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农 《领导文萃》2009,(10):74-78
廖耀湘,曾任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第六军军长,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10月辽西大会战后,廖耀湘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  相似文献   

2.
1931年,张国焘作为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时徐向前则任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这对“搭档”在历史的大潮中决裂,各奔前程:一个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帅,另一个投敌叛变、最后在国外凄凉死去。这里讲述的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与四方面军会师后,徐向前拥护中央北上决策,但又不愿将四方面军拆为两半,在毛泽东与张国焘之间所作的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1949年12月11日,被国民党视为蒋介石亲信的国民党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郭汝瑰率部在宜宾起义。此举,截断了胡宗南集团由四川逃向云南、缅甸的退路,从战略上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扼守长江,确保叙沪,巩固川南”的最后挣扎。起义通电一公布,蒋介石在台湾气得浑身发颤,捶胸顿足。跟随傅作义起义的参谋长郭宗汾激动地说:“快了,快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起义了!”  相似文献   

4.
党史 《决策探索》2005,(5):93-94
林彪自黄埔从军后.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累迁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成为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据说.1942年林彪伤愈回国时.斯大林极力挽留.并向当时的二战中国战区总指挥蒋介石提出以15个将军换林彪,这一传说不胫而走.传遍全国.无形中增大了林彪在国内政坛、军坛上的地位和分量、当人们询问林彪传闻是否属实时.林彪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说.“我不知道.你们有兴趣.可以去问斯大林和蒋主席”那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对敌发动的五次战役结束后,作为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为详细了解这次战役的详细情况,以及志愿军60军180师被包围受挫的经过,在北京中南海召见了志愿军三兵团负责指挥的副司令员王近山之后,紧接着又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秘密召见志愿军60军军长韦杰。这是1951年6月下旬的事……  相似文献   

6.
本文摘自鲍威尔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中一节,是鲍威尔1986年出任驻欧洲(西德)美军第五军军长,上任时的“开场白”,从中可折射这位“政治将军”不凡的造诣。  相似文献   

7.
胜者与败者     
乍看这幅照片,你恐怕很难判断他们中间谁是胜者,谁是败者。 那个处在画面最突出的位置、掐着烟卷、拤着腰、架着二郎腿的人,便是1947年10月在清风店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第3军军长罗  相似文献   

8.
"三大战役"、"整风运动" "三大战役"是"巨人"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1995年2月10日,史玉柱突然下达一道"总动员令":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和药品的"三大战役".他把促销模拟成战争,亲自挂帅,成立了"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和海外八个方面军,其中30多家独立分公司改编为军、师,各级总经理都改为"方面军司令员"、"军长"或"师长".  相似文献   

9.
任物 《领导文萃》2012,(2):77-79
第42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幽默地说:航空母舰是国际政治的笔尖。他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是,这支用航母做的政治笔尖,是专门用来书写美国意志的。1956年8月22日,一架美国海军最新型的PMQ4—1型电子侦察机,在长江口外擦着中国领海线时进时出,飞着S形路线。在海峡两岸战事频仍,无法判定飞机来自何方,且该机又拒不接受警告的情况下,空四军军长高厚良果断命令执行飞行员  相似文献   

10.
郑洞国(1903-1991年)出身黄埔一期,曾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在抗战中声名显赫,曾任远征军新一军军长,参加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攻坚战,却在内战中成为败军之将。1948年10月,正值盛年的郑洞国在东北名城长春被迫放下武器。郑洞国如何度过自己的下半生?郑洞国的长孙、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先生讲述脱下军装后的郑洞国。  相似文献   

11.
罗瑞卿将军长身剑立,耳圆鼻直,双瞳炯炯。与人聚,如鹤立鸡群,尤为突出,毛泽东尝戏呼“罗长子”。 余见一张罗瑞卿将军与诸元帅之合影,左起:罗瑞卿、徐向前、罗荣桓、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将军虽谦立一旁,则均高于诸元帅,神采飞扬,气势夺人。是照摄  相似文献   

