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九八年前后戊戌变法时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的政治集团有三个,即维新派、洋务派和顽固派。光绪皇帝同前两派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当时政治斗争的洪流中,光绪皇帝个人的政治活动同维新派、洋务派的政治活动交织在一起,如同几股激流形成的旋涡一样,呈现出一种眩目的复杂情况。按政治观点来划分,光绪皇帝是属于维新派还是洋务派?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它标志着古老中国在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炮逼上求索现代化的路途之后,随着洋务派在军事和经济方面最先尝试的"自强新政"于甲午炮声中宣告破产,维新派接跨登上了历史舞台,紧接着进行了变法政治实践。然而,戊戌变法这一链环更重要的历史标志是,这场百日维新亦以康有为的"策"、谭嗣同的"血",昭示于当时的知识人:对于中国的救亡图存、蜕旧更新来说,不仅是军事与经济的些许变革是仅得皮毛、"非其根本",即使是与封建帝党政治上的联手维新,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洋务派同顽固派之争,改良派同洋务派同顽固派之争,以及革命派同保皇派之争,每一次论争使西学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三次大的论争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艰辛地走着学习西方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一些论著中将洋务派与顽固派视为一丘之貉,都是镇压戊戌维新的元凶 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存在着递嬗继承的关系。因为洋务运动的对 立面就是顽固派,所以洋务派与顽固派是有区别的。而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各项洋务事业,则在思想 上、物质上、人才上、舆论上为戊戌维新起了奠基石的作用。因而维新派与洋务派没有积怨和不可 调和的矛盾,相反,却引为同路人。另一方面,本文还对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洋务运 动是一次将旧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早期改革,戊戌变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工艺”转向“政制”的深层 改革。为此,对持戊戌变法的性质为“革命”的观点进行辨析。从戊戌维新的“思想理论”到施政纲 领,根据史实逐次加以论证,得出其性质是“社会改良”而非“社会革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是同洋务派的积极兴办分不开的。正是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意图的促动下,遍习“西学”的客观要求,使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逐渐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开始传播、根植。所以说洋务派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先后创办的一些洋务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这是洋务派在中国教育史上所作的特殊贡献。然而,正  相似文献   

6.
何谓文化救国论?在救国诸因素中,把文化摆在首位,以文化的振兴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前提,以解决文化问题作为政治、经济等问题解决之基础。一、文化救国论的历史考察1.同治年间,传统文化救国论的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在步步升级,中国社会内部的危机也日渐加深,同治年间,洋务派师承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创办军工厂,购置机器,试图在军事上重新武装,经  相似文献   

7.
洋务派和维新派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影响深远的两大政治派别。洋务派的思想是立足于封建主义文化,酌取某些西方物质文明以维护封建政体,维新派的思想是立足于资本主义文化,师法西学以变政。维新派和洋务派的分歧,开始虽不明显,但伴随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分歧越来越大,并在激烈的辩论中逐渐划清了思想界线。本文试图从下述十大分歧中,说明维新派是在批判洋务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他们之间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政治领域的两对矛盾浅析伍颐园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存在,使这些国家历史和逻辑地将现代化任务摆在了首位。当前,中国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在邓小平同志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主动选择。目前,现代化本质上要求协调发展与现代化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有一团乱麻,洋务派、所谓早期改良派、改良派麻,洋务派、所谓早期改良派、改良派(维新派)因“议院”问题纠结在一起,分不清、理不顺。原先认为,洋务派反对设“议院”,早期改良派主张设“议院”,维新派则发展了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并把它付诸实践。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整合     
一政治发展的动因,是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引起政治的量变或质变。对于处于现代化进程的中国而言,面临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如何建构并完善政治体系,使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取得同步发展,并且使政治在经济现代化中发挥核心作用,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立论的基本前提。根据在经济改革和经济运行中介入的方式和程度以及中国的国情,中国政治应属于强型政府模式,拥有强大原政府权力。强型政府模式在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政府凭借有效的体制动员能力,把民众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试图从现代化的视角来探寻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地位。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启动。首先,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2.
孙景珊 《理论界》2007,17(1):145-147
政治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生活始终面临的基本问题,而政治发展研究也就很自然地成了政治科学永恒的主题。什么是政治发展?它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只有了解政治发展的实质、规律,了解和总结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的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在现阶段,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层面,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3.
关于洋务派经济活动对中国早期民族资本所起的作用,跟外国侵略资本的矛盾,以及同顽固派在经济活动中发生论争的性质等问题,笔者曾在《文汇报》先后有所论述。茲再就洋务派经济活动的若干特点,提出一些看法,请大家指教。洋务派的经济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內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井开始从自由资本逐步走向垄断资本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是在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的条件下进行的;又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封建传统的大国中,在民间的和官府的手工工场中,较长期地孕育着近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它所创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和近代  相似文献   

14.
政治现代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从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评价标准、动力来源、必备条件及其阶段划分等方面入手,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中国学者对政治现代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路径上与西方类似。但大多把政治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实业教育,拉开了中国职业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序幕。中国职业教育早期现代化,主要包括体制制度化、学科专业化、办学力量大众化、学术思想多元化及发展模式本土化等几个方面。中国职业教育早期现代化既有黄金时期,也有低迷阶段,其中的成功与不足对当今的职业教育现代化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以政治革命为先导 ,依靠政治发展来开创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稳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现了政治发展的历史性变迁 ,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可靠的政治制度保障。1.近代中国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在政治发展上取得突破 ,建立独立、统一、民主的国家 ,打开走向现代化的通…  相似文献   

17.
奕诉与倭仁围绕同文馆问题的一场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奕诉与倭仁围绕着同文馆问题的较量,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一场激战。本文认为,洋务派在这场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同文馆的设立及其发展,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均起了一定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其中政治现代化还有待于国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热心参与。所以农民政治心态现代化,对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及其农村这块阵地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农民与传统中国农民相比较,政治心理现代化进步明显,但也存在不足,需采取措施促进转变。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般把张之洞称为后期洋务派首领。但从政治角度考察 ,称他为晚清统治阶级改革派的殿军更为合适。晚清统治阶级中实际存在三个派别 ,即守旧顽固派、改革派、投降派。张之洞不但全盘继承了鸦片战争以来改革派的传统 ,而且有较大发展。他与林则徐、左宗棠等改革派可说是一脉相承 ,志同道合 ;而和琦善、曾国藩、李鸿章等投降派 (习称洋务派 )比较 ,则是貌合神离。在师法西方上 ,他和曾、李等人虽有某些相似之处 ,而在对外态度与内政改革上 ,则截然不同。他们之间的分歧 ,实为爱国与卖国的根本分歧。过去把张之洞称为和曾、李一样的“洋务派” ,实际模糊了爱国与卖国的界限。将爱国者与卖国者相提并论 ,笼统称为“洋务派” ,是十分不妥的。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为中国选择的是革命型现代化模式,邓小平选择的则是改革型现代化模式。实践证明,改革型现代化模式更适合建国后中国的政治现实。在推进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坚持这一模式,也应不断发挥它对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