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研究的识异与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不同民族的记载,其由来非常古远.以近代学科形态出现.则1902年梁任公《新史学》、1906年《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及1922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已越来越明确民族史在中国史学中的地位.民族学自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学科,1903年,林纾、魏易即将德国哈伯兰(Michael Haberlandt)的民族学由英译本译成中文,书名《人种学》,交北京大学堂书局出版.中国正式使用民族学的名称从1926年蔡子民先生发表《说民族学》到现在也有70年.当前,在中国大陆,将研究民族问题诸学科,统称为民族研究,已成为一个包括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学、民族问题理论、民族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学术部门.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何耀华教授的重要学术著作《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以下简称《论集》)。何耀华教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历史民族学家,他长于民族史和民族学的研究,尤精于二者的交叉结合。他的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史》、《中国藏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战线》等学术刊物发表时,就以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政治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这部《论集》收入了他近年来的部分论文共二十六篇,计四十二万余字。论文中的许多观点已经被学术界所公认和接受,并写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宗教辞典》、《中国风俗辞典》等工具书中。可以这样说,只  相似文献   

3.
陈方方 《理论界》2004,(3):190-191
聂炎教授的《语言学论集》(韩国三星出版社,2002年1月,以下简称《论集》)出版了。作者在《论集》极其简捷的前言中,作了如下交代:“从1996年到2001年5月,在繁忙的教学、管理和家务操持之余,我又断断续续写了一些语言学论文,这里选出的22篇,粗略地分,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普通语言学的,共3篇;关于评论修辞思想的,共5篇;关于语言与演讲、逻辑学的,共5篇;关于语法学的,1篇”。其实,待我们通读了《论集》后,不难发现,与时下的同类著作比,《论集》的最显著特色就集中在作者上面所说的五个“关于……”以及五个“……的”。这是因为:第一,…  相似文献   

4.
由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施正一主编的《广义民族学》一书,最近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68万字.除综合论述部分外,对理论民族学、人口民族学、语言民族学、社会民族学、经济民族学、法制民族学、文化民族学、伦理民族学、文艺民族学、教育民族学、心理民族学、宗教民族学、历史民族学、传统民族学等14个分支学科,均分别由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5.
经国家出版总署批准,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西北民族研究》自一九八八年正式向国内外发行,创刊号将于近日出版。《西北民族研究》是为适应“开发西北”的战略决策而创办的一份大型学术刊物,每年二卷,每卷288页。《研究》着眼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开放,以开拓精神去垦殖中国民族学的研究空间,举凡大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宗教、考古、民俗、文献、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抑或专门学科如中亚学、蒙古学、藏学、西夏学、敦煌吐鲁番学、北方三大史诗的专论,研究的大作,均竭诚欢迎。《研究》创刊号刊出专论、调查报告、译文三十余篇,四十余万字,其中有蒙、藏、维、回、哈、东乡、裕固等少数民族作者的论著十篇,反映了近年来西北民族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和新探索。《研究》于一九八六年曾以试刊号发行,受到理论、学术界的重视,现正式出版,必将对西北民族研究及大西北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立明,四川江津人,1957年10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现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陈立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藏语言文学的教学。他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和西藏相结合,先后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国藏学》、《民族学研究》等刊物上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国际国内文化研究的热潮冲击下,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迫切需要创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文化民族学。该学科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民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及演变规律。文化民族学既关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各民族文化的变异和创新,其研究内容是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在继承中国民族学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以建立中国民族学领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云南民族学院黄惠馄教授的论文集《祭坛就是文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围绕民族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对民族学怎样科学地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作了深入地探讨。尽管该书出版在95年大连“全国民族学工作会议”之前,但却十分符合大连会议关于加强民族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倡议,故想就书中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作点阐述,谨求教于学术界。一、文化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在《祭坛就是文坛)一书的前言中,作者写道:“所谓民族文比,绝不仅仅是世人所理解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它的外延十分广阔,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这核心联系着民族…  相似文献   

