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议设国学课 讲授奉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子女对父母不尽孝道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作父母也的常因此埋怨子女。但很少有人反问一下,为什么子女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问题并不全在子女身上。不少家长自己也不明白孝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作为通过武力打下江山的一国之主,明太祖朱元璋自然知道人才对于他建基立业的重要性,因此他重视网罗人才,在执政初期面对许多从元朝生活过来的知识分子的不肯效忠和不合作态度,他还是能够表现出一种宽容和大度的。为做到礼贤下士,他专门发起了一次修元史、修礼书的活动,以吸引他所需要的知识分子,而且确实是来者欢迎,去者欢送。对于完成自己的编写任务就掉头离去而拒不接受其他职务,或仍然招而不来的,他也能够容忍。  相似文献   

3.
"如丧考妣"中的"考妣"一词,在不少的词典中都解释为"死去的父母".现以<汉语小词典>为例,在"如丧考妣"条下是这样注释的:"妣,音比.考妣:父母死后的称呼.死去的父亲叫考,死去的母亲叫妣.  相似文献   

4.
“巴蛇”辩     
关于巴民族的图腾,由于史料的严重不足,至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三种:一、巴虎说;二、巴蛇说;三、蛇、虎兼有说。 巴虎说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不少史料支持,又有出土文物作据,本文不予讨论,仅就巴蛇说依据的几个主要史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贵古贱今"是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是对于复古文风的批评与概括。在文艺批评及文艺创作领域中,自古就存在着"贵古贱今"的观念,在古代中国和西方,人们深受"贵古贱今"传统心理的影响,总是以是否有"古"意来衡量文艺作品的高下。文艺批评家看到了这种观念的存在,积极展开对"贵古贱今"观念的批判。这种观念的产生以及存在既与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主体人格有关,这包括文人道德修养、文人的尚古情结、距离产生美感的心理作用,也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等其它条件的限制。"贵古贱今"观念的存在对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文艺批评既不能一味贵古,也不能一味贱今。  相似文献   

6.
“廷杖”,就是皇帝在殿堂、朝廷上杖臣下.“廷杖”之刑到底始于何时呢?最近,张善诚同志在他的《评忠君道德》一文(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中说:“自从朱元璋首创‘廷杖’之刑,即被当场打翻在地,扯去裤子,棍棒齐下,皮肉遭殃的文武官员更是不计其数.”据查,此说来源于《明史》卷95刑法志.其文曰:“廷杖之刑,亦自(明)太祖矣.”经过翻检史书,觉得此说不确,现质疑如下:  相似文献   

7.
溶溶 《社区》2011,(34):45-45
不知从何时起,餐馆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捞饭,捞饭与海鲜肉类搭配滋生出许多品种,如海参捞饭、鱼翅捞饭等。我不知道这些标榜高档风味的捞饭源于何时何地,但在我还幼小的心里,就知道"捞饭"是山西农家人最家常最普通的主食。山西盛产小米,尤其是沁州黄小米,品质优良,因此,用小米做的"小米捞饭汤"是山西一道有名的家常饭。"小米捞饭"由焖饭和米淇汤组成,饭里有菜有米,有干有湿,特别是蔬菜在煮制的过程中,营养全部溶入汤里,吃起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的“植树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璋一系列植树令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并在客观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后世守成之君每况愈下,封建官僚敷衍搪塞,其成果终至荡然无存,历史的宝贵经验和沉痛教训都是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溶溶 《社区》2011,(23)
不知从何时起,餐馆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捞饭,捞饭与海鲜肉类搭配滋生出许多品种,如海参捞饭、鱼翅捞饭等。我不知道这些标榜高档风味的捞饭源于何时何地,但在我还幼小的心里,就知道捞饭是山西农家人最家常最普通的主食。山西盛产小米,尤其是沁州黄小米,品质优良,因此,用小米做的小米捞饭汤是山西一道有名的家常饭。小米捞饭由焖饭和米淇汤组成,饭里有菜有米,有干有湿,特别是蔬菜在煮制的过程中,营养全部溶入汤里,吃起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0.
本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专栏中发表的羊涤生副教授的《庄子“滚梁之辨”与“辩无胜”》一文,就是从思想史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有些新意,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关于“离骚”的题义,自汉以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在《离骚赞序》中云:“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在《楚辞章句》里道:“离,别也;骚,愁也”。而近人呢,又有把“离骚”训为“牢骚”的。究竟哪种说法妥贴,除了上述说法,是否还可再作别的解说? 对“离骚”这个诗题作如何的解释,关键在于对它们的训诂,其次还要考虑到全诗的意  相似文献   

12.
李斯《谏逐客书》文中的“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句,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的中等专业学校各类专业通用教材《语文》第二册和1994年9月出版的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教材中等专业学校各类专业通用《语文》第二册均有注云:“向,当初。使,假使,如果。却,推却,拒绝。内,同‘纳’。”又,苏洵《六国论》文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1988年4月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第2版,1991年4月出版的必修本第四册,以及1983年4月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语…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的历史渊源,对词典编纂者提出两条建议:一是重视人们的习惯用法,增录词条;二是在词典解释中适当加入词语的准确的语源。  相似文献   

14.
方苞是桐城派创始人。史书多称方苞为进士 ,实则方苞未成真正意义上的进士。但这丝毫不影响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螓首蛾眉 “蛾眉”一词产生很早,见于较早的古籍有《诗经》、《离骚》,以后历代诗文作家多有运用,对于它的结构和意义,注家聚讼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其一,形若蚕蛾之眉。 《汉书·扬雄传》:“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飏累之蛾眉。”颜师古《注》云“蛾眉  相似文献   

16.
现行司法解释对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规定存在诸多不当之处:“设赌”应改为“设套”;诈赌骗钱有可能不够成犯罪,有可能构成诈骗罪,也有可能构成赌博罪;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维持骗得的赃款构成抢劫罪;致参赌者重伤或者死亡的,应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处罚。  相似文献   

17.
浦东 《今日南国》2005,(23):40-41
安徽凤阳,古系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为钟离子国(古钟离城城址在今风阳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现城垣残高3至4米,基宽18米,顶宽6米)。秦置钟离县。明初因建中都城宫阙于县境凤凰山之阳(南),所以朱元璋于明洪武七年赐名凤阳而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8.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布衣天子”朱元璋对农民革命态度的变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所提倡的“重民”、“尊儒崇经”及治吏之术等思想内容,论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作者认为,朱元璋的政治思想,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但实质上仍然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皇权的绝对权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上的贪污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外学者关于文化的种种定义,各有长短,反映了近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文化认识的历史过程。通过归总众多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要素和特征两方面看待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以来,各种史学理论著作层出不穷,不少书中讨论史学研究者的素养时,着意强调史识的重要性,以为史家的各种素养中,“史识尤为重要”。还有的把这种认识追溯到刘知几,说到刘知几已“最为重要史识”了。这种“史识”至上论倾向,对史家的德、才、学、识,无异于分出了前后轻重。这种意见,既不利于青年学子史学修养的全面培养,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故此,不能不一辩。 唐朝刘知几首先提出“史才三长”:才、学、识。《新唐书·刘知几传》有一段刘知几回答郑惟忠提问的话。他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