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胡塞尔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是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即以逻辑背谬的批判方式破除历史主义,同时以纵向本质直观确立历史理论的研究方法,并在目的论的意义上确立历史哲学的地位.历史哲学始终是胡塞尔现象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分析和讨论胡塞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海德格尔语言哲学中关于语言与人的关系、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论述,为遏止语言消亡、切实保护濒危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思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后现代主义者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确定性、同一性、永恒性、终极性,倡导差异性、多元性、动态性等等。德里达的语言哲学认为,世间不存在本质的基础或中心,它追求世界的多样性、非中心性和不确定性,它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心性、总体性、意义恒定性的神话,建立起了新的语言哲学研究范式。德里达的语言哲学率先提出了成为后现代理论的纲领:"延异"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其全新的带有鲜明后现代特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反映了德里达与传统本质主义决裂的态度和将解构进行到底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在训诂中注重发掘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提出“六经之言有大义焉”,“夫道者,有事之辞”等观点,明确表明了道对辞的依存性的语言哲学观。但他决不墨守成规、固守古人之道。在“奉常以处变”的思想指导下,他将古人之常道与现实的历史结合起来,在哲学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使圣人之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7.
"乾嘉考据学实际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龚自珍是"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而与龚自珍有较深学术渊源、且为莫逆之交的魏源有着较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其精髓可以概括为"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8.
理论的生活世界与实践的生活世界——胡塞尔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化的、直观的、主观的和主体间性的世界。胡塞尔认为,与科学世界相比,生活世界具有本源的优先性。从本质上看,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一种理论的生活世界。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蕴含在他的实践哲学之中,它强调人的感性的现实的生活,是一种实践的生活世界,超越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具有巨大的超前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9.
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与乾嘉学术有着内在联系的龚自珍则是促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龚自珍将历史演进观念引入"语言哲学"的思考之中,对乾嘉以来的透过本字、本义研究而把握上古历史真相的历史还原主义思想提出了质疑;以"众人创造文字、语言"的新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圣人创造历史的观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他坚持循名以责实的观点,就语言与思想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生前发表的伦理学讲演与著述极少,因而他很少被看作伦理学家。但他毕生所授伦理学课程却很多,并不少于他的逻辑学课程,从早期做私人讲师到后期担任讲座教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很少间断。他的讲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战前讲座与战后讲座。战前讲座深受布伦塔诺的影响,将伦理学与实践哲学批判结合在一起;战后讲座则是在狄尔泰的思路中前行,试图将伦理学放在精神科学的背景中展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探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进行剖析,藉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其语言理论的实质,消除对其语言理论的误解,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乔姆斯基主张的内在主义语言研究的理论原则、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陈高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5):672-674
胡塞尔通过对“康德问题”的重提和解释,凸现了认识可能性的问题。并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以及由之产生的自然科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困境的揭示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自然思维态度的哲学思维态度。理解自然的思维态度与哲学的思维态度的区分是进一步掌握胡塞尔现象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声称现象学是一门全新的哲学,认为“从现象学开始,哲学刚刚起步”[’]。宝新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学不能借用一切已有的哲学法和哲学结论,必须他一因此前的哲学观点和万洁进行重新苗视。因此现象学的开门批自然是一种认识批判。“形而上学这门组刘的租最终展义上的存在构学的可能往依赖于认识批判这门科学的成n。”D]进行认识批判即是把人们在自然态度中不m巨思而自然认定的认识可能性——从识超越冥内在性而切中一个非我队在世民的可能设定为间题,追问这种超越性在严格相学的意义上妃树可能。进而通过严格限制这和超诞性而将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胡塞尔现象学的三个阶段及其社会学效应出发,着重论述了胡塞尔现象学对舒茨、哈贝马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并着重指出,这种社会学效应,并不仅仅局限于"主体间性"、"生活世界"等几个有限的概念中,也不仅仅局限于舒茨,哈贝马斯等几位有限的学者,它更多是全新研究领域的开拓,研究方法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改变,而且这种效应并没有停止,而是随时准备着在新创的理论中获得重新的诠释与充实。 相似文献
15.
简论荀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先秦诸子中 ,荀子对语言和语言学的认识最为深刻。进而分析了荀子的语言本质论、语言发展观、语言功能观、语言结构观、语言规范观及其语言实践活动。文章比较了荀子约定论与西方约定论的区别 ,并简要探讨了荀子语言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尔坚守了笛卡尔提出的明证性原则,并在此前提下展开了自我我思与他我领域之间的意义建构,强调了共同体、统觉在交互主体性意识构造中的作用。基于先验自我我思的明证性、远离现实交往的先验交互主体性以及基于先验论证的客观世界,构成了胡塞尔超越传统哲学唯我论的基本障碍。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思想在否定的意义上为批判笛卡尔哲学以来的思辨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契机,并向着现实交互主体性理论维度敞开。 相似文献
17.
李海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4):15-17
先验自我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阿基米德点,它具有自明性,并在不断的明见呈现过程中构建自身,说明自身。不仅如此,自我构成的先验自我还具有自我负责的本性,这些特性与康德式的本体论自由特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先验思路在西方哲学上清晰可辨.巴门尼德对"是"的追问、柏拉图对"相"的纯粹推演便是先验思路的最初形态.康德对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及界限的探究、胡塞尔对意识行为本身的探求则为先验思路较为成熟的形态.先验思路的基本特征是以独立于事实和历史起源的方式为认识寻求先验的根据.其基本态度是以哲学之思的方式趋向哲学最终的绝对自明的根据.先验思路是一条通达"纯粹存在"之路,它代表哲学研究本身. 相似文献
19.
20.
从胡塞尔现象学对自然主义的界定与批判历程开始,继而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角度对自然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自然主义批判对于当今哲学形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