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根本上说,表示一国经济状况最基础的指标是:1.经济增长率;2.通货膨胀率;3.失业率;4.国际收支等。在先进工业国家中,从主要先进国家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长期趋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外汇储备几方面看,日本的情况最好(外汇储备仅次于西德和美国,名列第三)。因此可以说,日本是主要先进国中的佼佼者。牧野昇先生在《强大的日本之剖析》中说,日美经济差距并不象公布的数字那么大。据纽约证券交易所调查部统计,按照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 ,战后日本的失业率一直是最低的 ,这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据美国的情况显示 ,失业率每减少 1 % ,产出约可增加 2 % ,1从 1 997年的情况来看 ,GDP的 2 %就是 1 60 0亿美元 ,这就是说 ,全美国每人平均约增收 60 0美元。2 由于就业的增加会导致生产潜力的发挥 ,从而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自 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 ,失业率出现连续上升趋势 ,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年度 1 991 1 992 1 993 1 994 1 9951 9961 9971 9981 999.1 -1 999.3失业率 (% ) 2 .1 2 .2 2 .62 .93.2 3.3 3.54.3 4 .6  资料来源 :…  相似文献   

3.
刘红 《日本研究》2002,4(4):25-30
战后以来 ,在主要发达国家中 ,日本一向以雇佣稳定、失业率低而著称 ,但是自泡沫经济崩溃后 ,随着日本经济日益陷入长期萧条的泥潭 ,日本的失业率也呈现出一路攀升的态势。在高失业率不断持续中 ,日本雇佣问题日益深刻化 ,日本正迎来所谓“大失业时代”、“高失业率时代”。一、日本失业的现状   (一 )从国际比较看 ,据 OECD对日、美、英、法、德五国的标准化失业率变化的统计 (表1 ) ,截至 1 997年止 ,日本的失业率在五国中一直是最低的 ,但是由于 97年日本提高消费税率 ,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金融动荡等原因 ,经济景气出现了战后最大…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业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世界各国的称道与瞩目。日本1956一1973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完全失业率平均仅为1.14%,其中失业率最低的年份仅为0.8%。①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可比性,尤其当时日本曾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由不发达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当前对我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失业结构特征与就业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日本的失业率迅速上升,失业人口急剧增加。1999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4.7%,失业人口超过310万,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数÷有效求职数)降至0.47。11999年6月,失业率升至战后最高点4.9%以后,下半年曾稍有下降,但2000年2—3月又连续两个月重新回升到4.9%,失业人口高达349万,创战后最高记录。2严重的失业问题已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一向以保持低失业率著称的日本缘何出现如此严重的失业问题,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显然,仅以经济萧条这一笼统的原因去解释是不充分的。笔者认为,只有在通晓过去的基础上才能…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扩张的促动因素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资本的对外投资上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但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步 ,日本企业向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异常迅猛 ,到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头号投资大国——美国 ,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国 ,日元也在日益扩张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东亚地区已经取代美国 ,成为该地区的投资大国。日美之间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力量的倒转 ,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 80年代受“双赤字”的困扰 ,经济长期萧条所导致的对外扩张的收缩 ;另一方面是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随着经…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及其重新活跃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一、投资调整的现状及其原因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曾出现过迅速发展的局面,并一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陷入“泡沫经济崩溃萧条”,其...  相似文献   

8.
尽管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甚至衰退,但从国民生产总值看,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①在科技方面,日本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无论是在经费方面还是在研究者人数方面,在世界上都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多于德、法、英三国的总和。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之比(3%)占世界第一位。②日本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制造技术,尤其是在生产资料方面,能制造世界一流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生产资料出口占日本总出口的约70%。③日本实际上已从“世界工厂”变成了向世界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中间产品的强大基…  相似文献   

9.
刘瑞 《日本学刊》2007,(1):42-54
20世纪90年代末,为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萧条,日本银行实施了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和数量宽松政策。2006年,伴随日本经济复苏,数量宽松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先后宣布解除。本文以IS-LM模型为理论工具,分析货币政策在日本经济走出长期萧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利率功能复活后货币政策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银行不良资产与通货紧缩型经济萧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世纪最后1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高涨之后向下曲折的过程,即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泡沫经济所带来的高涨局面后,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而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首先是萧条的长期化和萧条原因的复杂化。日本的经济萧条持续了近10年,成为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萧条。日本各界普遍承认,萧条的超长期化表明它已不是单纯的周期性萧条,而是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合性萧条”。其次,经济萧条或下滑的直接成因都是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萎缩,进而…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过程中,广州怎样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而这种作用又能使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以为,重要的是采取正确的战略。 研究和借鉴日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功经验 日本在战后用了约20年时间,就成功地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经济大国。这里面有国际机遇,如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日本的军事订货,给了日本经济以刺激。然而,这些都是外因,而且是短暂的。起经常性、根本性作用的是日本的内因,这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一般人都知道,日本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很活跃。进入1992年,日本已成为位于美国和英国之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世界第三大国。然而,这是日本实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之后的事。在此之前,日本却是引进世界跨国公司的主要国家之一,是借助世界跨国公司的推动力发展经济的国家。 日本在引进世界跨国公司的问题上有一个认识过程。本世纪50年代,日本为振兴经济,大量举借外债,但却严格控制外国直接投资。1950年至1959年,在日本所利用的外资中,举借外债占85%,而外  相似文献   

