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海发达地区行政区之间的横向联合不断向纵深推进 ,如何因势利导 ,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向区域经济互动系统的转变 ,实现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 ,这是一个必须正确面对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江浙沪等沿海发达省市在与周边地区的邻域联动、本地与西部地区及区内的跨域联动 ,最终形成若干不同层次、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区域互动系统 ,借此提升经济运行结构、质量和效率 ,促进本地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着重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 ,根据国外已成功的范例 ,并推及我国其它区域的联动与互动 ,旨在为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国经济来说 ,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异。双圈联动模型提出了一种消除区域发展差异 ,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通过产业转移与引进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本身与域外经济圈、国外经济圈建立起联动机制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化与国内经济全面发展 ,接着给出了双圈联动理论促进区域发展的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亚欧大陆桥需要不断获得新的扩充。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群落的资源优势,对新大陆桥进行北线扩充,以新大陆桥作为贯通北线沿桥区域的经济主题。通过普惠的经济政策、有力的措施手段推进区域间的联盟与联动,进而增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合力并获得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本质上是聚集于一定空间的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入手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它进行全新解释。首先,本文阐述了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的本地化经济关系和区域的区际经济关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织形成的区域经济关系网络。认为,区域经济关系网络使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有机地结合,形成区域生产系统。其次,对区域生产系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从要素的竞争与合作、系统与区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区域生产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解释。第三,指出区域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它的特征和变化代表和反映着区域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变化。因而通过分析区域生产系统能够揭示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结论部分,作者还进一步提出增强区域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符宇忠  邹燕 《理论界》2009,(4):54-56
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必须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必须形成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必须营造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社会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规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系统在特定运行机制下表现出若干运动规律.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规律或规律性的现象包括经济发展要素的空间配置规律;经济发展要素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和联系规律;空间结构的优化和演进规律;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核心。综合全省情况,佳木斯市虽然处于沿边开放带,但是其口岸作用弱,佳木斯市主导产业不明确,缺乏区域经济长期、整体的发展战略,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佳木斯市经济的长期发展。本文正是通过区域经济理论与佳木斯市产业发展实践的结合,提出了构建绿色农业、旅游业和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框架,探寻佳木斯市经济发展的长久之道。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武汉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先发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武汉在湖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地位,形成省内产业联动发展,激起相关产业的后发优势,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的策略是:突破行政区划阻隔,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要素的流动;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强联动配套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亟待树品牌,扩大产业联动效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促进湖北开放经济的发展;改善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危机应对的区域应急联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影响,我国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大都呈现出了明显的跨区域特征:事件本身跨越了多个行政区域,需要区域内政府共同应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区域化发展的态势,这使得建立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有必要也有可行性.我国应依托现有区域合作资源、构建"沟通、协调、支援"的多层次、网络状区域应急联动模式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相互救援"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克服区域经济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区域经济法是由区域经济基本法和区域经济管理机构组织法、经济区划法、区域经济规划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区域经济合作法、反区域经济垄断和反区域不正当竞争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法、特别经济区法等区域经济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流中心具有整合物流资源的机能和职能以及有效平台,起着物流资源产生综合增值效益的"功放器"作用。提升区域现代物流水平,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呼唤着一大批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和快速、便捷、高效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的出现。研究和建设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意义重大。同时以厦门港口物流中心的个案研究为例,着重阐述如何依托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3.
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表明 ,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是依赖于区域环境的建设 ,特别是区域内不断创新的软环境已成为区域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含义及框架内容构成 ,并结合现实 ,指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过程中需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作者对地区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次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化的道路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个别主要中心城市的发展;二是强调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中的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一般学者都还关注不够。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一种严重疏忽。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次中心城市的建设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6.
程静 《学术探索》2012,(2):167-170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大潮之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正在变得愈来愈密切。两者之间不仅相互促进,而且相互影响。为了能够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一定要树立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而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也需要为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切实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并依据各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此,结合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三条基本经验,以求实现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唐福泉 《齐鲁学刊》2007,(4):158-16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自由化方式和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但是重叠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却有很多弊端,会导致整体福利的降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实践和政策上都存在着不足。为了避免无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应尽快制订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并对不同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具体政策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9.
谢浩 《理论界》2014,(10):31-35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及由生产要素的不同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会游离于经济组织以获得最优的回报率,地区间生产要素回报率的差异,无疑成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动因。一般说来,要素流动使得流入地获得较高的产出水平,因此,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