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宏 《理论界》2010,(12):176-178
"隐逸"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理论现象。其中,尤以道家和儒家的"隐逸"理论影响最为深远。二者因为出发点的不同,体现在其"隐逸"理论中各有特点。道家"隐逸"思想是建立在其"无为而治"、"齐物"、"逍遥"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儒家"隐逸"思想是建立在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理论基础之上的。道隐与儒隐虽殊途,但都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大乘起信论》这部佛教论著与中国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关系:一是《起信论》主张从两个方面确定“一心”的性质,即一心开二门,“真如门”和“生灭门”,而禅宗的“法由心生”,都强调心在成佛过程中的重要性;二是《起信论》的顿渐融合、止观具行的主张对以后禅宗的“悟修统一、定慧双修”有着明显的影响;三是《起信论》的“己身有真如法”和禅宗的“自性自度”,都是在讲在修行过程中,完全靠“自证自悟”,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从生死到涅榘,从苦难到解脱,从无常到永恒。结论是:《大乘起信论》开辟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方向,为后来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其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明 《船山学刊》2014,(1):104-110
钱穆的一生,亲近过佛学经典、亲历过佛教修行、进行过禅学研究、参加过禅学争论、接受过禅宗大师影响,与佛与禅都有极大的因缘。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钱穆的禅学研究是以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他指出,从佛教发展的角度来看,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台柱";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来看,禅宗堪称佛教史上的"宗教革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禅宗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中国文化与异文化融合之典型。在20世纪关于《坛经》及其作者的争论中,钱穆反驳了胡适的观点,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考据在禅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了禅宗思想中的"悟"与"修"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中国隐逸传统的重要源头,它以象数的形式预测吉凶,为人生的进退提供行为指导,其《乾卦》《蛊卦》《遯卦》等的卦、爻辞,有着典型的隐逸思想;《易传》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周易》的隐逸思想。从儒、道比较的视野来看,《周易》的隐逸思想更多地具有儒家"时隐"特色与"家"内的眼光,与道家文明批判的立场上的"家"外眼光形成对比。将《周易》与儒家、道家的隐逸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揭示其隐逸思想的性质及其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禅"是梵语的发音,"禅那"是汉字,唐玄奘译为"静虑"。禅宗美学崇尚幽寂之美,追求简洁而朴素的意蕴内涵。日本禅宗源自扶桑僧人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临济宗,回国后创建并发展为日本禅宗主流。因此中国禅学思想对日本有着深厚影响,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清寂拙涩"的禅宗美学观。原研哉(1958—),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巨匠,也是日本设计领域代表性人物,在武藏野  相似文献   

