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部杨庆毓副教授撰写的《大理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变迁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本书研究了大理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变迁,旨在揭示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在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壮族传统体育既体现了壮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更与壮民族物质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壮族传统体育与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打铜鼓、打扁担、踩风丰、蚂拐舞、抛绣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例,探讨了壮族传统体育与稻作文化的关系,分析了壮族传统体育在稻作文化中发挥的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尤其对于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来说,和谐社会建设对保障边防安全、国家稳定至关重要。大理是云南省西部白族集聚地区。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白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和民俗文化旅游,堪称典范。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对白族地区脱贫致富、社会稳定、民族和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对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导向,充分挖掘具有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并与旅游业挂钩,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旅游产品,让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在互动中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白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得益于白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和白族文化教育传承机制的有效性。白族文化利用自身的地缘特性,催生白族的文化自觉,打造自身文化传承的民族文化心理动力基础;以亲缘为手段,发挥教育的亲和优势,提升文化传承的实效性;通过世俗生活家园的文化场域构建,教育和感染人;凭借白族文化自身的价值,打造了其文化传承价值的根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圆坟”是客家人为祖先所造坟墓落成后举行的有一定程序的祭仪,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十分流行。该文以粤东梅州地区田野调查的材料为主要依据,联系客家民系的生存状态与汉族先祖的文化观念,分析探讨祭仪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及其与稻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壮侗语民族分布地带基本上与原创稻作文化带吻合,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日照、雨量、野生稻分布等几个要素符合栽培稻繁育条件,湖南道县稻作文化遗址至今超过一万年,是古代壮侗语民族先民的稻作文化遗迹.应当设立原创稻作文化展示中心,广西隆安县以其地理条件、考古发现、文化传统,最为适合创设“原创稻作文化展示中心”.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它以善于种植水稻著称于世.在布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浓郁的稻作文化特色.布依族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时代,我国南方古越人及其先民的稻作文化是布依族稻作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本主庙:白族文化的博物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文化是白族最独特和最典型的文化 ,本主庙又是其核心和重要标志 ,它作为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场 ,承载着白族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在白族本主庙里 ,白族固有的文化事项 ,均能凝聚和展示 ,本主庙是白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库和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现了复兴、衰退、变迁三种基本状况。旅游推动下的文化再生产促使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但在外在物质文化充分彰显背后,确实存在深层文化内涵弱化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复兴与衰退必将为文化的变迁创造途径,良性文化的变迁将会促进文化繁荣,阻断文化衰退。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是白族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大规模汉族移民的进入及汉文化的全方位输入,白族作为区域范围内主体民族的地位开始丧失,白族文化在当地的主导地位也被汉、白文化的交映和协奏所代替。该时期白族文化的转型在民族成分、文化、政治、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均有表现。明清转型后的白族文化奠定了此后白族文化发展的基调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满族的民间祭祀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历史的演变 ,满族的社会群体逐渐稳定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满族群体在相异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 ,其民间祭祀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表现出满族民间祭祀的稳定性和变更性相统一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试论礼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西周的礼乐文明是这一文化模式的上古形态,汉代礼文化的重建完成了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开端的文化转型。此后,礼文化通过对一些新的、外来的文化要素的不断整合、吸收,保持了自身内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统一。礼将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制度规范和精神心态融为一体,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的变迁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生产习俗近 2 0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牧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将呈时代化发展趋势 ,现时社会的经济、技术不断替代传统生产习俗 ,同时符合时代发展的习俗将被保留。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亚裔女性文学中,食物成为族裔书写或身份叙事的重要手段。通过印裔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中的印度小吃、牛排等食物符号,解析后殖民女性文学中的身份叙事,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印裔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认为:第一代移民恪守印度饮食习惯及禁忌而保留了其“印度性”,而第二代移民的饮食习惯则更为多元,尤其是主人公果戈里排斥自身“印度性”而完全拥抱“美国性”导致其身份认同危机,最终通过印度饮食习惯及禁忌愈发了解母国文化,并建构其“混杂性”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5.
从两条《花东》卜辞看殷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礼制角度研究甲骨卜辞,是进一步发展甲骨学的重要方向。新发表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武丁时朝臣贵族的卜辞。其中有关该贵族劳王的礼仪,与约有康丁时的《殷契萃编》的一片卜辞,以及商末青铜器始尊的铭文,彼此基本相同。这个例子证明当时已存在比较成熟固定的礼制,即孔子说的"殷礼",中国的传统礼制并非到周代才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使得奉化的居民形成了“俗信鬼神,好淫祀”的文化特点,给这个地区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应运而生的各种礼俗仪式围绕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而吹打乐则贯穿于各种仪式之中,吹打乐的乐曲则以戏曲音乐得以呈现。通过对当地祭祖、丧葬仪式中所使用的吹打乐进行形态的分析,结合信仰文化和认同观念,阐释当地的礼俗仪式中大量使用与戏曲音乐相关的吹打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的社稷祭祀礼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祭祀礼是礼仪中最重要的制度。社稷礼仪制度的本质是古代农业民族的信仰理想的折射和统治者强化国土观念 ,是崇本重农观念的仪式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庙宇分布、宗教仪式、精神信仰、民间文艺和商业贸易五方面对甘肃环县兴隆山庙会的状况做了介绍。庙会内容丰富,形式古敦,是了解和研究环县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一)纵观曲艺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传播媒介以及演出--欣赏场所的每一次更迭和丰富,都使其在题材、内容、风格等诸多方面有所扬弃、有所演进,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二)进入网络时代,传播媒介由单向变为双方;传播范围和时效大幅度扩张;文化的多元化并存;诸种传媒大融合等新格局,将使受众对曲艺的欣赏进入全方位的广阔空间.而如此一来,必将推动曲艺从创作、表演、评论、赏析到教学等各领域空前地发展与飞跃.(三)未来的曲坛绝不会变成网络曲艺的一统天下,而将是从传统形式到现代形式多元共存的格局.其中,网络曲艺将以其独具的优长异军突起,大展风骚.  相似文献   

20.
近代关羽和岳飞祀典在官方塑造国家“忠义”典范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时期,清廷为激励将士在内外战争中为国尽忠,将关羽祀典的规格从“群祀”升为“中祀”.由于参加关羽祭礼的官员敷衍与懈怠,这一祀典的“神道设教”功能并未得以有效实现.民国初年,关羽和岳飞被塑造成军人“忠义”于国家的楷模,并同时进入国家祀典.不过,关岳祀典无助于解决北洋时期不同政治集团以武力操控中央政权的格局,反而激起了有识之士对“武治主义”的批判.南京国民政府废止了关岳祀典,但其又被日伪政权扭曲性地改造成粉饰自身正当性的文化工具.近代关羽和岳飞祀典的变迁,表明传统“忠义”符号在近代中国政治语境中具有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