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报道     
黄永玉:中国艺术界最慷慨的“国宝”“2007中国慈善排行榜”4月26日在北京揭晓,著名画家黄永玉获得“2007年度慈善特别贡献奖”。入选“中国慈善排行榜”理由:画中有善,黄永玉是中国艺术界最慷慨的“国宝”。乐观对人,平常心处世。在他心中,慈善如同艺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际社会公益慈善呼声极高。继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捐出一个巴菲特”后,巴菲特也宣布捐献自己85%的财富。华人首富李嘉诚则以“第三个儿子”的名义,捐出1/3的财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3.
慈善是什么? 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马上联想到捐出自己绝大部分家产的“贤富”比尔·盖茨夫妇和股神巴菲特,还有卡内基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以及熠熠闪光的各类慈善榜,进而也会联想到种种与之相悖的“反面典型”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4.
有媒体曾报道,81岁老人李殿福,每月养老金2000多元,除去看病等必要开销,几乎都用来做善事。28年间,他捐出的善款已有10万多元。其实,社会上不乏像李殿福老人那样热心公益却并不十分富有的人,笔者认为,公益与关爱,人人都可付出,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只要有一颗慈善之心,慈善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简讯     
近日,石家庄市委老干部局工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全体干部职工踊跃捐出自己一日的工资收入,全局79人共捐出资金3804元。  相似文献   

6.
5月9日下午,江苏省盐城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行善成“痴”的84岁老人张忠泉。这一次,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向慈总工作人员递上5张存款凭证和一张收条,共计9.75万元,他表示要将这些钱再度捐出去。但在了解老人的相关情况后,工作人员婉拒了这笔捐款。而老人经过考虑,  相似文献   

7.
吴业苗 《社会学》2010,(1):39-42
针对“一对一”慈善助学活动中因受助人不向捐助人“感恩”而引发纠纷的现象,有人替不“感恩”的学生辩护,认为捐助人不能用“感恩”来道德绑架受助人,有人则要求受助人要“知恩图报”。实际上,“一对一”慈善助学纠纷之所以发生,主要在于捐助人与受助人误读了各自的权利与责任,可以通过强化助学制度建设、改变助学模式、开展适当的感恩教育等路径减少、避免纠纷。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慈善事业是一项救助弱者的事业。慈善人捐出的是钱或物,献出的是爱心。可以说,人类社会里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类历史中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有弱者的,也都会有因各种原因暂时或长久地陷于困境的人。这些弱者,这些陷于困境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给以帮助的。与此对应,自然而然的,社会上也就会出现出钱出力的热心人(单位或个人),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解决困难,渡过难关。由于有着这些好善乐施的人,社会因而变得更温暖、更阳光。所以,我们说,慈善事业是一项无比灿烂的阳光事业。  相似文献   

9.
慈善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勤禹 《社会学》2006,(1):10-16
慈善意识是一种“捐款捐物给需要的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是出自“对人类的普遍的爱”。作为民间大众意识的一个层面,慈善意识存在和发展是与经典文化密不可分的,它的生成和延续有赖于经典文化的支撑。下面首先就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四种经典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政府封号的“爱心大使”到遭遇索捐的种种尴尬,再至愤而揭露骗子们的丑恶嘴脸,邵建波最近6年来尝尽了一个人单挑做慈善的百般滋味……  相似文献   

11.
慈善救助,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与美德,是中华文明的本质体现。2006年以前,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主要由政府部门以行政手段主导实施,辅以社会爱心人士自发开展慈善救助。可以说,以民政工作者为主的“官方”慈善人以及“民间”的社会贤达、爱心志士等,都在大社会工作的概念下从事着非专业的慈善公益服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自此,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有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捐款不放心所占比例高达九成以上,实在让人唏嘘。显然,要保证社会慈善理念的整体提升,一方面要大力培植慈善文化,另一方面要保持善款善用。最蹩脚的下下策就是用权力去逼捐,这只会激起民众的逆反之心,即便被强行捐出去了,也涵养不了慈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27):31-33
一直自诩“百分百网络微慈善”、“全球首家C2C慈善公益平台”的浙江金华慈善平台施乐会,近日被曝出“有偿社工”模式(这个“有偿社工”是个误解,事实上这些人根本不是社工,见本刊2012年9月(上)P60王思斌《正确使用社会工作概念》——编者注)。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当我告诉年轻一代,作为人类应有爱心,应回馈一点给社会。他们总回答说,等成了百万富翁就一定回馈。可是若你在5岁时,手上有5块巧克力,但一块也不愿分享。那即使将来有500万,你也不会捐出100万。分享。须从小学起。”——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影星李连杰对做慈善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金水 《华夏少年》2007,(10):22-26
简快导写 1.开头点题定位 这次习作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熟悉的人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个性或品质特点,题目和内容一旦确定,就可以马上确定文章的开头。开头的定位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个性定位”,就是在开头的时候,首先将“小伙伴”的与众不同之点告诉读者。如“我的小伙伴叫马金铃,她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一场突如其来爆发的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大海啸,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人间灾难。到目前为止,据统计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数百万人家园被毁,衣食堪忧,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综合高达数千亿美元。事态的严重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各国政府和民众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募钱捐物,救灾救难。在这场全球的慈善“大合唱”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史无前例的高涨热情,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慷慨、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一种成熟宽容的国民心态,以不俗的表现赢得了受灾国和国际舆论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最美妈妈     
时隔半年,“最美妈妈”吴菊萍再次成为焦点。因为徒手接住从楼上摔下的陌生女童,获奖金20万,吴菊萍表示,这20万要自己留着用。有人质疑,她应把奖金捐出去;有人力挺:“好人不必是圣人。” 鲁国规定,如国人在外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赎金。子贡赎了一个同胞,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子说:唉,从此不会再有人替鲁国人赎身了。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人家送一头牛谢他,他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慈善面临现实困境。这种困境是捐助者与受助者双方共有的,近期的新闻就有不少:湖北5名大学生被指“缺乏感恩意识”,社会反响强烈;北大受助研究生段霖夏中途退学后用善款开办公司,被捐助人告上法庭:山西女孩郭小娟被指携善款“潜逃”,与组织募捐的网友发生纠纷;山东青岛“大善人”王明殿因行善出名,却屡遭“索捐”麻烦……何处寻找、如何构建慈善“理想国”,是一个严肃与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整个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浓厚,既有制度层面也有文化层面的原因。针对我国社会整体慈善意识的淡薄与缺失,政府在制度层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用税收来强化慈善捐赠激励机制。由于中国本土的儒教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它是将慈善作为一种受内在道德力驱使的自律要求,行善与否是个人的性情爱好或道德操行,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益研究中心筹资学院,被誉为非营利筹资学的诞生地,专门研究公益慈善筹款学问,并向全世界各非营利机构领袖筹资人提供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有不少中国的基金会秘书长、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前去“取经”,并总结出美国公益慈善募款三大秘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