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费赫夫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61-66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虽然是强权政治的产物,但它在客观上为防止核扩散起着积极作用,是核不扩散体制的基石。该条约经历了许多严峻的考验,当今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未来还是美好的。为了实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标,今后更应关注核裁军和无核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只有这样,无核世界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詹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7-31
冷战后,在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因素逐渐让位于地缘政治因素,在不放弃对朝鲜遏制的同时,美国采用了有限的接触政策,诱使朝鲜放弃核计划,开始重点防范那些对其抱有敌意并拥有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十多年来,美国政府以武力相威胁的同时与相关国家进行单方面的合作,或直接与朝鲜谈判,但由于美朝固有矛盾从未消除,均没有达到美国预期的目标,凸现单边合作机制的局限.针对当前朝核问题采取多边合作机制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彻底销毁核武器是世人的共同理想,而美、俄削减战术核武器开辟了走向无核武器世界的新进路,对实现全球零核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它消除了战术核武器对国际社会的即时威胁,抽除了核战升级的阶梯,为深入削减战略核武器提供经验和借鉴,并保障无核世界进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削减战术核武器并非易事,涉及美、俄的削减意愿、削减模式、削减步骤等诸多问题。但相比战略核武器而言,战术核武器裁军更具可操作性,关键在于美、俄双方能找到共同的政治意愿,解决彼此的安全关切。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与核不扩散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劲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6):826-831
为了有效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逐渐形成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其中该条约下的保障监督机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核查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条约的执行。目前,处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融入核不扩散体制,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劲松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26-831
为了有效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逐渐形成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其中该条约下的保障监督机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核查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条约的执行.目前,处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融入核不扩散体制,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宪洪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2):216-220
俄罗斯的安全战略经历了继承、调整到逐步成熟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也明显地反映在俄罗斯的核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核裁军政策。独立初期俄罗斯在核裁军领域对美国的巨大让步非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还使俄国家利益受损,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俄安全战略的调整导致核裁军步伐放缓:从1993年到2000年的7年时间里,俄美核裁军领域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安全战略已基本调整到位,俄核裁军也不再是为政治需要而实行的阶段性对策,而是服从于国家安全战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政策。未来俄罗斯核裁军政策的变化既取决于其安全战略的变化,也受到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曾宪洪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216-220
俄罗斯的安全战略经历了继承、调整到逐步成熟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也明显地反映在俄罗斯的核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核裁军政策。独立初期俄罗斯在核裁军领域对美国的巨大让步非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还使俄国家利益受损,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俄安全战略的调整导致核裁军步伐放缓:从1993年到2000年的7年时间里,俄美核裁军领域末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安全战略已基本调整到位,俄核裁军也不再是为政治需要而实行的阶段性对策,而是服从于国家安全战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政策。未来俄罗斯核裁军政策的变化既取决于其安全战略的变化,也受到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则与中亚国家在同一个政治体制下生活了一百多年而存在着密切的地缘联系 ,美国和俄罗斯成为对中亚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两支决定性力量。 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后 ,开始将中亚纳入其战略视野 ,1997年正式出台新中亚战略 ,其战略目标就是要把中亚经营成一个不受俄罗斯单独控制的地区 ,防止伊斯兰极端势力渗入 ,最终使中亚成为受美国控制的能源供应基地以及因应其两洋战略的陆地战略支点。俄罗斯一直把中亚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 ,但是由于实力的严重衰落 ,以及政策的失当 ,俄罗斯在与美国的角逐中 ,逐渐丧失了优势。中亚未来的安全形势如何发展 ,与美俄两国对中亚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 ,尤其“9·11”事件后 ,美国第一次将军队进驻到中亚 ,对中亚安全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米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1):73-77
俄罗斯与美国作为世界的两个大国,双方的贸易关系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美出于各自的需要,积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俄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必将对中俄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关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全球积极推进深入核裁军的进程中,美国从冷战至今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除了战术核武器固有的风险外,美国的这些战术核武器还存在军事意义下降、维护升级费用昂贵以及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等问题,这使美国在欧洲的前沿部署政策陷入困境。对于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去留问题,北约联盟未明确表态,北约成员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分析认为,美国未来的战术核裁军方式很可能是采取单边自愿的非正式措施或与俄罗斯谈判达成正式的双边条约。为了联盟团结的象征意义,短期内美国不会把战术核武器从欧洲全部撤走。 相似文献
11.
