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梁剑红 《国际公关》2023,(23):104-106
随着数字化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如何使高校图书馆朝数字化方向发展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概述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出了若干条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数字化服务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主要对美国、英国等国以及我国的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共建共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着重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上存在的组织、规模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共建共享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图书馆网络化与数字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阐明了高校图书馆必须从信息资源数字化、参考咨询虚拟化、异构信息检索统一化和数据备份自动化四个方面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概念,对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围绕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信息技术,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现状,论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工作、关键问题、手段方法,促进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简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的对策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图书馆事业向信息时代全面迈进的步伐,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是当今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一些有条件的高校也正在加紧进行数字图书馆方面的建设,有的已初具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都将不可避免的逐步进入数字化.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释数字图书馆的定义、特征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的基础上,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定位、馆藏数据库以及镜像、光盘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现状。同时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方法及其对策,即及时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跟踪数字化发展进程,提高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西安、广州两地的数所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对高校管理层如何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出发 ,针对 2 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见解 ,指出科技期刊应抓住我国加入 WTO后带来的机遇 ,冷静地思索 ,迎接挑战 ,在创新中求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中,学界一般认为天概念在老子和庄子的视野和言语中是单纬度的,即仅仅是自然之天。事实上,老子与庄子的天概念同时兼具宗教之天与自然之天两种内涵,既是被人们事奉的宗教之天,又是包括自然现象在内的自然之天。在老庄的哲学体系中不是矛盾的,与其最高哲学范畴“道”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报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现有职称评定制度下已面临多种困境。走专业化、集团化道路是高校学报与世界接轨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组建高校学报集团,可以分两步实施,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须在组建中起到重要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明开创了现代民主法治的先河,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缺陷,因而遭到后现代主义犀利的攻击和批判.通过审视后现代主义政治法律思想,启示我们,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应该解决民主的广泛性、法律的合法性、权力机关的权力配置和严格依法办事的问题,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孔子创立仁的哲学 ,赋予人生以伦理的意义 ,这是对中国思想史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同时 ,他又改造周礼 ,并结合春秋时期的实际特点 ,创造性地将礼的观念 ,从阶级政治的意义 ,转换为纯粹的伦理规范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以伦理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时代。但其可行性却受到中国历史实际的阻隔 ,仁政的理想与专制主义者们牟利计功的欲望相冲突 ,其结果儒家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祭坛上的牺牲者。  相似文献   

19.
浙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某些特定时期其园林营建曾盛极全国,并有相当一批名园对中国各地园林的营建具有重大影响。就整个历史时期来看,浙江省各种类型的园林都相当齐备,并具有较高的建筑和艺术水平。其中,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大规模、公共性的自然山水风景园林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并对国内各类园林,尤其是大型园林有深刻影响。书楼、书屋园林和书院、会社园林以及纪念性园林等以文化内涵著称的园林独树一帜,并成为国内同类园林的楷模。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浙江古典园林在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启蒙在20世纪前后时段形成了两个既对称又相似同时又有歧义的终端。回眸20世纪前20年“启蒙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思想启蒙在一瘸一拐中前行,与文学的暧昧、与政治的缠绵、个人与社群关系的失衡构成了突出的特征。反思20世纪后20年“历史的启蒙”,它以前所未有的解构姿态与前一个终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无论是“先分后合”还是“先合后分”的启蒙范式都未能跳出启蒙与政治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学术界一再寻求突围的路径时,世纪末浮出水面的后启蒙与承接五四的新启蒙的对峙才显现出了不可或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