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曾经有个格言:“一滴蜜汁比一加仑的胆汁更能吸引苍蝇。”如果你想说服一个学生,首先要让他认为你是他的挚友,然后在逐渐达到说服他的目的。一百多年前,林肯就说过这个道理:“当一个人心中充满怨恨时,你不可能说服他依照你的想法行事,那些喜欢骂人的父母、爱挑剔的老板、苛刻的  相似文献   

2.
蒋文昭 《领导科学》2003,(11):30-32
领导在演说时,只有自始至终都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听得进”、“听得懂”、“乐意听”,使听众与领导者达到思维同步、情感共鸣,这种演说才是高质量的演说。反之,演说抓不住听众,听众不想听、不爱听,这种演说无疑是低效或无效的演说。领导要想提高演说的成效,就要在“抓住听众”上下功夫。内容出新,抓思维。领导演说要抓住听众,就要激活听众的思维,使听众的思维活跃起来,自觉跟着领导的演说思路走。要做到这一点,内容出新是关键。内容出新就是要提出新话题、发表新见解、使用新材料,有超越一般、不同凡响的观点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牵…  相似文献   

3.
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讲者,才能获得成功。林肯曾说:“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因此,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做演讲准备,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要弄明白你的听众是谁。明白与听众之间的关系是获得演讲预期效果的关键。面对未知的、陌生的人与事,人们难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如果你对听众一无所知,那么在你的脑海中,作为听众的“他”可能就是个充满敌意地评头论足、对你的表现会产生种种不满的家伙,而不是你所信任的伙伴。因为你不知道听众为什么来听你演讲,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水平和…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个格言:"一滴蜜汁比一加仑的胆汁更能吸引苍蝇."如果你想说服一个学生,首先要让他认为你是他的挚友,然后在逐渐达到说服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孙玉茹 《领导科学》2003,(12):34-35
领导讲话在形式上虽然更多地体现为一人讲、大家听,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一门向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进而激发人们心灵共振的艺术。因此,讲话有“磁性”,使听众能听得进去,那只是取得了初步效应,而真正高水平的讲话,不仅能让听众用耳朵听,还能让听众的心和你的心一起跳动。那么,领导讲话怎样才能激起听众心灵的共振呢?语言与听众的口味一致大凡聪明的领导,在讲话时总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否则,即使职位再高,讲的话再重要,如果讲话时不看对象,只是自顾自地叽里呱啦,那么听众对你也只能是敬而远之。因此,领导讲话前,必须了解是对什么人说…  相似文献   

6.
外论辑要     
领导人要是能做到善于阐明意义,他就是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建筑师。人们需要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正在干的事是很要紧的。领导必须经常提醒工作人员他们所做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想到有一张“大图”,而他们的工作正是要嵌入这张全面的大图  相似文献   

7.
基层领导大都希望自己的主张、建议能很快得到下属的响应和支持。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与个人愿望相反的现象:明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事后也证明大部分下属都自觉地接受了自己的观点,但在当时却得不到下属的有力支持。这种情况下,就说明发生了“睡眠者效应”,这种现象在不少基层领导身上都发生过,也使不少人感到困惑。什么是“睡眠者效应”呢?最早提出“睡眠者效应”的是心理学家霍夫兰和韦斯。他们曾为探讨“可信性”问题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中请几位外部形象不同的人来说服公众接受某一事实。实验证明虽然说的是同一问题,但不同说服…  相似文献   

8.
纸上俱乐部     
两副面孔林肯自知容貌不扬.然而他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有时还自我嘲弄。一次,林肯听到有人攻击他,说他是“两面派”。他回答说:“你说这话我倒要让听众来评评理。如果我还有另一副面孔的话,你想,我还拿出这副面孔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推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说服,推销员要在不断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 上,说服那些消费需求千差万别的顾客购买同一件商品,有极大的挑战性和困难。营销专家们说:推销员遇到的困难和失败可以说是所有职业中最多的。冷遇、白眼和闭门羹,是所有推销员天天要吃的“家常便饭”。顾客对推销员说“不”时时贯穿推销的整个过程:不让你进门—不让你说话—不相信你的产品—不掏钱购买……,可以说,如何不让顾客说“不”,就等于取得了推销的成功。一、抛砖引玉——不让顾客在门前说“不” 推销员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吃闭门羹,顾客如果不让推销员有任…  相似文献   