高伟民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6):65-69
自1967年起佐藤荣作派密使若泉敬与尼克松的密使基辛格就冲绳回归和在日核武器处理等问题进行谈判。分析美国新解密的文件证实,日美之间就核武器问题存在秘密协议,读解这些文件、文献也解明了日美双方的决策过程,并提示了日美间秘密协议对我国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具体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协议离婚立法规定了离婚的考虑期、法院的离婚确认制度、离婚的户籍申告制度及对离婚的无效和撤消制度,相对于中国法律规定的协议离婚立法,更加严格与完善。由于中国与韩国都属于东方文化的国家,因此韩国协议离婚立法的规定对我国立法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利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1):40-46
有核国家的核威慑战略选择能够影响核安全局势。人类迫切需要认真反思应该如何选择核威慑政策及其行为方式以促进核威慑的战略选择转向道德选择。合道德的核威慑选择有利于制止核讹诈与核战争,从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维持稳定秩序,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核国家的核威慑选择表征着不同的道德水平,中国“最低限度核威慑”代表着人类对核武器的最高实践理性水平。“最低限度核威慑”蕴涵着最大程度地减少任性、最大限度地约束行为、最大努力地自我否定。在核武器无法彻底消除的前提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核安全秩序是拥核国的应有之义。各国需要从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与交往伦理层面构建健康合理、公平正义的核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14.
韩景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1):90-93
近两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重大发展,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定期会晤;边界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边境地区军事信任不断加强;经贸关系得到特别重视并有新的发展;双方在国际领域的磋商与合作明显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它有利于改善和增强中俄两国的国际战略地位;促进世界力量平衡,制约一超独霸,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为冷战后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提供了范例,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国际社会创立了新型的边境及地区安全模式. 相似文献
15.
范江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方的许多思想,包括经济思想传入我国,其中,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尤为巨大。现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蔓延,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被某些经济学家用来指导我们的改革。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潮,有助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科学实践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肖伟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6):66-70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TRIMs协定)内容完整,具有独立性,但在WTO的争端解决过程中,TRIMs协定既可独立适用,也可与其他规定同时适用,因此不应仅根据TRIMs协定的具体规定来审查和判断我国现有的或将来的投资措施.该协定禁止采取影响企业(不限于外国投资企业)投资决策的对贸易产生扭曲效应的措施,我国立法和政策的调整就不应局限在外资立法和政策上,还应涉及产业政策;在经济管理权限的合理分配问题上,我国现行的贸易和投资管理制度相互混淆的状况要进一步厘清;积极参加有关TRIMs的讨论以及游戏规则的制定,充分利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享受的优惠待遇.最根本的措施应该是使政府行为科学化和合理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林洁琴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1-4
依据对前人日本核电事故研究成果的梳理,文章从该事故的回顾及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重点对我国核电站与日本福岛核电站差异性以及从福岛核电事故中我国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安全发展核电的建议与措施,为我国发展核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德国退出核能利用的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49
本文首先回顾了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反核运动,从而阐明了德国退出核能的历史渊源。进而简要介绍了核能在德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核能利用的现状。通过分析德国政府与核电企业签署的《关于逐步退出核能利用的协议》以及2002年的《原子能法修订法》的相关条款,特别是结合了RWE公司转让发电量一案,理清了德国退出核能的立法脉络与框架。最后,文章还对德国退出核能利用的最新进展作出了述评。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在战后的军事动向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消除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的疑虑,联邦德国政府以声明的形式承诺不在本国制造核武器。国际形势的变化,使联邦德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核武器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自1957年起,联邦德国政府开始谋求在不违反声明的前提下进行核武装,这种谋求核武装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