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藏书,是指我国古代社会公私系统收藏图书、整理图书、利用藏书活动的总称。依据上述定义,我国古代藏书可粗分为公藏和私藏两大系统。根据藏书职能的分工和藏书管理范围的划分,或根据藏书所有者和藏书内容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官府藏书……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的图书馆有其独特的方式,并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主要体现在图书管理的机构、设施以及管理方式和图书分类上。其管理的特点则体现在书籍的采编、整理、管理设施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戴丽 《云梦学刊》2003,24(5):57-58
南朝文献学家任昉一生致力于图书的收藏、点校和编目工作,他不仅在图书收藏、校雠、目录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形成 1.1图书馆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 我们通常认为图书馆产生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巴比伦、埃及和亚述。古希腊、罗马已经有收藏丰富的图书馆,如亚历山大图书馆。而我国自东汉就设立秘书省,后改称秘书监,是我国古代中央掌管图书、典籍的主要机构,但这些机构以收藏和保存典籍为主要功能。明太祖朱元璋收集元朝遗留图书,  相似文献   

5.
期刊是图书馆资料室文献收藏的主要类型之一。与图书相比,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刊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最新学术研究动态的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做好期刊的选购、管理、利用工作,对提高文献服务能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笔者在工作中对如何做好期刊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学术信息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1,32(5):23-23
《何光岳印谱》面世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不仅著作等身(他在数十年间,已出版专著40多部,发表论文572篇,共2720万字),而且,他又是有名的收藏家。例如,他收藏的各类图书达135000册、印章322方等。为了与广大收藏爱好者共同分享其印刻文化,2011年6月,他将这些收藏印结集为《何光岳印谱》发表。  相似文献   

7.
书院藏书是中国古代三大藏书系统之一.与另两大藏书系统相比,书院藏书无论是从收藏图书的来源、规模和特色而言,还是从藏书管理体系及服务原则而论,在中国文化史、藏书史以及图书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有效借鉴书院藏书的优势特长,重视藏书建设和图书管理,扩大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深化为读者服务,必将推动现代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博物馆成立之首,河南省图书馆不仅开展图书收藏、阅览,而且还负责文物的收藏与展览,代行博物馆职能。1929年、1930年河南省图书馆两次对安阳殷墟甲骨进行了发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私家藏书文化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汉时期,私家藏书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私家藏书文化。统治阶级对藏书事业的重视、社会经济的繁荣、文教事业的兴盛,以及图书市场的形成,是秦汉时期私家藏书文化赖以存在的根基。图书收藏群体的多元化,藏书家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较为明确的藏书致用目的,构成了当时私家藏书文化的三大主要特征。秦汉时期私家藏书文化不仅在保存文献、推动学术繁荣的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而且还对当时的社会习俗及后世的藏书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春出版社为综合性出版社,分社科、科技、文教、美术和综合五个编辑室.长春出版社已出版了千余种图书,其中有百余种图书获省内外各类优秀图书奖;40多种图书在海外出版发行;50多种图书进入国际市场,多次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或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图书展销;还有一批高质量的图书被亚洲、欧美国家和地区许多图书馆收藏.已出版的《中国禅宗大全》、《中华礼仪全书》、《唐代美学思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庆的文献收藏量由于书刊涨价而不断下降,特别是外文书刊的缩减,直接影响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另外,原有书本式文献重复收藏现象普遍存在,总体文献收藏水平不高,在电子出版物重复收藏方面更为突出,这使得文献对社会和油田发展的保障能力逐渐减弱,已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大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改变现状的根本出路 在分散管理体制下,实行封闭式馆藏建设,以自我为中心,一些简单的协调共享都难以实现,更何况在图书费用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就更难以形成有效的文献共享系统。因此改变当前的管理体  相似文献   

12.
图书信息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运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建立起一个融图书保护与图书信息处理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为了更方便快捷地把图书信息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各单位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更新设备,尤其是在图书管理升级达标工作中,为各基层图书室配置了数台计算机及相关设施,实实在在的为图书信息管理现代化创造了重要条件。现结合基层图书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3.
刘宁 《天府新论》1999,(4):95-96,F003
传统意义的图书馆,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就是“收藏图书的场所”。有固定的建筑、藏书和工作人员是传统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的这些基本特征有了变化。“数字图书馆”指图书馆使用数字技术来采集、加工、整理、存储...  相似文献   

14.
读书爱书成为一种嗜好之后,总要收藏一些书。那么,哪些版本的图书有收藏价值呢? 一、精印本。是指精装印刷本或特殊印刷本。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朱维之翻译的《失乐园》,首次印刷4.6万册,其中只有3400册是精装印刷本。  相似文献   

15.
图书管理工作包括收集、管理、利用三个环节。随着社会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的信息水平越来越高,无疑图书管理工作也应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在收集、管理、利用的全过程要逐步地实现信息化,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运河区域的坊刻业主在经营活动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经营之道。在刻印图书的选择方面,多以日常实用类图书如童蒙读物、应试之书、俗文学读物等社会需求量大且易赢利的图书作为首选。在坊刻内部运营的管理上,从宏观层面对刻坊精确定位,从微观层面严控图书的生产制作成本,以获取绩效的最大化。在坊刻图书营销网络的构建方面,积极占据本、外地图书市场,让书贩参与图书的售卖,运用书业广告等营销手段,增加图书的销量。这在确保坊刻行业丰厚利润的同时,使坊刻图书价格日趋相对低廉,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国家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以保存本书库为依托收藏的中文图书和期刊,系指为履行建设国家总书库职责而永久保存的馆藏中文文献。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图书发展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促进了当时的文化发展.论文从这一时期图书编撰兴盛的原因出发,按照四分法对魏晋南北朝官修图书编撰业进行分类探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图书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197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东北文史研究新、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图书馆(资料室)基础上建立的,属于科研系统图书情报单位。现馆藏总量46万余册,新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有线装书库、中文书库、外文书库及中外文期刊库,拥有阅览席位50个。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统计。本馆馆藏数量在全国各省市社科院系统图书馆中位居前五位。本馆集中收藏社会科学文献资料,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保障;紧密结合本院科研方向与任务,收藏、整理、检索和提供国内外社会科学文献信息;积极主动为本院和省委、省…  相似文献   

20.
刘红 《中国人文科学》2003,1(2):142-142,99
图书管理工作是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管理工作担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重大变革中,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观念不断涌现,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新时期图书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如何做好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