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以江苏省为例对FDI和产业集聚的关系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和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FDI的区位选择除了受到产业集聚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商示范效应(投资水平)、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上来看,对外贸易与吸收FDI是两种最主要方式。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以东部三大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1985~2009年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第二产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与FDI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东部沿海二产比例、三产比例分别和FDI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较稳定长期均衡关系,而且FDI和对外贸易是二产比例和三产比例的Granger原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37个工业行业为对象、采用面板数据的研究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进入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对我国工业产业近期的创新效益、创新效率和出口竞争力有着明确的正向溢出,但从技术边缘化的视角看,FDI对我国产业创新的短期市场掠夺、长期技术依赖、企业科研能力萎缩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投入的强度和投入结构在FDI的技术溢出过程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集群与FDl区位选择相关理论,从多角度对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梳理,收集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包括产业集群在内的集群因素与FDI具有强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产业集群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利用FDI对促进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数量扩张型利用FDI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为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发展,亟需凝练和解决。根据FDI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状况及其在利用FDI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展开分析,借鉴日本、韩国的成功发展经验,利用FDI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合理引导和规范利用FDI,保持利用FDI与中国产业优化发展的目标一致;优化投资环境,高质高效利用FDI;鼓励企业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利用FDI的能力;积极创造品牌,消除FDI企业对国内产业的压制;加大第三产业利用FDI的力度;提高金融支持的发展水平,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科技型中下企业的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增加智力投资,推动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产业集群对FDI产生吸引力的条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同一区域内不同产业部门集群对FDI引力进行研究。通过引入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推演出FDI引力系数模型来表征各产业部门集群对FDI的引力能力。并以沈阳市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三个已经具有产业集群特点的制造业部门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产业关联程度强的产业部门集群吸引FDI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国FDI与物流产业竞争力之间相互关系,在1997~2014年FDI和物流产业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展开定量分析。研究认为,物流产业FDI与物流产业竞争力存在长期负向相关关系,而非物流产业FDI与物流产业竞争力存在长期正向相关关系;物流产业竞争力是导致物流产业FDI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非物流产业FDI是导致物流产业竞争力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亦不成立;研究结果表明,FDI通过技术路径与劳动资本密集度路径对物流产业竞争力构成正向影响,通过资本路径以及行业就业人员占比路径对物流产业竞争力提升构成阻碍。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结合我国1983到2006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FDI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作用作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FDI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作用不显著。并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分析了原因,提出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调整FDI在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1985-2004年的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和FDI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检验了高技术彦业、进口、出口、FDI之间的长期协整均衡关系、短期戈兰杰因果关系并刻画脉冲响应函数。提出了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FDI与西部产业发展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后 ,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即 FDI)将发生明显变化 ,外资流入我国将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流入西部的外资比重将有所上升 ,对外商在西部地区投资现状的分析表明 ,FDI对西部产业结构将产生明显的客观效应 ,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就业效应。因此 ,西部地区应积极利用 FDI,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11.
12.
口译材料的选择是英语专业口译课开设的关键之一。口译有一定的时效性,口译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一本现成的教材,还必须以培养、提高语言能力为核心,采用符合时代需要,有现实意义的补充材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选择是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选择是教育场域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争斗过程,与教育场域中存在的三种主要力量(国家、社会阶层和个人)相对应,教育选择也存在三种基本的方式,即制度选择、社会选择和技术选择,这三种选择方式导致不同的教育选择后果。目前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中关于教育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的理论存在偏颇,实际上,优势社会阶层可能不断地为劣势阶层子弟所替代,从而实现一个社会的精英流动。  相似文献   

14.
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主导产业的定义与发展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与约束条件;同时,对日本、中国香港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考察,并针对徐州都市经济圈的实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民办教育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民办教育的理性发展以及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育服务开放化的要求,我国应加紧民办教育立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民办教育立法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难点问题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人才遴选体制总体上呈现动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具体的人才选拔体制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特殊的历史使命.解析中国古代人才遴选体制的流转脉络及其制度沿袭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同质性特点,虽然传统选人模式今昔已不复存在,但传统人事制度在新时期下依旧具有借鉴意义,合理汲取传统人才选拔制度的精髓对当前公务员招考方式及制度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对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人才选拔,提出了三个重要思想把培养选拔人才作为组织方面的重要任务;对各类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选拔条件;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列宁的选拔人才思想是他的党建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对无产阶级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文化创新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基本价值目标。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创造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形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从道德规范和道德主体两个方面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治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使其朝着阶级社会人类所期望的方向演化,使技术成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作为影响技术发展的一种因素,其政治组织、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政治要素都对技术轨迹的演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使其更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而政治因素间的博弈关系则在理论层面更深入地揭示了多种政治要素间是如何通过竞争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成为建构技术的重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20.
在特定语境中 ,话语的含义只有一个 ,却可能有多个前提 ,一个前提也可能有多重意义。那么 ,在会话过程中 ,说话者是如何设定话语前提的 ,听话者又是如何对话语前提进行选择和理解的 ?本文从分析前提感知的失误入手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考察听话者对预设前提的感知 ,分析选择前提特定意义的原则、策略和过程 ,进而提出前提空间定位的心理模式。笔者认为前提的选择有逻辑 -语义分析、语用推理和整合等三种不同等级的策略 ;话语前提的选择是感知 -推理 -理解 -选择的探索性过程。由此得出结论 :认知环境是话语前提的决定性因素 ,话语前提的正确选择可再现话语的语境表征 ,为话语内涵的理解提供信息表征和推理依据———基于真值条件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