9.
由宝鸡炎帝研究会编辑、编写《炎帝与民族复兴》论文集和《宝鸡历史文化》,近日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和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炎帝与民族复兴》共收论文近50篇,约50万字,是从2005年在宝鸡召开的“炎帝与民族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收论文中精选编辑而成。所收论文多为我国历史、考古界著名专家撰写,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且为首次刊发。所收论文运用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的对炎帝与宝鸡、炎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姜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姜炎文化与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奠基性著作所确立的基本原理,经过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仍然具有强大活力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民族学应当为现实服务,为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科学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民族学如何为现实服务这一问题,作者提出;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第二,民族学必须实行学科间的渗透,它需要与相关的学科密切配合,其它学科也同样需要它的合作;第三,民族学为现实服务的范围非常广阔,但应首先注意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紧迫问题,其中,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四化建设中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民族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本文是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的闭幕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学学会于1991年7月5日至9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学者围绕如何搞好民族学学科建设这一中心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民族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民族学界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主张“大民族学”(或称“广义民族学”),认为凡有关民族方面的研究都属于民族学,有的同志主张“小民族学” (或称“狭义民族学”)。在这次会议上,有的同志认为,在国家尚未正式将民族学列为一级学科之前,要把民族学研究领域扩大到“广义民族学”的范围,是不会被某些同志接受的。为此,建议此次会议不必讨论大小民族学问题,而暂时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提出的研究范围,来讨论民族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跨世纪的中国影视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世纪的中国影视人类学刘达成影视人类学———作为中国民族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拍摄“中国民族志电影”起,不仅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且它为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理论体系,作出为其它分支学科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剑华  张冀 《江汉论坛》2007,(7):139-140
著名现代文学史家高擎洲先生的大著《旧云新影--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本书共分为三辑:思潮篇、作家篇和评论篇,约38万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老一代学者,高擎洲先生思维敏锐、学识渊博,在众多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建树,《旧云新影》所选的30多篇文章,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民族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①中国民族学应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②研究领域要有个科学的界定,边缘学科不能取而代之,民族学也不是这些边缘学科的简单相加。③中国民族学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必须首先需要重视一般学科的普遍规律、我国的有利条件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④中国民族学的任务包括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和民族学队伍如何建设两个内容,近期任务则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变迁过程,分析比较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或各国家文化的异同,弄清同各种异文化相处之道的学科。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类型,侧重其组织、结构、制度、功能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可看作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广义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民族学则分三个层次,一可等同于人类学,二可等同于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三可作为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的一个小的分支学科。最后作者对中国民族学的现状和发展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社科院民族学所是我国别具特色的一个研究机构。她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所。 本所共有包括汉、白、纳西、苗、布朗、拉祜、独龙、哈尼、彝、瑶、景颇等十一个民族成份的30名研究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其中研究员一人,副研究员五人,助理研究员九人,研究实习员七人。设有民族历史、民族基础理论、民族社会发展、世界民族等四个研究室及情报资料室、《民族学》编辑部等机构。  相似文献   

17.
民族学系(民族研究所)是在原历史系和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于2000年7月整合组建的一个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单位,设有民族学、藏学、历史学、档案学等4个教研室,拥有1个藏书3万余册的文献资料室、1个收藏300余件文物的历史文物陈列室及档案编纂模拟实验室。全系共有教职工31人,专业人员28人,其中高职15人,博士3人,硕士4人。承担本系民族学、历史学、档案学、地方志等专业教学及全院《民族理论与政策》、《藏语文》公共必修课和政法系、经济系、语文系的《宗教学概论》、《档案学概论》、《藏族文学史》、《藏族史…  相似文献   

18.
《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一书共分七个部分,由白寿彝教授关于国家与民族、民族史、宗教史等方面的论述和他于50多年前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社会调查的记述组成。 白寿彝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民族和民族史的研究,在有关的重要问题上均提出具有科学价值的观点,形成一家之言,尤其是民族关系史研究中重大理论问题的论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均有较大的影响。在《论集》中,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民族关系史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见解独到,给人以启迪。在此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9.
民族学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一门社会科学。“民族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文EθNOΣ(族、民族)和(FPAΦEIN(描述),直译为“民族的记述”。民族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东欧各国等同于民族志(Ethnogra-Phie,包括民俗学Volkskunde),在苏联、蒙古等国称为民族学(),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瑞士、奥地利叫民族学(EthnoIogie),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SocialAntroPoIogγ),美国叫做“文化人类学”(CuIturae AnthroPoIogy)。  相似文献   

20.
政治民族学作为政治科学与民族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科学资料的积累,以及分别来自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有关人类政治行为与有关各民族政治生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课题研究不断开拓,促使必须有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整合各个方面对民族政治的研究;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改革,为政治民族学的研究赋予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对政治民族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的学科理论与方法问题,就有必要加以队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