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策:与霸主英国保持好关系
美国建国之初,国父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指出.美国不应陷入欧洲大国的权力之争。对此,美国政治精英存在高度共识。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与当时霸主英国的关系.他们曾发生过激烈争论。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认为,当时美国与英国相比仍然弱小.是“一个伟大帝国的胚胎”,但英国是崛起中的美国的天然伙伴。 相似文献
2.
3.
4.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基础经济,既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许昌县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抱市区,交通便利,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近年来,我们按照"工业强县、农业兴县、开放带动、城乡互动、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进程,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郡县治,天下安,县政治理自古以来就是安邦治国的根本之策.现在亦然,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管理科学文摘》2008,(8)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近年来.重庆这个年轻的直辖市,时常流传着一个名字——巴南新屋。巴南新屋即是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原花溪镇)新屋村。几年来,巴南新屋曾被中央和很多市内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过,使不少市内外的人对巴南新屋感到十分好奇.总想接近它,了解它,迫不及待想知道巴南新屋的传奇故事与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3.
14.
"创业型经济"是建立在创新事业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由于创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创新的作用显著,所以,发展创业型经济,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关键。本文首先从创业的含义及创业型经济的出现入手进行理论阐述,其次,分析了中原崛起与创业型经济二者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实现中原崛起应如何发展创业型经济。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突出表现是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国在呼吁改变现有国际经济秩 相似文献
16.
“飞地经济”如何助推中部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力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环境下,安徽等省份先后作出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决策.而融入长三角,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平台就是省内各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起飞理论经济理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特别是经济起飞与经济衰退理论,对于解释一国经济过热或者衰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起飞理论经济理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特别是经济起飞与经济衰退理论,对于解释一国经济过热或者衰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从十四大确定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在努力进行并逐步完善着,在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回首过去并展望未来。本文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指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 正确估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这对于下一步怎样开展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原有的僵化的体制模式开始出现变化。主要有四点:一是企业和基层经济单位自主权扩大,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为搞活经济,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了所有制结构,把原来那种单一的公有制改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比如,以工业总产值来说,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