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的新诗理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是我国新诗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的新诗创作对我国新诗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助威和推动作用;他的新诗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基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朱湘(1904-1933)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走向诗坛的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不断进步,由自然诗人逐渐过渡到面对人生的社会诗人。他勇于探索新诗的形式,曾对我国早期新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认为新诗是一方未垦的膏壤,然而却有丰美收成的希望。尽管他的一生短暂、坎坷,充满凄苦与幽愤,他却始终孜孜不倦地在这块膏壤上深耕细作,创作和翻译了大量诗歌,在我国新诗史上留下了他的业绩。 诗人热爱祖国,生无媚骨而刚直不阿。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站在时代思潮和先进思想前面,写作了许多新体诗歌。他是当时最早写作新诗的人物之一。他的新诗表现了对祖国自然美的热烈歌颂,以及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表达了对被压迫的弱者和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怜爱。李大钊的诗形象性强,虽完全采用白话,但韵律和谐,有节奏感。在我国新诗的初垦阶段,给人以清新之美感  相似文献   

4.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本文论述胡适与新诗艺术的关系,论述他的理论、创作实践对新诗艺术的贡献,他在理论上、创作中的失误和局限以及对新诗艺术的影响。试图在对胡适在新诗艺术中的作用的评价中,探讨新诗艺术的形成发展、艺术特色与局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玉诺的新诗是用热血和清泪写成的,朴实而又清新。诅咒社会,诅咒时代,向往未来,寻觅光明,是他的新诗的基本思想和倾向,也揭示了他的新诗的个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叶公超是活跃于 20世纪三十年代的重要批评家.他根据 T@ S@艾略特的传统观,论证了格律形式对新诗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特性从节奏、和谐、对偶与均衡等方面提出新诗形式建设的基础.他的新诗批评对于澄清当时新诗观念上的混乱,促进新诗的形式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茅盾不但是伟大的小说家,而且又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单就茅盾的文艺批评来说,他所涉及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建树是多方面的。新诗批评就是他文艺批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他的新诗批评,推动了我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我国古典诗歌经过长期的发展,逮及唐代,到达了它的黄金时代。然而,由于到了唐代,诗歌的几种形式均已经完备了,而且格律也日趋整饬,这样,古典诗歌随着艺术上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新诗和旧诗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诗歌理论。他关于诗歌风格的多样性提倡,诗歌民族化、大众化的倡导,诗歌的形象思维以及新诗和旧诗的出路等问题的论述,对我国现当代新诗与旧诗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探求毛泽东诗论框架及其价值,有利于发扬民族传统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也是毛泽东诗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诗史上,人们不会忘记朱自清的名字。他不但是最早在新诗恳地开辟草莱、辛勤耕耘的拓荒者之一,而且还是毕生关注着新诗发展,以大量新诗评论为新诗理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先驱者之一。众所周知,他是《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的编选者,那篇著名的《导言》是对新诗第一个十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诗人臧克家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新诗理论批评家之一.他的新诗形式美学观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的滥觞期,50至70年代中期的发展期,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成熟期,先后提出了"不赞成要一定的形式"、"诗要三严"、"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诗要三顺"等新诗形式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陈梦家是后期新月诗派中的健将和代表人物。他上承格律诗派的余绪,下开现代诗风的先河,以其富有卓识的诗歌理论很好地完成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的重要转折。他的主要贡献是在重视新诗格律的同时,对格律的要求提得更为宽泛;并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中界定诗歌美的本质;他强调诗的内在意蕴,从而对消极浪漫主义的卖弱诗风有所匡正;他还注意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创作经验,不断拓展中国新诗的表现手法,使新诗成为,个深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品种。虽然,他的某些理论未必尽会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但却合于那个时代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12.
《李长之文集》失收的新诗材料经整理得诗8首、译作3首、诗话1篇.由这批文献出发,管窥李长之54年新诗生涯,足见他是新诗发展史上的多面手.20世纪30年代中期,李长之与卞之琳、林庚等人交往密切,并将《益世报·文学副刊》打造成自由诗创作者的重要阵地.他致力于译介德语诗歌,希图以德诗的精神和生命力来疗补中国新诗.在新诗批评领域,李长之见解精当,并自觉反思新诗批评文体,是为现代诗论转型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早在五四时代他就开始写新诗并关注着诗坛的动向。一九二二年,他在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读书时曾写了一组新诗评论,对五四初期写实派自由诗那种浅露直抒的倾向深表不满。他提出“作诗永远是一个创造庄严地动作”,强调“幻想”和“感情”是诗的“两个重要的质素”。他还认为诗是一种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卞之琳的诗在继承我国古诗和借鉴西洋诗的基础上形成了独自的风格 ,他和其他诗人一起推动新诗从早期的浪漫主义 ,经过象征主义 ,到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他对新诗艺术做出的贡献 ,是我国新诗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值得珍惜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康白情是“五·四”新诗坛的一员猛将,“诗体解放”的大胆追求者,当时新诗创作的一座标竿。其《新诗的我见》是一篇关于新诗理论研究和创作谈的专论,对新诗的一系列问题,均有独到的看法。尽管他在新诗坛只是一颗流星,然而他却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应该有他的地位,遗忘和埋没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纯诗”理论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李健吾用“纯诗”观念来评价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作品,展开了卓越的纯诗批评实践。他关于“纯诗”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新诗的内涵、意蕴、形式、语言和魅力等方面加以展开的。这些探讨不仅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发展,就是对于当下的诗歌建设也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废名是新诗史上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他从新诗诗质出发,把“诗情”和“诗意”作为评品新诗的标准的见解,不仅对早期的新诗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且对当下诗歌的健康发展同样有着可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的诗体论是指他关于新诗诗体的观点 ,风格论是指他关于新诗风格的观点。前者认为新诗的诗体是自由体 ,新诗采用自由体便于自由地抒写真情实感 ;后者认为新诗应该具有含蓄蕴藉的风格。它们都对新诗和中国现代诗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前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闻一多关于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的“绘画美”,是新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在新诗美学发展中具有开创的意义和价值,对此,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一一九二六年五月,在《诗的格律》这篇重要的新诗论文中,闻一多第一次使用了新诗“绘画美”这个概念。他把绘画美作为和音乐美、建筑美同等重要的诗歌美学要求提出来,他说: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种认识,这种提法,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是前所未见的。不过,《诗的格律》一文的论述重点是建筑美。对于“绘画美”,只肯定了它在三足鼎立的新诗美学中的独立地位,而沒有能进一步展开。新诗的这个重要美学课题,主要是由他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