12.
王宪平 《经理人》2005,(9):54-55
人们估算过,“空降兵”到民营企业 当总经理的生命周期一般不会超 过18个月。掐指一算,我自2002 年8月空降至今,已近两个18个月了。这 个生命周期论在我身上似乎没有奏效。有 人问:“是什么主要原因使你能够生存下 来?”我说:“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自然会 让权于人。用心组织运行,反倒有了我的存 在价值啊。” 一般而言,企业强弱取决于组织强弱, 而组织的强弱又与总经理统驭组织的能力 息息相关。正如拿破仑所说:“狮子率领的 兔子军远没有兔子率领的狮子军作战能力 强。”有远见的总经理从来不担心在组  相似文献   

13.
破局要义     
王绥翊 《领导文萃》2013,(22):44-45
《孙子兵法·军争篇》云:“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曹操曾作注解:“军争者,两军争胜。”所谓“军争”,是指争取主动,夺取先机。但战争是角力的过程,难免有力量平衡之时,于是战场便出现僵局。如何打破战场平衡,是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耗费心血。运用各种手段希望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识才只有识人之长,方能用人之长,只有“知人”,才能“善任”,毛泽东就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1930年春末夏初,毛泽东为安排红四军政委一职颇伤脑筋。他需要为23岁的军长林彪选择一个合适的搭档。林彪这个人性格很古怪,个性强,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批评,平时沉默寡言,别人颇难  相似文献   

15.
问题 75:占人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作为部属,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要慎防“疑心病”。如果整天疑神疑鬼,“见了风就是雨,”那么,非但处理不好与领导的关系,而且一定做不好工作,有的甚至还弄得身心憔悴,提不起精神。这是十分要不得的。请你结合实际工作谈怎样医治“疑心病”?  相似文献   

16.
从军队建设新论看信息化军事指挥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赢 未来 信息 化 战争 ,关 键是 人 才 。 江泽 民 同 志 曾指 出 :“ 未来 的 仗 能 不能 打 赢 ,军 队 会 不 会 变 质 ,关 键 是人 。没 有高 素质 的 人才 ,一 切都 是 空话 。”因此 ,必 须 大力 锻 造信 息化 军事 指 挥人 才,这是 信 息 化 战争 对 军 队 建设 提 出的 客观 要求 ,也 是 军队 建设 新 论的 召唤 。 一、军 队 建设 新论 对 信息 化军 事 指挥 人才 的 召唤 当前,世界各 主要国家军 队正在由工 业时代 的机 械化军 队向信息时 代的信息化 军队转型 。各 国在军 队建 设特别 是军队信息 化建设方面 提出的 一些…  相似文献   

17.
罗建法 《经理人》2004,(10):32-39
违背“势能”法则的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几率很小。扩张是企业永恒的动力,但是,向何处扩张,则是一个问题,比如行军打仗,假设两军大致力量相等,处于高山之上的一方, 自然占据优势,光是滚石就够敌方招呼的了:而处于山下的一方,则在“地势”上不利。正如孙子所说“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在企业扩张过程中,也存在一个“势”的问题,虽不说顺  相似文献   

18.
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2012年出版了《解放军为什么能赢》一书,他在书中大胆提出了“解放军30年不打仗,这支雄师劲旅今天还能英勇善战吗”的命题,将“和平病”列为这支常胜军面临的危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挖井的智慧     
东汉末年,刘备建立蜀国后,实力大增,但在与东吴作战中却失去了关羽,为了给关羽报仇,最后刘备大败而回。以蜀军那次战役的部署来看,虽然兵多,但是却把部队像链条一样拉开,每一环节的兵力相对薄弱,而且战线一长,指挥也不灵活,一旦中间被切断,就首尾不能相救。所以蜀军变成一支笨重的弱势之军,被东吴袭击后,还来不及调度,部队就被切割瓦解了。很多大企业也犯刘备这样的错误,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无所不能,“大军”所到之处,必如泰山压顶,这样打也赢那样打也赢,事实上未必。上世纪3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以“我们什么都做”而自豪,小到螺丝,大到引…  相似文献   

20.
丁乡 《经营管理者》1996,(12):28-28
<正> 市场如战场。两军交战,必有胜负。有的企业抢占了市场“空白点”和“制高点”,屡屡获胜,有的企业则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究其原因,除了有产品本身和市场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企业如何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现将众多成功企业所实施的正确经营战略,归纳总结为“十字经”,供企业和企业家参考。 “十字经”是: 低:以生产成本低取胜,新产品问世前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