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08,(18):14-14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和重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一直是个核心,这几年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目前这里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正在酝酿新的突破:重庆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成都确认了四种土地承包权流转方式,分别是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  相似文献   

2.
贺雪峰 《决策》2012,(11):66-68
当前学界一些人以为仅仅是改变土地制度就可以凭空创造出亿万财富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今年暑假在成都调研土地制度,听到最多的几个关键词是:还权赋能、价值显化、土地价值释放等。这几个关键词的意思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农村土地资源流动起来变成真金白银。农村土地闲置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只有让农村的土地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才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与四川省成都市国土局姚处长交流,姚处长说,现行土地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因为集体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而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如何缓解城市建设紧张的局面,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2008年12月4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伴随着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诞生,中国第一张“地票”落槌定音,在全国首创了地票交易制度。截止2010年10月,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进行了17场地票交易,已交易地票29720亩,成交总金额36.07亿元,最高每亩价格达到了20万元。地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在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内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对于我国未来土地制改革,建立成熟地权,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11):22-23
正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成为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初,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重庆"地票"模式、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南海模式"等是最具代表性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其发展和演进过程尤其值得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贺雪峰 《决策》2013,(5):18
增减挂钩这一制度设置不过是使农村建设用地参与了部分城市利益的再分配。这一过程并不能因此具有让农村建设用地本身变成资源的魔力。目前对建设用地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城市土地动辄拍出每亩上千万元的天价,使土地具有了无比魔力,变得神秘难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土地可以用于建设性用途,可以由市场拍卖,就可以形成巨额价值。周其仁就说":农民自用的建设用地一旦经由市场竞价,可能表现为惊人数目的货币财富。"他甚至建议,如果能把黑龙江垦区连队40万亩的指标卖到重庆去,或者把贵州的地  相似文献   

6.
最近,为了响应重庆市向全球公开征集统筹城乡实验区建设建议,北大教授周其仁提出在重庆、成都试验区框架内试办农村土地交易所的构想。其目标是实现我国所有土地同制、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资本化和制度效益的最大化,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切合我国实际、符合农民愿望、基本条件具备,应当把其作为实现农村重大变革的战略之策,在组织架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试验,审慎推进。  相似文献   

8.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动态     
《领导决策信息》2008,(45):24-24
成都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最近,四川成都市锦江区农村土地房屋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出让两宗共计2余亩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其市场化定价方式、40年商业用地使用年限、产业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是泰兴市分界镇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怎么样?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与困惑?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笔者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村农经工作,现以分界镇土地流转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在30多年的发展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目前这种改革红利客观上趋于弱化,需要有新的土地制度改革来接续和拓展下一个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改革空间。进入2014改革元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深度酝酿,必将激活土地这一农村最大的资产,再一次释放澎湃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土地问题是农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而征地制度又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很大,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征收大量农村土地。征地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就此,笔者就所在吉林省白城市的现状提出对征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现行立法对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态度。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普遍存在,许多地方也在进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探索。但是,地方政策和法规无法根本保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利,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亟待规范运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寻求根本突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的二元性,实现农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中禁止集体建设用地出租、转让的条款,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条文;充分保障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级差收益的权利;改造农村集体所有制,确保农民成为土地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得者。  相似文献   

14.
4月10日。河北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出“第一单”一邯郸银行向邱县两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00万元。两家经营主体的交易品种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十年中国突破"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关键抓手,也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然而,新型城镇化不能变成"赶农民进城",其关键是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寻求破题。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房价高企、社会矛盾凸显、"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48):23-23
12月4日,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挂牌的农村土地交易所。当日,交易所举行了首场农村土地交易会,进行了全国第一宗地票交易。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表示,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将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农村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目前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有序性,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1,(28):22-22
重庆酝酿农村“三权”抵押融资 7月10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重庆市将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抵押融资.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目前.重庆市已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农民对土地依赖的程度有所降低,而农村土地承包期的进一步延长,也加快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促进土地各方面要素的集中,将农村土地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加以实现。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推进与规范的重要一项,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名旵 《决策》2001,(8):24-2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活之源与致富之源.可如今,有不少的农民对土地已不再重视.梅雨时节,江淮之间绿油油的稻田之间夹杂的片片杂草丛生的农田明示着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大量出现.是什么原因使农民抛弃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抛荒的出现给农民带来的是福音或是噩梦?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记者近日分别走访了安徽省有关部门及地区,针对农村土地抛荒现象进行了调查,试图廊清笼罩在这一现象上的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