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 《学术探索》2012,(12):108-112
本文重新梳理了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在1912年前后一段历史时期的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孙中山以县自治为基础的地方自治思想,是其民权主义和革命程序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之后如何走向民主共和政体提供了启发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是其创立的“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已有些论著有所述及,但不论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内容结构的阐发,或是对这一思想的意义评价,都还有许多未尽意处.现拟就此继续探讨,意在为孙中山思想研究的溪流贡献涓滴.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演变朱德新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思想与实践无不围绕“民”来进行,“主权在民”便是他耗费了毕生精力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抽象的“主权在民”到具体的“直接民权”、“地方自治”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将民权主义推向中...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在晚清风雨飘摇的革命危机中,首举反抗满清专制主义之义旗,引领了现代中国革命的时代潮流.他所倡言的中国革命,以美国革命为典范.他认为,美国革命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是一次不成功的政治革命.美法革命之成败,不关乎其领袖品德之善恶,而关键在于其全国民众的“习尚”.美国民主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地方自治的传统.孙中山进而借鉴美国和法国经验,构想了中国政治转型之“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革命程序,旨在通过革命政府指导国民实行地方自治的“训政”为政治转型的过渡阶段,为共和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徐伟红 《云梦学刊》2011,32(4):51-5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地方自治的思想先驱,他始终高度重视地方自治,提出了"以县为民权之单"、"践民权之真义"、遵"地方自治之次序"等地方自治思想,并且还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但对近代湖南地方自治运动及《湖南省宪法》的颁布有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当今湖南省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法治湖南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联合 《晋阳学刊》2004,11(6):79-82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县政府所设置的科、局两种机构的沿革、性质、法律地位和管理体制都不相同。蒋介石从“剿匪”省份推行至全国的县政府裁局改科,并未能达到精简机构、节约经费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它的实质在于强化对县政的控制,使县政府向着集权体制的传统官府模式回归,背离了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孙中山政治思想为指导开始了国家权力重构过程,其中地方自治作为国家权力重构的重要路径得以迅速开展.但在进入政治实践领域后,孙中山政治思想无法满足南京国民政府适应所处的政治形势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只能从传统政治中寻求有效手段,以至于逐渐背离了孙中山政治思想,导致与专制体制相契合的保甲制在自治的旗帜下得以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8.
李元鹏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57-160
20世纪初年,地方自治被当成救亡图存的方案推上了社会舆论的前沿.孙中山与贵州自治学社都将地方自治视为救国之途径.前者以主权在民作为地方自治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以县自治作为行使民权的手段,并将地方自治规划为训政时期的主要内容;后者以"预备立宪"为宗旨,要走"个人自治--地方自治--国家自治"的道路,行"绅治"或"官绅共治",借以实现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与贵州自治学社对于地方自治之诉求,是对当时社会思潮的回应;而两者对于"地方自治"的不同表达,则反映了对"自治"理念理解之深浅与阐释角度之差别.  相似文献   

9.
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主席早就这样教导我们把孙中山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当作珍贵的遗产来继承,并且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他(指孙中山——笔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怎样从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一部份的“五权宪法”思想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他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东西,并指出其局限性,对于我们判别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学习我国历史遗产时联系实际问题加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政治设计中的社会建设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自治、革命程序、均权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关于政体和程序的方面,不仅对于建设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体现了社会建设方面的深刻考量。它们有机一体地包含了社会建设的因素。孙中山积极致力于社会改造,促进人民觉醒,推动民主政治,从社情、民情出发,努力探索实现政治理想的现实路径,其思想遗产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民主共和屡遭破坏的教训,孙中山提出了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以县自治为起点的自下而上的建国构想。该构想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对于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理想追求,但与训政相结合的设计导致其后国民党的相关实践充满曲折。  相似文献   

12.
鉴于中国国情与历史传统,结合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孙中山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全国实行中央、省、县三级管理: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应该实行中央集权;县为自治单位,负责地方事务;省级是“上承中央之指挥,下为各县之监督”。对如何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弊端,怎样解决政府与国民间的矛盾,他认为必须从政治体制上入手,对权力运作实行彻底改革。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的民权思想上,他提出五权分立的主张。认为应废除“官本位”统治,创立以民为本的“民本位”崭新政治体制。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对民权思想内涵进行充实发展,构成了民权主义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产生是基于下述原因: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化,贫富悬殊越来越大,从而带来了种种“文明的恶果”,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孙中山为了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社会难题,便产生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因为它仅仅强调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影响,而忽视了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同时也没说清孙中山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难以把握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不仅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且有其一定的思想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912——1913年间孙中山思想和活动的分析,认为他为“复兴”中国所进行的奋斗是有意义的。作者指出,过去史学界认为这时期是孙中山一生活动中的消极阶段是不恰当的。无论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还是要求加强军备,其基本思想都是为解除内忧外患,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嬗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成 《理论界》2007,1(2):192-193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从被正式提出到孙中山逝世,经历了从“反满”到五族共和,到“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最后到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口号,“联合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的三次嬗变。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嬗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进步,使其民族主义思想不断地修正、充实、完善。梳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嬗变的轨迹,利于我们学习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理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他最先提出国内各少数民族“自决自治”的主张,孙中山先生“民族主义”理论的精髓是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铁 《理论界》2006,(10):170-171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发展中小资本,节制大垄断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本文主要探讨孙中山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思想动机、主要内容和实施结果等,并指出这一思想末能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地方自治,是欧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提出来的。地方自治思想一经传入中国,就成了近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引人注目的论题。到一九○三——一九○五年,中国留日学生界“确立地方自治之名词,昌言地方自治之必要者”,一时蔚为风潮,以至于地方自治言论“日触于耳”,“日腾于士大夫之口”,逐渐达到“举国中几于耳熟能详”的程度。清政府筹备立宪中的“地方自治”,正是在近代民主潮流高涨中出现的。但它绝非建立在民主思想的基础之上,而是对民主思想的一个扭曲,是对抗民主潮流的一个骗局。 一九○六年,载泽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说“立宪”有三大好处:一、皇位永固;二、内乱可弭;三、外患渐轻。说“外患渐轻”,自然是自欺欺人之谈。清政府时已成为“洋人的朝廷”,那拉氏之流对帝国主义主子理当尽心效力。而“皇位永固”、“内乱可弭”,这倒是他们行假立宪想要达到的真实目的。 地方自治,是清政府“筹备立宪”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一九○五年载泽等在奏请宣布立宪折中具体地提出当时宜先举办的三件事,其中第一是宣示宗旨,第二便是“布地方自治之事”。奏折中写道: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5周年。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颂扬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颂扬他“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并且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所著的“孙中山的社会政治与哲学观点”一书的第五章。原书在“前言”中说明本书的特点是:系统地研究了孙中山的世界观;论证孙中山对阶级斗争的立场和观点;以具体的材料,揭露国民党右派及反动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歪曲孙中山革命学说的企图。原作者谢宁同志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孙中山思想的专家,1955年冬,曾到广州访问,并到过孙中山故乡——中山县翠亨村参观。这一章的内容,基本上综合了以上的特点,是全书的结论性的一章。译文的个别地方有过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