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日东海划界、领土争端解决的法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东海划界和钓鱼群岛领土主权归属的争端,既是影响中日外交关系的敏感点也是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2008年6月18日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以下简称"6.18东海共识"),通过研究"6.18东海共识"的定义和效力,论证"6.18东海共识"缺失全面解决东海划界的纵深目标,而钓鱼群岛的地理位置又是影响中日东海划界的重要支点,中方未能实现锁定对主权争议岛屿的海域进行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包括外交、政治的方法和法律的方法.只要能维护国家利益,无论是外交还是法律的方法都需要认真考虑援用.论文研究了法律方法解决中日东海划界和领土争端的重要意义和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2.
1945年后,美国军事占领琉球、钓鱼岛,依据《旧金山和约》,单独对琉球实行托管,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退据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对美国准备将琉球交给日本管辖,未敢公开抗议。1970年,围绕东海大陆架的划界及石油勘探、钓鱼岛主权争端,蒋介石政权与美国、日本发生争执,动员台湾民众,反对美日的私相授受,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和实际使用权,引发了全球华人的保钓运动。  相似文献   

3.
论海洋划界中的公平理念——以东海划界为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际海洋划界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及国际划界实践上的分析,对中日东海划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在中日东海划界中应改换思路,运用公平理念进行海洋划界,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解决中日东海之争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僵持不下,已成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一大难题。东海问题表面上是划界问题,但深层次上则反映出中日两国在能源、安全战略等领域的竞争性。东海问题因素复杂,从理论和两国的现实国情来看,中日两国只有以互信为基础、经相互妥协和让步后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东海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举了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并对日本提出钓鱼列岛主权声称的几种依据进行辨析,说明日本是通过"马关务约"占有钓鱼列岛,而现在马关条约早已失效,日本也失去了占领钓鱼列岛的条约依据.由于钓鱼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边缘,在中日海域划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在划界中为公平起见,可以考虑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分开进行谈判,不排除分别划出两条不同边界线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管建强 《中国社会科学》2012,(12):123-137,208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而且对钓鱼岛进行了适度有效的管辖。日本趁中日甲午战争之际窃取中国钓鱼岛的行为,不构成先占,是非法的、无效的。二战期间,日本由于发动侵略战争而承担国家责任。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基础上,同盟国最高司令部作出的第677号指令,限定了日本领土的范围不包括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和钓鱼岛等一切岛屿。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再度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立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以及《中日联合声明》,不仅是构成对日本主权限制的基本文件,也是中国享有钓鱼岛主权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海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我国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本文首先阐述了中日对待东海问题的主张;其次,指出了东海问题争议之实质;再次,分析了东海大陆架划界的考量要素、解决方法和实施共同开发的意义;最后,概述了日本相关海洋政策及建议,提出了我国在对待东海问题上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一直争议不断。日本官方从国际法、地缘位置、历史原因等方面提出对钓鱼岛的主权申索,并认为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采取和平、友好、协作的态度。对此,不仅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法反驳日本政府的不实之词,日本民间学者也持有异议,认为钓鱼岛主权应属中国。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从国际法的角度和平解决钓鱼岛问题是两国国民的共同诉求,但是合作不等于妥协,为维护领土完整,中国不能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十分敏感和脆弱时期,钓鱼岛归属问题、东海划界和海上资源开发问题以及台湾问题等都极有可能构成中日海上危机的触发点。中日之间一旦发生海上军事冲突,不仅严重损害中日两国关系,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乃至全球的战略态势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在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同时,防范和控制中日海上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和则双赢,斗则两败”为逻辑起点,从日本定位“海洋国家”的战略意图入手,对中日海上危机的触发点,海上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如何防范与控制这种危机的发生进行一些探索性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边境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是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苏联解体后,在共同的诉求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划界问题谈判中,照顾历史、考虑现实、平等协商、互谅互让、逐步进行是成功解决边界问题时遵循的法宝。中国与哈、吉、塔边界解决表明,只要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公正合理为出发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实现互利双赢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2012,(5):251
郭永虎撰文《尼克松政府对中国钓鱼岛政策初探》指出,尼克松政府时期是美国关于中国钓鱼岛政策的基本定位时期。在美国返还琉球群岛的过程中,美国单方面擅自将钓鱼岛的"施政权"返还日本,成为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直接导火索。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保持"中立"立场,即声明《返  相似文献   

