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他的主要创作成就,一是以诗纪史,真实地反映了晚清时世;二是走向世界,为中国诗坛输入大量新的质素.因而,他出使美国后咏写域外风光和海外新理新事的诗作,被友人称作"新世界诗",在当时发生很大影响,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仍然很有借鉴价值.本文便从黄遵宪"新世界诗"的得名、范围、新在何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诸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黄遵宪的变法维新思想及其实践刁元庆,樊协太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和外交家.至于他的思想和他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作用、地位,则鲜为人知.因此,本文仅就黄遵宪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变法维新思想及其实践略作论述.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广东嘉...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晚清时代的黄遵宪,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爱国外交家。他在长期的外交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有其独特和进步内容的外交思想。黄遵宪的外交思想对当时清政府的对外活动以及人们的思想,发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旨在概述黄遵宪主要的外交活动及其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成因和影响,并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和建树,并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人物,在19年的外交生涯中为维护中国主权,保护华侨、华工权益,促进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作出许多贡献。他深知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决心寻求救国方案,并以政论与诗歌来表达他致力于救亡图存事业的雄心壮志。他不仅倡导和宣传资产阶级,维护新思想和启蒙思想,而且勇于实践,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黄遵宪是近代的大诗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他先后当过十二年左右的驻外使节,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比较真切一些,能从国际范围的比较中提出中国社会的改革问题,在十九世纪不失为一个先进的中国人。他一九○五年去世,距今不远。但关于他何时中举,何时赴日以及当了多少年的外交官,却存在着颇为混乱的情况。例如: 一九五七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黄遵宪传》,关于黄的赴日年代就有自相矛盾的两说:第二十七页说始于一八七七年;第四十六页说始于一八七六年。  相似文献   

6.
黄遵宪是生活在从古代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跨出" 天朝上国"大门、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中外两重天中看到西方法治国家中男女平等,反观中国却是男尊女卑、女子"绝无半点人权", 于是首倡"男女同权论".这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暨黄遵宪研究中心,于1992年3月13日下午成立。苏州大学党政领导郑薇青、徐惠德、刘有儒、沈雷洪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上沈雷洪副校长宣布钱仲联教授担任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黄遵宪研究中心主任,并对钱教授为苏州大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勉励研究所、研究中心在钱仲联教授带领下,取得新的成绩。校党委徐惠德副书记讲话指出,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黄遵宪研究中心,在国内当属首创。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为寻找真理,前仆后  相似文献   

8.
黄遵宪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家、诗人,也同样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主要表现在他担任湖南按察使、参与主持湖南新政之际.他首创了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组织时务学堂、南学会中功不可没,而在鼓励实业、扶持民族资本的发展上,亦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湖南在新政年间,"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是中国人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是,要准确评估该书的学术价值,首先有必要搞清它的征引文献,从而分清哪些是黄遵宪的独创,哪些转引自其他资料.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在地理志、物产志、学术志、礼俗志和工艺志中大量征引了《日本地志提要》、《艺苑日涉》和《国史纪事本末》三书,证明了这部分内容并非完全是作者的原创.《日本国志》中征引的这些书皆为学术性很强的著作,黄遵宪在东瀛浩瀚的文献中能钟情于此,说明他具有良好的鉴别资料的识见.征引时,黄遵宪以我为主,态度严谨,有力地保证了《日本国志》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浩如烟海的中文书籍里面,出现了首次系统研究、介绍日本历史的《日本国志》,这部书被世人评价为数百年鲜有的奇作。它的作者也因之成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级人物。 诗人的心声: “我手写吾口” 黄遵宪, 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州城(今梅县市),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他自幼天资过人,曾作诗“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为乡里推重的小才子。正当黄遵宪埋头沉浸在《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之际,西方列强再次把魔爪伸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不愿过那种“皓首穷经”的儒士生活,主张“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1.
论黄遵宪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革封建传统教育是以戊戌变法为高潮的清末改革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甲午战败后,康有为等人提出了以日本为模式的改革方针。值此改革高潮来临之际,黄遵宪以写日本政治、教育近代化的历史来阐发其改革主张,用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来指点中国改革变法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教育及洋务教育展开了反思与批判。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对康有为、梁启超及戊戌变法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是近代中日建交后派出的第一任参赞,《日本国志》是黄遵宪实地考察日本后所撰写的中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研究日本的专著。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为收回治外法权而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的评析,为清末司法改革提供了样板,推进了清朝司法改革的决策,并对中国近代司法改革方向和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第一人。本文论述了黄遵宪的日本观发展的三个阶段,又恰如其分地指出其矛盾之处,并着重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及自身知识心理结构等入手,探讨其日本观的成因,作者的立论大多以在日本新发现的资料为依据,时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政治活动家和诗人,这点已毋庸置疑.然而,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究竟形成于何时?促使其由地主阶级改革派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转化的动因是什么?以往的论者,多以光绪五年公度使日期间与王韬的交好为契机.几年前,在一次黄遵宪研究学术交流会上,某些同志又以光绪五、六年间黄遵宪致王韬的手札为据,确认其在与王韬认识时即已“逐渐走上改良主义道路”,并说当时的一些信件“显示了黄遵宪改良主义思想立场的确定”等.一九八三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的一篇文章还对这一观点作了肯定的介绍.实际上,这个结论是颇值得怀疑的.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一点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5.
近代爱国诗人黄遵宪诗风独特,在晚清诗坛上有较大影响。其诗风格新奇、悲壮、雄放。其风格的形成跟当时所处的悲剧时代有关,跟他本人致力于创作新派诗密切相关,同时也跟他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诗歌中批判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灵活运用古体诗等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诗人自古以情动人。晚清爱国诗人兼外交家黄遵宪热情投身国家之邦交,悲情于国家之衰败,激情献身中国之变法,为晚清情愫最为切切之人。1877年(明治十年)11月,29岁的年轻举人黄遵宪以参赞身分,雄心勃勃地随首任出使日本国大臣何如璋前往东京,此为破格提升。到1882年(明治十五年)3月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其间在日本居留四年有余。此间黄遵宪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史,后写成一部50多万字的《日本国志》。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 ,但他为诗之本意以及他的诗歌的实际影响超出了“诗界” ,却往往是人们所忽略了的。黄遵宪“诗界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是一位启蒙思想家、革命政治家和教育家。兴教育、开民智才是他的“诗界革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8.
论黄遵宪的改良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出色的外交活动家,也是戊戌维新时期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其以“诗界革命”的口号饮誉近代文坛,又曾在19世纪末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此前,史家们在提及这一历史人物时,往往只注重其作为文学家和外交家的成就,而对其政治...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外交活动家,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湖南维新运动期间他主持了多项新政,其中最重要的是湖南保卫局的创办,湖南保卫局被视为中国最早的警察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晚清维新运动中具有强烈政治改革意识的黄遵宪,不仅在外交、教育和诗歌改革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法治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建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知识社会学的方法为视角,以中国法制近代化为语境,可以发现黄遵宪的知识结构受其家世和学习经历的影响,其法律知识类型属于中西贯通型;在知识社会学人格角色的定位上,黄遵宪属于学者官员;对其社会绩效的分析,可发现其对中国法制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