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马克思开始,哲学已从认识论转向了实践论,此后,又转向了生存论。哲学的作用不在于探讨世界的本质,而在于探讨人生和命运问题。从“人活着”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向“人为什么活”,“活得怎样”延伸。“人活着”是哲学的出发点。“为什么活”,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是伦理学问题。而“活得怎样”,则是美学问题。哲学的追问最后走向了美学,而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走向了美学。发掘工具本体的诗情画意,实现自由而诗意地生存成为历史向今天的人们提出的现实任务。在工具本体所造成的物质力量之外,建设一种价值论、意义论的人生本体,已成为当务之急。这种人生本体,在信仰崩塌、道德形而上学同样归于失败的当今之世,只能是对人的普泛之爱和对自然的感恩、敬畏、尊敬与欣赏。  相似文献   

2.
“活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你活着、他活着、我们都活着。但是为什么活着,活着该做些什么,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过,他在地坛里多年“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谌容更以《活着的滋味》为题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小品,它借助几位有代表的人物之口,述说着为人在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表现了在改革大潮冲击之下,各种人物的心态,他们的奋斗、追求和无奈:有的人逢场作戏,游戏人生;有的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有的人春风得意,驷马高车;有的人委委屈屈,怨天尤人……这些不谐和音,组成了一曲当代中国人“活着的人生滋味”的交响曲。于是“活着”常常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超越是指对某种现有的境界、目标、尺度,或条件、限制的突破。历史上,在人的超越的思想中,超越生死之“大限”的思想,则代表着人的最高的超越追求。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否定性的生存,即有生必有死。既然生同死无法分割,死是生的必然结局,死便成为生的最大威胁。因此,在许多人那里,对死的畏惧也就成为人生的最大畏惧。法国十七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尔说得很形象,“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带锁,都判了死刑,他们之中天天有一些人在其余人的跟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境况里看到了自身的境况,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  相似文献   

4.
生殖崇拜—文化的形式与意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宇宙间所有的生命都需要生殖。从最低级的生命形式到最高级的生命形式,都具有武装到牙齿的生存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殖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意义,某些动物在交配后就死了,尸体成为他的子孙和异性的食物。但这种高尚的牺牲精神只完成了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传递,而没有任何文化的属性。只有人例外。人是生存者,又是存在者。高尔泰说:“生存是保卫自己的努力,存在是开拓和创造自己的努力”(《美感与快感》,《文艺研究》1988.4)。生存者是活着的人,对于存在者来说仅仅活着  相似文献   

5.
<正> (1)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这个人生价值观(以下简称贡献价值观)的理论根据和社会基础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至今没有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在提问一个人应选择怎样的人生价值观之前,似应先问一下人为什么会产生关于自己人生价值的观念,因为只有弄清了“为什么要”,才能说明“要怎样的”. (2)人生价值观念不是同人类一起诞生的.原始社会的人还不会有关于人生价值的意识,因为当时每个人的生存、生活和一切作为人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对群体(氏族、部落等)有着几近绝对的依赖性,人们还不能把自己同自己所属的群体区分开来,也不能把自己  相似文献   

6.
张健 《船山学刊》2002,(4):99-101
中国古代哲学家考察人的本质是从经验事实出发 ,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入手 ,其基本的思路是 :人不是什么 ,人应是什么 ,最后人为什么这样 (不是某物而应是某物)。总体说来 ,中国哲学认为 ,人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 :人不是“禽” ,但有禽的属性 ;人是社会性的 ,有欲望但应是高尚的 ;人所以如此因为人本身具有性与情两种本性。换言之 ,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特征是 :人是双重化的 ,是人禽、圣凡、性情双重化的人。一、就“人禽双重化”而言 ,中国哲学主要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前提 ,关注的是人的本质的经验性质。“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很…  相似文献   

7.
说到何以使哲学走向生活,何以让人们分享其治疗意义,恐怕大多数哲学家都要反思。医疗的“临终关怀”即呼唤着“意义治疗学”,呼唤着哲学作为人生展示生命意义的终极智慧之大用。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死的真相又是如何?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厌世?什么才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系列的生死及意义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悬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追问生命意义的同时,正视并归纳出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  相似文献   

8.
唐东哲 《理论界》2024,(2):36-41
菲尼斯的伦理学的基本立场是,我们不能够从一个事实命题前进到一个道德命题。这也表明了,在善由何而来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够从一个自然的事实出发推出一个道德上的善。善来自实践理性的构建,这样一个构建的起点不是一个事实的知识,而是一个实践的、生活的世界,一个能够给我们提供各种机遇和可能性的世界。进而,通过实践性理解的方式,我们在实践的世界中将留意到的某种“倾向”把握为一种能在未来提升我们完满的可能性或是机遇,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即是善。虽然实践理性的这一把握最终预设了某种“人性”的因素,但是这样一种人性的学说在菲尼斯那里并不是一种“事实的”人性学说,而是被善所规定了的人性学说,也即是菲尼斯所称的“实践的”人性学说,这样一种处理人性的方式也构成了菲尼斯在回答善由何而来这一问题上的核心线索。当展现了这一线索,我们会发现菲尼斯在处理善由何而来这一问题上采用的完全是一种辩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心理因素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李玖洪新闻是客观实际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事实的报道”,但并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事实。列宁说:“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反映可能是对被反映者的近似正确的复写,可是如果说它们是等同的,那就荒谬了”。新闻和新...  相似文献   

