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的政党,她要完成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就首先必须是个革命的组织。通过革命的手段,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在建国后30年的曲折进程中,革命式的手段被用来进行建设的主要工具,因此革命组织的建设性转换一直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改换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气质使之变为一个建设型的组织,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以及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现代转型,以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党内民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现代化,目标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观念或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蒋经国在赣南新政的过程中,鉴于当时政府威权坠地的现实,通过打击社会黑恶势力、遏制中共影响与发展整顿地方武装、建设干部队伍等措施,以及厉行改造乡村的政策,来重构政府威权.但是,因为具体时空的制约,使得已建立起来的政府威权不仅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与救亡特征,而且还打上了深深的党派烙印.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中国现代化自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启动, 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发展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属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历 程和内在特征决定了对政治体系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解读了马克思晚年“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认为这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实践价值的部分 ,它应该成为我们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其现代化思想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其“特别性”。它生发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具体使用于1979年至1984年这一时间段的现代化相关政治话语中,是立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动荡挫折后我国坚定追求现代化的具体战略,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实际。“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现代化谨慎探索的发展态度、实事求是与立足自身的原则遵循、调整起步的战略规划与理论发展。而历经四十多年的现代化实践与理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现代化开启了新局面,体现为自信自立的科学态度、自我发展与世界视野的价值融合、伟大成就的现实取得与理论体系的成功构建。可以说,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升级转换,在发展态度、发展视野、现实与理论成就方面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性跃升。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字的删除、这一话语的变动与转化彰显了我国现代化思想在理论层面的成熟与自信,表明了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已处于我国现代化的成熟点与人类现代化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现代化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富有开创能力的人,必须新化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引进现代化的传媒手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近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主题。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的范畴和对象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目前 ,现代化理论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自 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启动 ,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阐明中国现代化的肇始与历史进程 ,对于认识中国现代化战略、模式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才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26-38
孙中山1879年至1892年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的基督教会学校接受完整的西式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既是晚清中国较早全面认识西方现代文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重要先行者,亦是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卓越建构者。青年时期的孙中山深刻认识到,中国若要摆脱积弱积贫、民不聊生的困境,就必须步入现代化道路。1894年11月檀香山兴中会成立之前,是孙中山中国现代化思想形成之早期。宏阔而敏锐的世界眼光,触发孙中山中国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广博而丰富的西学知识,则成为孙中山中国现代化思想的源泉。孙中山早期中国现代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实现农业、教育、工业、经济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方面,旨在通过“改良”与“革新”而达到“富国强兵”和“救国济民”。孙中山尽量汲取被视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开端的洋务运动失败之教训,紧密结合晚清中国之具体国情,致力于探寻谋求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12.
王艳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9-11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范畴,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中国式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已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具有更全面标准的现代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发展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对法律不确定性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何克服法律的不确定性、如何使我国的法制实现确定性是我国法制发展中的大问题.法律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克服法律的不确定性是实现我国法制的确定性、走向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财产保险利益原则是我国保险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经济发展需求正在多样化,我国保险法起步较晚,现行保险法虽然在一些条款上有改进,但是仍然有必要在明确财产保险利益的构成要素与效力的前提下,准确界定“保险利益”及其转移问题,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6.
简论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思潮形成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波涛翻滚的思想领域中,一股以“救亡图存”为主线的“西北开发”思想亦显隐起伏,终至“九.一八”事变后,在空前的民族危机关头,訇然发展成为煌煌之“西北开发思潮”。文章着力从时代性、变革性、社会性、聚合性、层次性与阶段性几个方面,阐述了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思潮形成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苏轼思想发展经历了积极用世、理想受挫、醒悟深思、冷静归隐、愤激超然五个阶段,一生信奉儒家"尊主泽民"思想.不论在政治生涯中得意与否,他也不改初衷,表现出一个正直的封建地主阶级文人身上的那种忠君、为国、爱民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对封建统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有利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的科挚}生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