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有些句子从语言规范看并无不当,却被认为犯了言语病,而另一些句子看似违反了语言规范,则又被视为好句子,令人拍手叫绝。本文正是从上述情形出发,分四方面举例论述言语的正确与否不是看它是否符合语言规范或修辞规范,而是看它是否适切题旨情景。如果适切特定的语境或言语目的,那便是正确的;反之,不正确。  相似文献   

2.
高考对“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主要考查重点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逻辑”语病常常难以辨识,因而使整个句子一时很难找出语病。另外,学生在造句作文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出现逻辑问题。为此,本文拟定几种逻辑病句辨识,并试做分析,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3.
主谓一致     
《阅读与作文》2009,(4):36-39
在英语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意义、语法等方面应保持一致,否则就会产生语病。  相似文献   

4.
独具魅力的“罗嗦”贾原璞罗嗦是一种语病,应该简捷的删芟,难道还有魅力可言?提出这个问题,是由对一个句子正误的讨论引发的。这个句子是: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以下简称“无论句”)此句被1992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者判为病句,据...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语病僵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化现象是中介语形成中必然发生的,而且是可以预见的。从大学英语的语病僵化现象来看,与我国的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语病僵化现象有4个显著特点:语病僵化期呈弹性;语病僵化具有反复性;语病僵化与灌输性教学具有不可分割性;语病在告知和关注中可得以纠正。对此,我们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病、纠病措施,缩短语病的僵化持续时间,避免语言错误的永久内化。  相似文献   

6.
对于语病现象,学者们已多有论析。但以往的研究多为归纳语病类型,分析具体语病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而对于语病与非语病的区别和联系及相互转化等问题则讨论甚少.因此较少用联系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例如对“狗吃草”这种说法,有人认为“实际上,根本没有‘狗吃草’的事实。这种说法超乎一般的思想(或思维),除了神  相似文献   

7.
写文章不仅要注意句子成分与成分,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就是说要注意正确地组合句群。有些语言片断,孤立地分析一个句子不一定能发现语病,如果与一定的上下文联系起来考察,就能发现前后不相衔接或表达不够恰当等毛病。例如:  相似文献   

8.
《语法提要》在词、短语、句子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规范中学语法教学,更重要的是对语法的实际应用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点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般地说,写文章就应当文通句顺。高考作文训练首先应过了“语言通顺”这一关,进而达到“语言流畅”的等级。所谓“语言通顺”,主要表现:用词准确,句子完整,意思表达清楚,句子之间连贯,思路清晰,没有语病。而“语言不通顺”则主要表现: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事理上讲不通,句子不连贯,文意跳脱,表述不得体。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和句子两个方面,正确运用词语,除包括正确读音、正确书写外,主要指同义词的辨析运用、成语和关联词语的选用。句子主要包括语病辨析与修改、选用和仿写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语言的修辞等内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是书写正确、无错别字;最基础的要求是语句通顺,没有语病;较高的要求是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能适当运用修辞,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涉及语言运用的各方面都与作文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语言运用训练,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词语累赘与信息羡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羡余是语言运用中加强信息传递的手段。信息羡余有两种加强信息的方式 :音节扩充 ,解释性叠加。语病重复是语句结构上的累赘 ,是应该删除的多余成分。保留信息羡余成分是“求繁” ,是信息传递的足量原则在起作用 ;删除累赘是“求简” ,是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 ,如何把握繁简的度 ,是语言规范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当前 ,语言规范化领域存在打击面过宽的偏向。区别“信息羡余”和“语病重复”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凭借人们的语感 ,一是参照表达实际。有时 ,是重复还是羡余 ,分界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报纸、刊物上一些语句中的动宾结构、介宾结构、动补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修改,以期引起人们关注,正确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3.
表达的矛盾与矛盾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达的矛盾是违反矛盾律、不能自圆其说的语病 ;矛盾的表达是借语言表层形式的矛盾 ,清晰明确而又更加简练、深刻、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矛盾的表达 ,或因视点不同 ,是一种隐含的对比 ;或由于义素脱落 ,造成对立中和 ,消解了矛盾 ;或是借物理世界、语言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矛盾 ,来展示人物心理世界特别是情感的两极  相似文献   

14.
从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结合翻译实例论述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可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
裴度对李翱"文字为意"的评价,是对中唐古文运动有意追求文字的高、下、详、略创作倾向的批评。韩门子弟的古文创作,在柳宗元、裴度、刘禹锡、杜牧等人的理论纠正和补充中,在宋初散文中逐渐消歇。但"文字立意"却成为宋人以才学为诗、文字为诗的榜样,宋元的去意论,正是对"文字为意"的反拨。  相似文献   

16.
"开喉吸气吐字发音"能处理好喉头与呼吸的矛盾,喉头与真假声的矛盾,喉头与吐字及共鸣的矛盾.能充分发挥歌唱器官生理机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孔子"辞达而已"的语言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言语简约,一句“辞达而已矣”曾引起后人的极大关注。后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辞达”,见仁见智。就语言的运用而言,“达”指表达、传达,也可指畅达、通达,还可指理解上的通晓、明白;它不刻意求“工”,但也不反对文饰。孔子的言语理论和言语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孔子的“辞达”,绝非单一的传达、表达或通达、明白之意,而是“达其所欲达以期于达”的简略表述;它涵盖了言语动机、方式方法、目的效果等多个层面,蕴含了传情达意、表达流畅、兼求修饰、通晓易懂等多个意思。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古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当代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语言学研究在词汇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研究诸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一、词汇研究从训诂学向语义学转变;二、语法研究从词法向句法延伸;三、立足辞格的修辞研究有待突破。《世说》语言学研究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世说》学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诗歌创作讲究炼字。诗歌翻译 ,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二度创作活动 ,更加讲究字、词的推敲锤炼。通过翻译实例分析可以发现 ,汉诗英译中动词的锤炼是以用词夸张、用词反常和用词灵活为手段 ,服务于译诗的情感性、准确性及生动性三个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韵文之辞采在其长期的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是 :文与质渐趋合理的进步性 ,情与采逐步结合的技巧性 ,辞与体因势而动的适应性。这些特点促使中国韵文辞采运用的艺术水准日益提高 ,艺术品质日臻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