10.
倘想了解程千帆教授的人生情怀、价值取向,他的一番夫子自道不可不读。在给朋友周勃的一封信中,程先生说:“我始终是个儒家,也信马克思主义,但儒家是本体。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切的根本,人活着就得做一点对人类有益处的事。就凭这一点,我在十八年的右派生活中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说到何以使哲学走向生活,何以让人们分享其治疗意义,恐怕大多数哲学家都要反思。医疗的“临终关怀”即呼唤着“意义治疗学”,呼唤着哲学作为人生展示生命意义的终极智慧之大用。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死的真相又是如何?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厌世?什么才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系列的生死及意义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悬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追问生命意义的同时,正视并归纳出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无论处境多么悲惨和绝望,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这正是他“意义治疗法”的精髓。弗兰克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意义治疗”是哲学的使命,当弗兰克从心理治疗转向终极关怀的时候,“意义治疗”就上升为了哲学治疗,哲学作为人生大智大慧的意义就显发出来。  相似文献   

12.
1981年以后,我国医学界、农学界、生物学界乃至哲学界对生物全息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逐渐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生物全息学说已有效地被应用于医学、农学、兽医、植物细胞与组织栽培,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这些事实说明:“由中国人开创的一门新学科——全息生物学已经诞生。”(《潜科学杂志》1985年第5期为张颖清文章加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与决断论的共生关系之实际视界,原本来自于他对虚无主义的关切.从他自己的生存哲学来看,能否使生存本体论的决断范畴免除被转换成对德国时政的注释,归根到底是由人们决意承受的"命运"决定的.马克思的历史观中原本给"决断"留有的"位子",可被理解为一种堪称为机缘性、策略性的阶级斗争概念,马克思把人"活着"视为一个历史的原初事实,人们因为知道自己的需要而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做出"决断"决不是"次要的".这源自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别.  相似文献   

14.
《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实行统计监督,是法律赋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神圣职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实行统计监督,而且还要用立法形式把它确定下来呢?对于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在我国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的。早在十月革命初期,列  相似文献   

15.
一汤因比的历史理论的第一个部分是他的关于“文明起源”(The Geneses of Civilizations)的学说。根据他的说法,世界上迄今为止一共出现过二十一个文明,其中有六个是属于第一代的,也就是说这六个文明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中起源的。原始社会是静止的,到今天还是静止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大得多,据说经他们调查登记过的就有六百五十个。为什么这六个社会变成了文明社会而其它社会却没有变成文明社会呢?还有,在这六个文明社会出现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十五个文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汤因比的这个学说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汤因比在阐述他自己的主张之前先批评了两种学说:一个是种族说,一个是环境说。他认为文明的起源不是因为某种族比其它种族天赋优越,也不是因为这个种族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别安逸,特别有利于文明的起源。接着他就提出了他自已的学说,就是所谓“挑战与应战”学说(Challenge and Res-ponse)。  相似文献   

16.
钟毓书 《江淮论坛》2022,(2):113-118
海德格尔的“在世”学说勾勒了自然存在物的因缘整体性,揭示了万物相互关联的原理,指出人类的使命不是成为存在者的主人,而是成为存在者显现自身价值的“疏明域”。海德格尔论证了人类必须为环境负责,因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人类能出于自身意志以开放的方式破坏自然环境,这与动物出于生存本能而破坏自然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世”学说意味着人类要意识到自身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休戚与共,因而人类应以“非主宰性”的视角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相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异化”范畴,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反映,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哲学唯物主义本体论方面的科学表现。从《手稿》到《共产党宣言》,都有异化范畴和异化思想。事实是,继《手稿》之后,在1844年9月~11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就把“异化”、“对立”、“矛盾”等哲学范畴,同时运用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关系的阐述之中。在这本书中,毫不含糊的指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下半叶 ,当以感性论为依据的目的论伦理学正风靡莱茵河西岸的时候 ,年逾花甲的“哥尼斯贝格哲人”康德在其先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义论伦理学。他说 :“人们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 ,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 ,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 ,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1他反对那种把个人幸福作为最高原则的伦理学说 ,认为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和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决不是一回事。康德道德哲学的着力处就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要使人成为一个道德人 ,就必须为道德找到一个纯粹的坚实的基础。正如康德所说 :…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小说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写故事情节、环境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但是,对于它的概念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它的起源之说,却似乎未必人皆了然;认识也不是尽人皆同的。 小说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涵义。在先秦,小说通常指的是一些浅薄琐屑的言论。例如《庄子·外物篇》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所谓“小说”,指的是那些不关庄子学说的其他言论。庄子认为这些言论肤浅而鄙陋,不足为道,用它们去求取高名美誉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庄子为了论说自己的哲理而作的一个比喻。这和儒家贬斥宣扬礼义而外的其他学说和技艺为“小道”(《论语·子张》)很有一些相似。他们都贵己轻人,认为自己的学说是那样深奥与美好,而视别种技艺和学说为微末,通统称之以“小”;说什么“致远恐泥”,深怕那些“小道”会  相似文献   

20.
“闻朱”,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稍有了解的人便都知道,这是指闻一多和朱自清。为什么要把他们紧密联系为一体呢?很容易想到的理由是:闻朱二人相知甚深,政治倾向相近,一般都被认为是由“右”向“左”转变的知识分子之典型,当然更由于一篇现代史上的著名文章,称赞闻朱反蒋反美的“骨气”。“闻朱”不可分的印象就这样奠定下来了。于是,在后来的许多文章和专著中,常要把闻朱二位并在一起,有人著有《闻一多朱自清论》,有人为他们二人合编了一本《闻朱年谱》。曾经有一个时期,因为文学、学术以外的原因,闻朱被塑造成为并肩战斗的同志和战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