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故事,既是一种强调对事件过程进行生动、连贯描述的文学体裁,又指文本如小说、戏剧和电影中一系列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的事件。就后一种含义讲,故事可以看作情节或故事情节的同义语(故事=情节)。可是,在俄国形式批评理论中,“故事”([fable])和“情节”([plot])却获得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故事≠情节)。这两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紧张的艺术、冲突的艺术。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以"搜孤"和"救孤"的行动为主线,贯穿起众多的矛盾冲突,表现了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由于作者的巧妙布局,剧中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尖锐、剧烈、悬念迭出,使得这部戏的情节紧张曲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其对戏剧冲突的安排,确实反映出剧作家高超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非戏剧诗人,但他的十四行诗集《小爱神》却具有明显的戏剧性特征。本文结合戏剧的基本要素,从戏剧情节结构、戏剧语言、戏剧人物刻画及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了《小爱神》中的戏剧性,指出诗人正是运用这些戏剧手法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效果,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赋予了诗歌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人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从戏剧冲突的角度来研究戏剧作品无疑非常重要。通过对戏剧作品的矛盾冲突以及与之相关的戏剧情节、人物性格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直达作品的底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元代戏剧中最经常出现的、最主要的是戏剧冲突,即伦理冲突。所谓伦理冲突,是指含有伦理性质的戏剧冲突。纵观元代戏剧,包含伦理冲突的作品很多,但概括起来说,其中  相似文献   

5.
古典戏曲在人物设置时,虽然不能离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这种人物关系并不是欧洲传统戏剧所追求的对抗性的矛盾冲突关系,它非但不推崇激烈的冲突,反而是作者对冲突的有意淡化。在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关系时,也总是趋向于使这种冲突显得比较温文尔雅,比较诗意,比较有分寸,表现出中国古典戏曲在人物关系设置时对诗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对《福乐智慧》的研究范围大多都集中在了对黑汉王朝的政治、法律、宗教、天文、文学等方面 ,而对其在戏剧历史方面所占的地位考虑的甚少 ,《福乐智慧》的结构特点、叙述形式、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对话独白等 ,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戏剧特征 ,它是一部生动的诗剧。  相似文献   

