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即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何具体落实?即通过哪些可能的途径以期实现?在公司国家理论框架下探讨中国会否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议题,并分析了中国人均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收入倍增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以此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明确纳入党的报告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收入倍增需要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怎样设计收入倍增的制度构建与制度安排.基于收入倍增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刊特组织“收入分配与收入倍增专题研究”,本期专题邀请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刘世定教授、周阳敏副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些许借鉴,也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收入倍增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以此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明确纳入党的报告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收入倍增需要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怎样设计收入倍增的制度构建与制度安排.基于收入倍增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刊特组织“收入分配与收入倍增专题研究”,本期专题邀请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刘世定教授、周阳敏副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些许借鉴,也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收入倍增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以此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明确纳入党的报告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收入倍增需要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怎样设计收入倍增的制度构建与制度安排.基于收入倍增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刊特组织“收入分配与收入倍增专题研究”,本期专题邀请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刘世定教授、周阳敏副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些许借鉴,也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利用倒推法测算显示,实现这一目标完全有可能。但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和缩小贫富差距两个前提,也就是说,一是不能被倍增,不能是少数人增加,多数人不增加;二是必须要缩小收入差距,不是所有人同比例增加收入,而是中低收入者增加的倍数要比高收入者增加的倍数多。所以,不能忽视影响收入倍增计划完成质量和效果的三大突出问题: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过低、再分配逆调节、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过低等。而这三大问题的根源是权利配置不合理。因此,要以公正分配为基础,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配置的"三权",即平等的参与权、共享的收入权和充分的保障权,实现"三权合一",从而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6.
章舜钦 《兰州学刊》2013,(9):124-1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党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必须科学理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处理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与缩小贫富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提出,至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从以追求经济总量向人均收入倍增与经济平衡发展更是对我国在新时期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倍增计划与经济发展关键在于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宏观调控与现有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以更有效率、公平、可持续方式发展.但我国实现收入倍增与经济平衡发展之路将面临重重困难,其中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新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特点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之间的冲突未得到有效调和,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只有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真正意义上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才能够真正在关乎国计民生的收入问题上积极发挥“正能量”,我国的收入倍增计划由此才会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内外对中国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隐阱"存在不少争议。对巴西、阿根廷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国家和日本、韩国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比较表明,"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一国经济由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而收入分配制度是找准效率和公平平衡点的"砝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居民收入现状与实现倍增难点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与全国居民平均收入倍增目标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宁夏居民收入增长实现倍增的难点.研究认为,宁夏农村低收入者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种植业收入增长明显不力,直接影响到农村低收入者收入倍增;城乡、行业、区域、阶层间收入差距影响收入倍增;职工收入提高与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之间的矛盾影响收入倍增.能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资性收入和农业收入能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收入优先增长中的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实施收入优先增长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既要从总量增长角度进行考虑,还要从结构优化方面进行分析,即中国的收入优先增长主要是应该通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来实现,还是应该通过提高财产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来实现。考察典型的高收入国家美国的居民收入结构,其长期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应能对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从中国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自身特征和运行规律来看,在中国实施收入优先增长的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工资收入在短期是应该的,但难以作为长期举措。财产性收入增加是收入优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放任财产性收入过度膨胀,而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应该成为中国收入优先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提出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于对改革开放后安徽农民纯收入变动的总体特征的分析,从收入来源的视角,剖析安徽农民纯收入的来源构成及其增长源泉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促进安徽农民纯收入倍增的战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各地区收入差距的源泉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具有比较明显的发展中经济的特征.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物质性要素,土地对收入增长的约束力比较弱,而且农村经济越是发展,对物质性要素的依赖作用越弱,对教育、市场的依赖性越强,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源泉在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高收入区都是市场经济发达、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高的地区,市场化因素、教育对收入水平影响显著;随着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各地农村收入增长率有趋同之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的"三架马车"中,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比较低的.面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扩大内需,其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被列为重要举措之一.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对于中国高、中、低收入阶层而言,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一是不能从本质上完全体现中国发展的真实价值。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价值目标应当是人本身。二是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往往导致政府权利对民众权利的替代。三是无助于民众对自身发展责任的承担,容易忽视人民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责任心。四是可能导致贫富之间的分化、隔阂。可能会掩盖这样一种倾向,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收入增长而不惜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形成比较严重的贫富差别甚至两极分化。五是可能导致为急功近利的经济增长不顾收入增长背后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总之,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一般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而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收入分配也是城镇化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运用中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1)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受教育水平提高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具体从收入分配内部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均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正向效应,尤其是农民务工、务农收入的差异显著推进了城镇化发展。3)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的背景下,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对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对其城镇化发展的促进动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6.
1978—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已引起广泛关注。1978—2007年的30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这一指标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收入差距。造成及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一产业收入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保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农业政策供给稀缺、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差距等。  相似文献   

17.
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转型缓慢、收入分配失衡、需求结构失衡和创新能力不足,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因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产业创新和包容性增长来完成跨越。但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创新和包容性增长不能割裂,转型阶段的中国应采取包容性产业创新的模式。为实现包容性产业创新,需要通过建立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达到以上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资性收入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资性收入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的新生源泉和增收的主要动力,在迅速增长中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如工资性收入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虽有反复,但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趋向提高,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工资性收入增长在区域之间和不同农民群体之间极不平衡等。工资性收入的变动与经济规律作用相一致,且未来一个时期还将处于比较快的增长区间。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必须顺应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趋势,着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教育扩展会恶化收入分配;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教育扩展将会改善收入分配,当教育扩展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居民收入不平等将会逐渐缩小,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现为倒U型关系。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教育扩展也呈现出上述发展趋势。为了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适度增长的财源基础、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非均等性对经济与消费增长的制约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非均等性不但影响经济增长 ,而且影响居民消费。通过计量经济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非均等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在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中 ,国有单位工资收入、集体单位工资收入等都不是影响非均等性分配的主要因素 ;单位其他收入、其他就业收入、其他劳动收入是收入分配非均等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收入分配非均等性对不同的消费项目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