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春秋中期始,楚人牲、人殉习俗迅速发展,春秋晚期达到鼎盛,战国之世开始衰落。楚人牲包括三种形式,即献俘祭社、祭河神和奠基牲。根据殉人身份不同,楚人殉分为三类,妻妾从死、嬖宠从死和奴隶从死。与秦文化区相比,楚人牲、人殉习俗较为少见,这与楚国进步人士反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以及俑葬的兴起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读杭大学报今年第三期李凌同志大作《评<红楼梦>后四十回》,其论续书写鸳鸯之死实非因贾赦所逼,乃如其回目“鸳鸯女殉主登太虚”之所标,“是‘殉主’,鸳鸯是忠于封建名教的‘义婢’.”甚为精到.然曹雪芹已散佚的八十回后原稿中,鸳鸯命运究为如何,她有没有死,是否被贾赦逼死,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墓葬制度中,人殉是一项重要内容。人殉现象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中,不仅屡有发现,而且殉人数量众多。本文对于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墓地遗址里的秦公及夫人墓之殉人状况,以及嬴秦先人的起源和西迁的地望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堡子山墓地遗址所揭示出的重人殉之风应是嬴秦先人原有的一种文化特色,其人殉特征体现了殷商文化的遗风。  相似文献   

4.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位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史称大妃)殉死是清初疑案之一。它直接关系满族史和清朝开国史所涉及的许多重要事件、人物的研究和评述。长期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大福晋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本文就此提出大福晋亡命于满洲人殉习俗一说,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人殉小议     
人殉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有对享有崇高威望的家长从死义务的习俗。进入阶级社会后,人殉则是为使死去的统治者在阴间能继续驱使其妃妾、奴仆为他们服役。奴隶制度的残酷、野蛮,不仅仅表现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上,更表现在对奴隶的一切暴行上,而最为野蛮的又莫过  相似文献   

6.
人殉人性之制,始于中国的奴隶制时代,至商朝尤盛。在商王及大奴隶主陵寝周围陪葬着数十百计的臣妾奴隶等屈死的冤魂。降至封建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朝初年,这种罪恶的人殉制度亦未根除《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朱元璋)崩,宫人多从死。对殉死者的族人,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曾予以体恤,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算是对殉人宫人的一点慰籍。当时人称之“朝天女户”(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其后,成祖、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祖孙三人死后,皆有  相似文献   

7.
森鸥外是短篇小说的天才,同时也是长篇、戏剧、理论方面的能手。他不仅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的主要问题,也写得一手出色的历史小说。和自然主义不同,森鸥外的后期创作的小说充满着理想和伦理观念。他的许多后期创作的小说从结构到人物都是根据伦理道德的主题思想创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动物悼亡故事可分为异类悼母、异类悼子、义殉恩主、悼偶殉死。在悼祭文学的整体系统中 ,每每出现母题的置换与融和现象。动物行为体现的深层动机因其关系对象而异 ,殉情 ,行孝 ,报恩等等 ,总之 ,均符合丧悼文化之于主体角色规定 ,包括在一个大的伦理劝讽模式中。展示与组合这些要素则是随机性的 ,属于形象层次 ,于是往往就有可能带有某种新异传奇的要素出现。不论具体文学形象如何 ,所要说明的 ,往往要印证人不如异类的惯常话语  相似文献   

9.
考古发现揭示,北魏墓葬动物殉祭率在平城时期有一次跃升,但到了洛阳时期又有显著下降。殉祭动物组合中羊、牛、马等比较常见。殉祭动物个体数量盛乐和洛阳时期较少,而平城时期较多。北魏墓葬殉祭动物部位以牲体为主,头/蹄以及整牲数量较少。平城时期殉祭动物摆放位置或方式最为多样化,有棺外前部或侧部、壁龛、棺内或墓道等。出土殉祭动物的墓葬形制在不同时期有明显变化,盛乐和平城时期以土洞墓为主,洛阳时期则主要为砖室墓。北魏墓葬动物殉祭习俗的形成和变迁,可能受到了农耕-游牧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以及民族融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个崇尚贞节的时代,清代的贞节观与前代有所不同,从维持社会秩序、延续家族血脉的观点出发,政府不提倡以死殉夫,而是鼓励节妇们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即提倡"节孝".在这种情况下,地位低下的妾符合了政府提倡的贞节观,因而被载入地方志,受到政府嘉奖.  相似文献   

11.
向死而生——《在路上》中"垮掉"分子的生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死亡观来揭示《在路上》中"垮掉"分子们生活态度的根源,并以此解读他们的生存意义。首先介绍海德格尔存在论死亡观,然后分析小说所展示的"速死"和"慢死",最后指出:面对"死亡","垮掉"分子作出自由的选择,走向本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对死亡景观和死刑想象独特的文学呈现、贯穿其间的爱欲与死欲的纠结、对死亡的凝视和深描、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等,建立起以主体建构为目标和目的的死亡叙事,"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成为其小说文本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支点。  相似文献   

13.
死亡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死亡观教育缺乏的现象.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生死亡观的教育.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死亡观,大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看待他们的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社会服务中去.  相似文献   

14.
死亡意识是指从生命本能出发对死亡的恐惧及由之引发对生的焦虑。本质上,它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促使人们对生命更关注、依恋和尊重。对死亡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作家生活的态度行为及创作倾向。张爱玲的散文,记述了她的两次死亡体验与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世俗化人生观中体现出她强烈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5.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一位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大师。他的文学创作灵活多样 ,对爱情的描写也十分细腻 ,这充分体现在其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中。该书中 ,他成功地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战争时期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 ,他又娴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 ,意识流等现代派手法表达了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及对死亡的态度 ,从而使该小说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儒家、道家、佛教与西方希腊、罗马、基督教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审美追求 ,指出中国在传统上是以乐生安死为主要特征 ,而西方则以乐生恶死或乐死恶生为主要特征 ,同时 ,还分析了产生其不同审美观念的不同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7.
张乃良 《南都学坛》2003,23(4):49-52
贾宝玉生活于温柔富贵之家,他锦衣玉食,饮甘厌肥,轻裘肥马,妖童美婢,但却遇到了无法排遣的烦恼和痛苦。这种烦恼和痛苦表现为生存的烦恼和面对死亡的无奈与痛苦。他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为情而死,为爱而死,他认为这才是死得其所。他的这种态度是对儒家死亡观的否定与超越。在大观园,他经历了深刻的死亡体验,真正领会了处于末世的封建大家族笼罩的死亡气息。  相似文献   

18.
死亡在哈代的诗里具有不同的意义,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世态的炎凉、人性的虚伪,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终结。然而,死亡不仅没有终结哈代对亡妻爱玛的思念,反而令这感情喷泉再度进发。哈代既认为人死之后就无人惦记,可又希望自己“身后”能被人记住。他的几首不同时期的诗歌清楚地表现了他看待死亡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对死亡的强烈意识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量的死亡主题、虚无主义主题、英雄准则都与他的死亡意识密切相连.海明威的死亡意识是变化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既有恐惧害怕和逃避的一面,又有决不妥协轻蔑嘲笑死亡的一面.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又和他的人生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女人和写作相关联.海明威的死亡意识构成了其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它成就了一个海明威神话.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涉及到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我国儒、道两家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