6.
兰甲云  周银 《船山学刊》2021,(3):103-112
六祖慧能之前,中国禅宗崇尚出世修行、隐遁潜修、静坐禅观.六祖慧能创祖师禅,一改中国禅林修行方法,主张顿悟.从出世到入世,从如来禅到祖师禅,自慧能起为大转折.六祖慧能的法嗣,神会承慧能之法,与士大夫广泛来往,大力弘扬顿教禅法,为接引大众,神会在破执方式、教授主体、教授对象、语言形式等方面大兴方便之门,对禅宗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7.
汉代文人的隐逸心迹往往会投射到文学创作之中,"设论"是汉代文人常常用来"发愤以表志"的文体,其中蕴涵着比较明显的隐逸之志。通过这类作品,可以看到,从东方朔、扬雄到崔寔、蔡邕等,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及个人际遇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心理上经历了一条从"身仕心隐"到"离世绝俗"的隐逸之路,表现出由儒趋道的渐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味———妙悟的描述 ,发现从味到妙悟的范畴演变过程体现了在中国古典文艺审美传统中儒道观念的主次关系的重新安排或转化以及禅宗的深刻影响。在从味到妙悟的发展中 ,道家的妙悟说通过与儒家比兴论的斗争 ,并吸取中国化佛教禅宗顿悟对审美心理层面的恰当描述而成为中国传统文艺审美的主导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盛唐时代不应该是田园山水诗兴盛发达的时代,但事实是田园山水诗在这个历史时期达到了顶峰,这就注定了盛唐田园山水诗具有其他时代所不具备的文化内涵与特色.表面看来,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盛唐田园山水诗都是一些隐逸于山水、体现着"出世"思想的模山范水之作,与老庄的哲学主张非常地契合,但其实他们的"隐"与老庄的"隐"不完全是一回事:老庄的"隐"是彻底地"隐",是以不"仕"为前提的;盛唐诗人的"隐"是一种以"仕"为目的的"隐".这种等待被朝廷征聘的心理在盛唐田园山水诗中是有所反映的——诗人是通过"渔樵"、"垂钓"等意象来加以隐喻的,体现的是姜太公直钩钓鱼式的隐逸传统.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探讨"无为"的文章无一例外都是把它当作一种治术.实际上,"无为"从老子的治术发展到以庄子为主的隐逸思想,其间发生了质的变化.前者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国治,服务和关注的对象侧重于整个国家和社会;后者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适性",服务和关注的对象侧重于自然的个体.作为隐逸思想的"无为"有其独特的内容它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才是理想的适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无需隐居;只有当统治者强作妄为时,道家才不得已用隐逸行为来维护个人的适性权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逸者的智慧、人格、人生态度三方面探讨《周易》中的隐逸思想 ,并认为这一思想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人生体悟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方瑾 《学术论坛》2006,(12):23-26
菩提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其禅法思想造就生机勃勃、独具特色的中国禅宗上.从禅宗思想内核来看,达摩后世的中国禅宗,主要遵循并继承着达摩"二入四行"的思想本质.其所开展的理入行入,不但兼容世间、出世间二法,更为中国禅宗的终极追求,开创了佛教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云讯 《云梦学刊》2008,(3):76-76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麻天祥教授著的《禅宗文化大学讲稿》于2007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禅宗思想理论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禅宗思想的发源和演变,其中对禅的起源的论述尤受学界推崇;作者对禅宗史的把握亦别具只眼,不同于以往著作将大量笔墨集中于隋唐五代禅宗的鼎盛期,而以主要篇幅论述了禅宗思想在宋代的综合与渗透、在元明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仕和隐一向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两难选择,传统上一向认为儒家主张出仕,道家主张功成身退的退隐,在唐代政治开明、文学繁荣、国家昌盛的背景下,士人学子对待仕隐关系的态度出现了新的转变,隐逸观也并非单单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而是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隐逸观。在大多数所谓隐士身上尤其是唐代诗人中以隐闻名的人身上,他们选择仕和隐其实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质是他们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因为受个人心性、思想观念与时代环境的交互影响,孙犁的隐逸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呈现为从逸到隐最后转空的路向。孙犁早期逸而不隐,主要表现为抗战年代的"荷花淀"式的逸性创作;中期因为环境改变转入苦闷孤思状态;晚期隐的倾向明显,主要表现为"文化大革命"衣书避世式的行为,最后阶段进入空寂状态。孙犁主要有着儒家的独善退守兼及道家的自然虚静、佛家的破执空寂的隐逸观念,并影响到其创作基质。  相似文献   

16.
佛教和中国隐逸文化都有强烈的出世性,因此,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便与传统隐逸文化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对中国隐逸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兴盛的佛教对传统隐逸文化带来的改变最为显著。在隐逸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出现了佛化隐逸组织,山林佛教就诞生于此。中国的隐逸文化也是在佛教义理的影响下才走向成熟。隐逸思想与功名划清界线,间接导致出家僧尼数量的增加,佛教的兴盛也与此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17.
郭杰 《学术研究》2015,(4):138-142
在陶渊明的诗中,"南山"和"商山"是各有含义、语境不同的,陶渊明所敬仰的"商山四皓"是高洁隐逸之士的典型,并不包含沈从文所说的出山辅政的因素。但沈从文的遗文仍具有启发意义。过去谈论陶渊明多从老庄以来的道家哲学以至于魏晋玄学思想这一传统中追溯渊源,但今天看来,还应该从商周之际隐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秦汉之际隐于终南山的"四皓"等高蹈远遁之士的隐逸传统中揭示源流。只有把领悟宇宙真谛的自然观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地认识陶渊明的精神特质和诗歌境界,才能真正理解其"真意"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但从思想渊源看,它不只是印度怫教的因明学说的衍化,同时也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的扬弃—道家所竭力追求的“无已”、“无待”的绝对自由境界,正是禅宗所向往的极境。二者的区别在于:道家主要倾向于指出这一境界,让人认识这一境界的完美和其实;而禅宗则进一步指出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无修之修”的修行原则。同印度佛教相比,禅宗不仅大大地世俗化、心灵化,而且现世化和平民化了。佛教所笃行的禁欲主义和虔信的权威偶像,已被适意的心理要求所代替;它所宣扬的来世报应,也逐渐让位…  相似文献   

19.
禅宗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一方面有其中国原有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对印度佛教思想吸收发展的因素。禅宗里出现的"呵佛骂祖"现象与印度中观派论典中的"空如来"思想有一定的可比性及关联。从理论源头上来看,般若中观的思想观念实际为"呵佛骂祖"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是白居易的人生偶像之一.白居易对陶渊明思想、精神作了全面阐释,并以自己独到方式刻意学陶.白居易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生活情趣引入"中隐"的生存方式之中,为吏隐之士找到一种学取陶渊明的独特方法,这也是白居易留给中国士人的一份特殊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