、股权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发展都显著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质量(以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会计稳健性和盈余波动性表征)得到了债券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评级机构给予的企业信用评级越高,且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越低,即债券融资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11.
资讯     
《领导文萃》2012,(4):134-139
经济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在警告欧元区15国可能面临降级之后,标准普尔确认维持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此举凸显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标准普尔公司表示,维持中国的长期AA-级和短期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0,(39):26-26
2008年.纽约泛欧交易所推出低碳100欧洲指数。2009年12月,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发布了世界首个针对新兴市场的碳效评级指数.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在碳排放量上的表现.该指数涵盖全球21个新兴市场超过800家公司。目前.我国碳减排量已占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是碳交易最大的卖方市场。  相似文献   

13.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找来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透明度、独立性、公信力的一片质疑声。各国特别是欧美开始反思作为信用评级中介的各大机构的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这也给发展不久的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和金融监管当局提了个醒,我们在学习国外经验和技术的同时如何有效避免其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在发展中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邵海燕 《经理人》2006,(9):114-115
她在评级业“黎明前的黑暗”里坚守了十三年见到何敏华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尽管身为国内最大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常务副总裁,但她很少讲大段的管理理论和成功案例,她平和,执着,谦逊,克制,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沉静领导》中所描绘的管理者。执着,也是一种决策能力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座大厦里,何敏华兴奋地忙碌着,“去年央行的短期融资券放开了,中国的信用债券时代才到来。公司十几年的积淀,终于迎来了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真正开始发展的时候,而且公司马上又要与国际评级巨头穆迪进行资金、管理和技术的全方位合作。”这种时候,无…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国首家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中债资信成立,由于我国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差异及产生原因的文献,并且国外相关文献主要关注评级方式对某一类债券评级结果的影响,而没有探讨两种评级方式对不同类型债券的影响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本文针对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人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基于声誉效应、竞争机制对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迎合选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分别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企业债主体的评级数据为样本,对评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人付费评级结果显著低于发行人付费评级结果;不同付费模式下评级结果的差异受到是否为首次评级和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市场份额的影响,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对发行人的迎合是产生评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付费评级方式在企业债主体中的评级差异显著高于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的评级差异,表明付费评级方式对企业债主体的影响更大。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投资人付费与发行付费评级之间的差异,使投资人、监管机构对不同付费模式下的评级结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主权信用风险的恶化是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主权信用评级是评价一国主权信用风险的直接标志。本文基于主权信用评级这一视角,对主权信用评级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显著抑制政府债务市场的发展,而主权信用评级的上调则会促进政府债务市场的繁荣,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与上升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以我国2014—2019年上市企业的ESG评级情况和披露的专利申请总量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基于ESG表现在我国的研究逐渐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标准,选取中国商道绿融ESG表现的评级情况进行主变量分析。主要结论:企业ESG表现评级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成果,有效增加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企业外部ESG评级,对其内部的研发支出战略决策产生积极影响;研究ESG评级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在二者之间存在中介作用;ESG评级表现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投入都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对国家经济发展负有更大的责任,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李聪 《经营管理者》2013,(13):267-267
信用评级是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问题。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评级业务已经有序开展,但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对信用专门立法仍存在很大欠缺,专门信用评级法律更是无从谈起。本文结合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法律思考,以期对我国企业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构建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债券市场债券违约频频出现,一些学者对债券评级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根据以往债券评级的研究基础,结合学界和业界对ESG的关注程度,选取2010—2019年28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423个数据样本,研究ESG和ESG*对中国企业债券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对债券评级有正向影响,ESG*有负向影响;不同企业规模下,对单独ESG或ESG*分析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单独ESG或ESG*与债券评级的关系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质量越高越能识别负面信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建立信用评级制度的作用和我多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问题、发展前景联系起来,阐述了建立国信用评级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