12.
海洋资源共同开发以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制度为基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为依据,是国家间解决海洋划界争端前常见的“临时安排”。中日在东海可以两国权利重叠区域为共同开发区,选择合资机构联合经营模式,设立协商和咨询性质的管理机构进行共同开发,使东海由争议之海变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相似文献   

13.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始于19世纪70年代。根据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属性以及发现和先占国际法规则,中国取得钓鱼岛主权的证据具有国际法效力;而日本通过美日条约和实际控制要求钓鱼岛主权的行为缺少国际法依据,违法了国际法的规定,因此钓鱼岛的主权应归属中国。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孟加拉湾划界案"中国际海洋法法庭将"灰区"视为自然处理的结果,使得已存在"灰区"中的权利归属不明确,未来如何避免产生"灰区"问题也未提供解决思路。本文通过分析该问题产生的技术、制度、司法等方面的原因,并以将"灰区"定义为"权利冲突区"为突破口,将该问题归类为划界争端,使得已存在的"灰区"依靠传统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来解决,而未来避免产生该问题时可将其视为特殊情况来考虑。"灰区"是第四代海洋划界产生的"副产品",该种解决思路可保证在现行海洋法框架内解决,不致产生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与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接受日本对华"二十一条"的侵略要求,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是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而做的交换.通过分析日本提出条约的事件背景、条约谈判过程、袁世凯的应对后认为,日本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孤立无援的机会,利用中国国内政治分裂、袁世凯急于巩固自身权力的弱点,并加以武力威胁,终于迫使袁世凯接受其空前的侵略要求.这一结局基本上是中日实力对比和残酷的国际政治现实的真实反映,袁世凯恰逢其时,恐怕难以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16.
钓鱼岛问题的实质是中日美的关系问题,是三国实力的又一次较量与试探。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所以,新时期爱国主义应坚持强大国家的方向不动摇,温和、理性并以实际行动爱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崛起,用强大的实力来爱护祖国和人民,同时也为国际和平再添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回顾了中日东海共同开发问题的历史,论述了共同开发的法律内涵和共同开发的国际实践,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前景。文章认为,共同开发是相关海域划界前的一种临时性安排,政治意愿是正义共同开发的关键因素。目前制约中日东海共同开发进程的核心问题是共同开发区的确定,日方的主张既不符合国际法理,也不符合国家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孙翠萍 《理论界》2008,(11):111-112
钓鱼岛问题一直是影响并反映中日关系冷暖的敏感焦点问题。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要追溯到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非法窃占。钓鱼岛争端不止于主权层面,还有更深的经济、军事层面的诉求。钓鱼岛问题的实质是国家领土主权归属及其相关经济、政治和军事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战略互惠关系的框架下,中日两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各自海洋战略的高度,突破性地确立了东海划界前的临时安排,东海资源合作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但是,东海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尚待时日,需要中日双方高度的战略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中日海洋战略合作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国际海洋划界中一直存在着"公平原则"与"等距离/特殊情况"之间的分歧。系统考察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公平原则"是法律原则,而"等距离/特殊情况"、"中间线"以及"成比例"等都只能被称为规则或者划界方法,采取这些规则进行划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平。适用"公平原则"对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洋划界争端较为有利。中国也一贯主张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应当适用"公平原则",坚持"公平原则",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适用具体规则来解决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划界问题,无论采取哪种规则都不应导致划界结果实质上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