12.
据俄罗斯《外国商情公报》2000年第81期报道,联合国专家在评价目前世界经济状况时说,世界经济正在逐步消除1997-199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望达到3.5%,即超过1998年的1.9%和1999年的2.7%的指标。发展中国家也将超过1998-1999年的发展指标,达到3.75%。据统计,1998年转型经济国家(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经济增长率降到0.6%,1999年回升到2.1%。预测今年世界贸易将扩大8个百分点(1998年为3.3%,1999年为4.8%)。2000年世界失业率将降低,其中欧洲失业率大约降至占经济自立人口的10%以下面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一丁…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历史学家所仅见的”“经济奇迹”;是“自由世界经济基础健全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连美国前商务部长彼得森也表示要“向惊人发展的日本经济学习”。美国这个头号超级大国深刻感受到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压力,社会学家沃格尔撰写了《日本名列第一》一书,谈到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教训”。关于日本的研究,在美国出现了赖肖尔、詹森等一些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家。他们所写的  相似文献   

14.
刘红 《日本研究》2001,(4):27-33
日本对雇佣流动化问题的关注 ,始于 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随着经济萧条的持续 ,日本劳动市场上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一环 ,日本政府提出“雇佣流动化”的主张 ,以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但是目前关于雇佣流动化的定义 ,尚无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解雇员工 ,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正式员工的比率或长期工龄者的比率大幅度降低 ,还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劳动力转移的活跃化 ,不仅包括转职的活跃化 ,也包括失业者的不断增加。实际上 ,在日本最早明确提出“雇用流动…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的复苏正在放慢速度,储备仍然在进一步降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和日本7个主要工业国家经过物价调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从1984年的5%下降为1985年的2.8%,而且还可能继续下降.自从198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几乎仅靠美国费劲地推动.经济的蓬勃增长和庞大的联邦预算赤字促使利率上涨、美元坚挺,为美国的贸易伙伴造成繁荣出口的机会.事实上,在"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其他6个国家中,经济增长的25-50%是由  相似文献   

16.
一、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正面效应 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得到恢复和发展,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赶超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面临日元升值和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日本官民协调团结一致,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成功地化解了这些不利因素,使日本产业由"重复长大"型转变为"轻薄短小"型,日本在西方各国中最先摆脱世界性经济萧条,被誉为西方世界的"优等生".这就为其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金融大国、债权大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时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两极世界和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局势已不复存在。美国作为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在经济上却没有摆脱萧条、停滞的困境。旧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一、日益严重的制造业衰退日本最近的就业形势恶化,完全失业率超过了3%,创历史最高水平.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也是第一次石油冲击(1973年)以来最严重的,造船业和制铅业长期受结构性萧条的困扰,基础工业中的钢铁业及机械制造业也陆续加入了不景气的行列.日本的出口产业正在加紧实现海外生产计划,国内设备投资疲软,而对外投资却不断扩大,并力图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通产省对主要企业所作的调查表明,以电机业和汽车业为中心,日本企业1987年度的海外投资预计比上年度增加30%左右.为适应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的新形势,扩大对外投资和产品进口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制造业吸收  相似文献   

19.
对于今后的世界经济,我是乐观的,但也应当指出几个问题。美、英、法诸国正在努力克服通货膨胀,然而这种努力反而造成了严重的失业率和很高的利率。日本推进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而市场开放过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恶劣影响。发展中国家只重视工业化,却忽视了农业发展政策。南北合作的基础也尚未具备。从各国增长过程看,一般呈“s”形增长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社会,这一阶段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作物收成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创造充分的条件进行跳跃。第三个阶段是经过了增长速度最快的跳跃阶段,达到成熟阶段,这时的增长速度又会逐渐缓慢下来。现阶段有许多国家已经步入跳跃阶段,正处于“s”形增长曲线的高增长阶段。关于第四次产业革命问题。我们把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在棉织业、炼铁及蒸汽机方面开始应用技术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1840年出现铁路和炼钢技术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8):28-30
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发达国家或将接棒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联合国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在2016—2017年将继续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两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率将突破3%的关口,由于先进技术和高端管理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依靠于发达国家技术及管理输出。本文基于发达国家的视角,探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新的增长方式,以及当前经济复苏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