7.
哈代的作品除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感人的悲剧性之外,更以故事情节的戏剧性见长。一般说来.戏剧性必须通过矛盾冲突来实现。在《卡斯特桥市长》一书中.这些无处不在的矛盾冲突都是以巧妙的对比反衬手法设计、烘托、合理解决的。本文拟从宏现视角入手,探讨文中所揭示的某一历史瞬间和整个历史过程之间的冲突及其对主人公几经波折的悲剧命运的冲击;继之以微观视角相辅.从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方面浅析对比反衬手法在本书中淋漓尽致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戏剧情境论     
戏剧情境是促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又是戏剧情节的基础。在戏剧创作中,只有把握住了情境,才能为人物多层次的性格、人物的动作、人物间的冲突创造前提条件,才能使演员更准确地理解人物,使观众更投入地体验人物,实现剧中人与现实中人的融合,情感与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尤利西斯》中的互文性是乔伊斯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文本广泛引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圣经》、莎士比亚戏剧以及乔伊斯的其他作品的情节和语言,借助古代欧洲经典文本中的语言、情节和人物,从不同角度展现现代西方社会精神荒原同古代欧洲文明间的冲突。文本中的互文性突出了小说的反讽意义,从而深刻揭示了反英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林冲是《水浒》中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人物主一。几百年来,他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人物形象,其所以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当然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所反映的主题有重大关系,但也与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分不开。《水浒》吸取了我国古典小说故事性强的传统,并把叙述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密切结合起来,使故事情节成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而读了《水浒》我们不光是想起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豹子头”林冲就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其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性格,正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丰满起来的。本文就是针对作者如何通过情节来刻画林冲的性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抒情诗戏剧性的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剧同质”的诗学基础在于这两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冲突”。作为模仿的艺术,戏剧依靠人物的行动间的冲突来表现它的戏剧性。作为表现的艺术,抒情诗则利用各成份间相互抵牾而形成的矛盾语景来展示自身戏剧性的特征。“戏剧性冲突”不仅是戏剧结构的原则,同时也是抒情诗结构的原则。依靠这一原则,诗歌营造并且克服了自身结构中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形式间的诸多矛盾,最终达到主题的统一,形成完美的戏剧性整体。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现存世的十八个杂剧作品之中有许多包含喜剧性。关汉卿通过塑造喜剧性人物,喜剧冲突来推动戏剧 情节发展。而喜剧性的存在以矛盾冲突为基础,他巧妙地运用喜剧性情节塑造手法制造矛盾冲突,从而间接的反映和揭示社 会矛盾。因此其杂剧中的喜剧性在其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舍和赵树理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喜欢,与其对“戏剧性”元素的创造性借用大有关系.他们在小说情节经营上的戏剧性追求,一方面表现为适时设置假定性情境,激化新的矛盾冲突,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多变;同时又注重渲染故事的传奇性,通过设计奇巧的情节或安插突转,以增强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感官冲击.在叙述话语上企慕“出口就响”的口语化、动作性,造就了其小说作品浅近通俗又生动活泼的戏剧性特点.老舍和赵树理还借鉴了传统戏曲的人物“亮相”元素,在主要人物出场时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形象“拼贴”,成为其作品人物形象和性格达成生动鲜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瑞士戏剧家迪伦马特被西方评论界誉为"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他的戏剧怪诞而又富有哲理。《罗慕路斯大帝》是其成名作也是代表作,整个戏剧情节经历了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在冲突点和冲突人物的设置上采用了聚焦模式。文章在探究冲突爆发的缘由时深入到人物内心探索其内生动力,发现双方在性格、伦理和意志上的矛盾是冲突爆发的心理动因。最后文章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对整个戏剧结构的张力场的作用机制以及审美空间的建构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解构《追风筝的人》中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分析悲剧情节给人带来的震撼效果,以及人性向善背景下的情感冲突。同时,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层层递进剖析人物的情感变迁,找出作者想要表述的心灵解救途径,并沿着这一途径,分析人物情感把握与故事情节的配合,进而推出救赎的实际行动是解决故事所有矛盾的最佳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真诚的重要性》是王尔德喜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它是一种揭露讽刺英国上流社会的庸俗思想的机智喜剧。这种喜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戏剧人物的巧妙幽默的对话上,同时也通过喜剧的特殊矛盾冲突表现出来。王尔德的这种独创的喜剧成就来源于他的美学思想的积极方面以及作家毕生致力于对喜剧的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7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帕特里克·怀特以其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和民族性著称。在《树叶裙》中 ,他综合运用戏剧创作的种种手法大大强化了小说的表现力。他将小说戏剧化 ,又将戏剧手法现代化 ,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在冲突 ,并将小说的生活化与戏剧的传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既表现了平常人生 ,又以不寻常的情节人物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对于戏剧而言,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由于建设教授历时五年创作完成,并由赤峰市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黄伟光,舞蹈编导刘玉润,舞美设计王伟光和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宋汇霖教授,声乐指导静文佳副教授和王文津教授等共同精心编排和打造的大型历史剧《万古红山》冲突迭起,舞台语言丰富,集中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把远古悲歌演绎成今日情话,成为一台受到观众鼓掌的好剧。  相似文献   

19.
《雷雨》是高中教材中戏剧作品的典型代表,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多变的故事情节都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通过对戏剧作品的学习,我们对戏剧的形式以及戏剧作品反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戏剧中人物形象的特征都比较明显,本文主要对剧中主要人物周朴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学习发表了自身的一些看法和对人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虽然在表面上缺乏时代特点,却间接地通过对外在的人为价值和内在的自然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的描写,从人的精神层次上反映了一个变革的时代。而这种矛盾冲突对比的描写尤其表现在主要人物的刻画和情节展开上。因而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奧斯汀对于极端的追求人为价值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单纯的追求人的自然价值也是不能完全认同。她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走折衷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