10.
水清 《秘书之友》2008,(11):39-40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时,分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就是不能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1.
本期若干篇文章都强调了一个微妙但却重要的主题:明晰的必要性。与员工、合作伙伴,并进而与所有利益相关方沟通时,都要做到明晰。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对于结构复杂,并在变幻莫测的竞争环境中开展经营的企业来说,做到明晰绝非易事。首先要思考你在管理自身部门中所实现的明晰度。你下达给直接下属的指令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明确无误?他们是否能清晰地阐述你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必须实现的结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讲话要达到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影响听众的目的,就必须注意表达的艺术性.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数字、格言、事例等,可以丰富讲话内容,增强说服力量,增加文采,更好地展示个人的文化魅力,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讲话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本文试就如何通过引用增强讲话的表达效果作一点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为官者来说,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微博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远远不只是一种技能和社交平台,更体现为一种媒介素养和民主素养。一个官员,在日常的会议讲话和指示中,可能会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即使他讲得再长再臭再不讲理,台下听众也会鼓掌叫好。可在微博上就不一样了,这样又长又臭又大又空的话语,对官员是一场灾难。在微博这个草根平台上,除了用你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去说服别人,用你的逻辑和理性让别人接受观点之外,你的微博别无优势。这样的民主语境和平等压力,逼着使用微博的官员必须训练自己的表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生命、工作和资产数亿的公司的责任?如果人们袖手旁观的话,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国家命运的责任?领导者怎样才可以领导成千上万的男人和女人完成一件壮举?他们可能眼睛眨都没眨就做了这些事情。他们从哪里来的如此巨大的自信? 自信来自于你知道你会成功 一本老的空军领导训练手册上写着:“没有人会有自信心,除非他先在脑子里说服自己,他能够胜任分派下来的工作。” 这确是事实。如果你知道你能成功地做某件事,那么你才有自  相似文献   

15.
鼓动性演讲,指的是让听众产生欲行、欲动效果的演讲。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它都像号角一样,有着极强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今天,领导干部在动员群众完成某项任务或参加某项活动时,也常常要进行鼓动性演讲。那么,如何使这种演讲收到让听众“闻风而动”的效果呢?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演讲内容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还有一些技巧性问题,“煽情”便是其中之一。古人云,情动于衷方能有所行。也就是说,“感动”、“激动”是“行动”的前提。因此,要增强鼓动效果,首先要让听众“动心”、“动情”。下面就介绍几种“煽情”的方法。解疑…  相似文献   

16.
具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往往能使人对其忠诚,但并不是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个人魅力”型的领导人,在非洲和一些拉美国家,个人魅力甚至会起到负作用。在没有个人魅力的时候,只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有的领导讲话能抓住听众的心,大家会聚精会神地听,而有的领导讲话听众却不愿意听,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情绪呢?这中间就有个说服艺术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摸索和感受,我认为增强说服效果大体上应把……  相似文献   

18.
演讲词写作要想成功,就必须牢牢抓住听众的心,也就是说,要通过制造“卖点”、制造“悬念”等手段,反复刺激听众的听觉,让听众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聆听并融入整个演讲氛围之中.那么,演讲词到底如何才能抓住听众的心呢?我想,演讲词的写作要尽可能“出格”,出乎听众所有的思维之“格”,即主题出“奇”、开场出“彩”、情节出“折”、语言出“新”.  相似文献   

19.
灵丹锦囊     
《经理人》1999,(1)
沟通说服三步曲当部属的构想遭到拒绝时,他们多半会心生反抗,即使事实证明他的构想行不通也是一样。主管遇到这种状况时,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权势打压,而应用逻辑来说服他们。说服的第一要素就是让对方听进去你的话,依以下的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彼此的关系及态度将会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是个办公室菜鸟,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这里有一套 "60天打造个人品牌"的行动策略,让你赢在起跑点上。 前14天:认识4个新同事。最好从身边的小组伙伴开始认识,然后扩大到项目领导人,和重要的 决策者,并且每周花两天和这些人共进午餐。要认识关键人物,因为他们了解这个职场中的成功要 点。而且,通过这些人,你可以发现如何与上司互动,如何获得支持人力、以及各式各样的禁忌话 题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