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治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一种行为方式,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付诸实施的具体体现。简单地把法治方式理解为法律手段是有害的。只有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去看待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达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而在打造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三个创新,即思想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和行为方式上的创新。这些是我们在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面对的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这两年,我们正视孝感公安执法工作在全省硬件不硬、软件欠优、影响力不大、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市局扛旗,吹号集结;两级联动,发起冲锋,在执法规范化、法制信息化、监督常态化、市县一体化、工作特色化等方面系统谋划,强力推进,不懈努力,实现了全警投入法治警务创新与实践的目标,整体推进了孝感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上层次、上水平,为最短时期内实现“执法硬件全省一流、管理软件全省最优”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治安执法存在诸如执法违法、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以及行政越权等问题,这些问题究其根本是法治理念的问题.要根治治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改进执法方式,必须将平等执法、执法为民、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等法治理念在治安执法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咨询与决策》2014,(10):F0002-F0002
法治政府,交通先行;法治交通。高速引领。“湖北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新鲜出炉,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高管局)榜上有名,如椽大笔为法治湖北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省高管局和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一门两牌,负责全省高速公路行业管理和路政执法管理,依法向各高速公路派驻路政支队14个、路政大队64个,现有路政执法人员1000余名。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法治思维能力是领导工作转型的迫切需要,它应以渊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然后形成法律精神,再在实践中养成用法律精神来思考的习惯,再进化为对法律的信仰,最后上升为一种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一、知而后觉,用学习培育法律精神渊博的法律知识是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的共识,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对政府职能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能为我国法治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8.
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 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善于用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城管执法制度诸多指责的同时,缺乏系统地分析探究城管执法问题的根源——城管执法法律地位缺失的问题,这对于改善城管执法的状况是无益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城管执法法律地位缺失原因,在此根源的基础上,对城管执法法律地位的明确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重要论述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法治的本体性价值;在行为模式上,更加注重法治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企业法治文化的内涵与原则,加强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丰富企业法治文化内容,促进企业依法有序发展,推进民主立法,加强企业法治化建设,做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政府是否通过行政活动去有效地干预经济,继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是经济行政执法效果研究的范畴。从经济和法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其执法效果。时经济行政执法主体有效地解决经济活动申出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并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5.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突显法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适应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法治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干部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创新所要求的变动性与法治所要求的稳定性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沈阳 《领导文萃》2012,(7):30-33
2011年中国体制内的关键性词语,除了顶层设计就是社会管理创新。最近国内媒体上出现了一系列文章,有的认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法治,有的认为核心应该是民主。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标准,这是一个重大的、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法治”建设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大起大落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本文反思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几点经验,以期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的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