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具有生活和生产双重功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宅基地管理的制度、政策及现状给翟展村庄土地调查和土地登记带来很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要在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弊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指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管理制度.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宅基地制度也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计划经济的制度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使宅基地从单一的人身保障权兼具了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着从无流动向有流动转变的改革要求,使现行的宅基地使用和管理制度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试图分析现行宅基地使用和管理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改革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的初浅意见.  相似文献   

3.
黄凌翔  罗培升 《城市》2020,(2):47-56
随着城乡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宅基地制度的推进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土地改革三项试点的启动,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明了新的实施方向。其中,乡村振兴背景下盘活闲置农村宅基地、引导闲置宅基地资源有偿退出等是宅基地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与产业发展、金融及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围绕试点地区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要点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行宅基地制度已不适应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诸多弊端逐渐显现,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关键是,在3条底线的基础上明晰和扩大宅基地权能,使宅基地权能归位,并配套建立落实这些权能和化解宅基地资源浪费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土改以来国家为保障农村人口的居住权而设定的特殊的用益物权。这项权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农村居民在集体经济前提下依法享有对组织分配的宅基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如何在严峻的农村社会现实下同时处理好居者有其屋的农村人口居住保障目标以及效率价值目标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新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一些建议,希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能不断完善并真正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6.
钱如锦 《现代妇女》2014,(7):126-127
近几年,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的试点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不少问题。在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提出农村集体土地自由流转的背景下,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从宅基地置换的基本原则、制度要求、配套措施等方面完善宅基地置换制度,以保证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管理一直是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家及各地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措施,宅基地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但目前农村宅基地配置效率低下,管理粗放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如何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国平  徐诤  王丹 《科学发展》2013,(11):39-4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这一制度已与城乡一体化、资源集约利用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宅基地数量、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兼顾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赵伟 《城市》2010,(9):62-66
作为福利保障,宅基地承载了农民的生活起居,对农民安居乐业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宅基地蕴含的社会经济价值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都市周边地区,宅基地房屋已不仅仅满足村民自住,各种租赁、买卖等交易行为已变得十分普遍。考察各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研究土地增值收益,培育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将对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合肥市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农村土地整理是其中一项。当年,合肥以整村推进的形式组织实施了4个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所谓的整村推进,即整村拆迁、以村为单位整理土地和宅基地、以村为单位集中流转、整村搬迁至新划定居住点。  相似文献   

11.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构想,意在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农村资源闲置之间的冲突。但是政策术语不能直接转换为法律语言予以使用。以宅基地制度为分析对象,综合利用了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探求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术语法律构建的合理化转换的路径,构建"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法定租赁权"三权模式,实现农民集体、农民与社会主体的三方共享。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宅基地“两权”分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有的经济的发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宅基地权利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在保障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对我国的宅基地制度做出相应的改革,目前,我国学界在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者一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剩下的两权的权利结构却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杰立 《职业》2010,(31)
欧殊很普通,可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和她聊天,她的"宅基地"里几乎不间断地有人来往.有一位宅人这样说,以前熟悉的路线是从客厅到卧室,但现在则多了一条路线,那就是从家里到"宅基地".  相似文献   

14.
孙雷 《科学发展》2014,(5):60-68
上海深化农村改革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的"三类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着力保障农民的"三项权利":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和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着力盘活农村的"三块土地":农村承包土地、农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着力完善涉农的"三项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三项水平":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宅基地管理一直是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建设用地缺乏规划,致使出现大量闲置废弃的宅基地,形成了"空心村";监管工作跟不上,违法占地建房未能遏制;农村无宅基地或宅基地不够农户建房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了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6.
郑子敬 《中国扶贫》2016,(22):49-52
土地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制度在"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扶贫开发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置于脱贫攻坚的保障体系中,提出了"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论断.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之一,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安徽省金寨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保障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7.
贾艳慧 《城市》2010,(8):56-58
“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促进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三区”建设,是天津市城镇化过程中独创的、行之有效的发展经验。天津“三区”建设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丰富了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内容,值得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事关民生的法律制度,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应该推动、促进发展,当变则变。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改革不合理的宅基地流转制度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城镇涌现出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出现了大量农村土地荒芜、农房破败、村庄空心化现象。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宅基地有10-20%是闲置的,部分农村地区因农户举家外出,  相似文献   

20.
刘贵利 《城市》2016,(12):11-15
笔者对北京房山区、 大兴区和通州区以及天津东丽区、 蓟州区和中北镇的新型城镇化情况进行调研和对比研究.针对新型城镇化试点的要求,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 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农村宅基地制度、 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 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5个方面进行评估,得出北京、 天津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