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弄清楚客观事物的属性,但是,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有无数个,而人们又不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穷尽这“无数”的属性。那么,是不是就不能由此达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呢?不是。能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不是弄清了事物的规  相似文献   

2.
陈阳 《理论界》2003,(3):91-92
应用写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性极强的精神生产行为,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写作主体———作者的积极思维活动。其在思维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运用逻辑思维来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与科学的运思方式紧密相联。可见,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去揭示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应用写作的科学思维方法,是透视写作奥秘的一个很好途径。因此,学习写作,不仅要注意成品———文章,更要研究形成文章之前那些看不清、摸不着、充满矛盾、反复的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一、比较思维与写作比较思维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方法。比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数量意义属逻辑、语言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经过人们概括、抽象而产生的某一类事物在数量上的共同特征。从俄汉对比角度研究数量意义中的一种——大约数量意义,目的在于揭示其相异和相同之处。本文遵循从意义到形式,从俄语到汉语的原则,通过大量的例证,对比俄汉语大约数量意义的表达手段,揭示俄汉语大约数量结构构成规律和语义差别,解决俄汉语教学中学生在翻译此类问题时的模糊认识,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新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方兴未艾。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历史证明,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一思维方式就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逻辑,是主体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体的方式,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途径、手段和做法。它表明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认识的过程中,如何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如何进行分析和综合,如何达到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头中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  相似文献   

5.
理想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科学抽象方法。它面对一定的客观对象,借助于思维的抽象作用,建立一个理想模型。由于这个理想客体简化了过程和要素,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揭示本质,发现规律,因而是一种很有功效的科学方法。那么,在社会科学中,在人们研究和揭示社会系统的规律时,这一方法是否也适用,是否也有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试对《资本论》中实际运用的理想方法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易》的整体观是人类早期观察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周易》整体观表现为:一、把客观事物大到宇宙小到个别事物都看作是一个充满联系不断变易的整体,且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组成的,并用阴(--)阳(—)这两个高度抽象的符号指陈整体中的部分。二、揭示了大大小小客观事物的不同的结构图式,如太极结构图式、单卦结构图式等。三、用独特的语言揭示了作为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变易运动模式,以说明事物变易运动的规律。这种分析研究客观事物的视点,虽然尚属朦胧,但在其基本点上,与现代系统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应当在剔除《周易》神秘、迷信成分的同时,对《周易》的整体观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7.
一、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进行思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普遍性.这是因为:第一,思维对象的多样性.思维是客观事物反映到大脑后引起的.思维对象的状况决定着思维的状况.作为思维对象的客观事物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联系、多品质的,  相似文献   

8.
马俊芝同志在《学术月刊》第三期发表了“略谈主观能动性”一文,他在批评德麟同志的“规律消灭论”时,指出“消灭”规律,就是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同时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认为人可以转化客观规律。他在文章中比较明显而集中地写道:“如果说‘消灭’规律,是指的人们促使某一事物转化为另一事物,这一事物不存在了,那么这一事物的规律也随之消失了作用的意思,这最多还只是说法的确切不确切,容易引起误解和思想混乱的问题,内容还是对的。”又写道:“从严格的哲学上的意义来说,‘消灭’是  相似文献   

9.
一切客观事物,一经形成起来,就任怎样也抹煞和掩盖不了的,除非客观事物本身发生变化和发展。因此,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仅仅是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向人们揭示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本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战斗任务,而对于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来说,则是最致命的一击。当然,对于某些人们来说,这一论断的说服力,还有赖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觉,即能够眼见耳闻的具体事物,如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0.
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当前讨论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真理和错误的关系问题,是认识领域中的问题。在认识领域中,真理和错误都是有确定的涵义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错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歪曲或颠倒的反映。因此,在人们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这个问题上,真理和错误之间,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的两极,两者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真理不能说成是错误,错误不能说成是真理。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改革的浪潮的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思维领域也不例外。学者们对思维方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什么是思维方式。目前虽然讨论变革思维方式的文章不少,但能明确揭示其内涵的为数不多,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见解。余品华认为,思维方式就是人们思考问题,进行抽象思维的方式,是主体认识客观现实并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观现实的方式。它表明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归纳和演绎,即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如何达到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思维方式包括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维的路线、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要揭示思维的奥秘,研究思维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必要寻找思维的起点。思维的起点不是概念,因为概念本身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起点也不是表象,因为表象的获得需要主体有记忆能力,可在具备这种能力以前就已经有思维活动。 思维的起点应当是感觉。一方面,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它作为外部事物直接刺激的结果,可以通过对相应刺激物的操作在头脑中根据主体的  相似文献   

13.
《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年第三期介绍了笔者关于应当抛弃“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的看法。在这里,想较为详细地谈谈这个问题。(一)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之所以是正确的,就在于它是客观存在着的辩证法的反映和揭示,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  相似文献   

14.
论三种辩证思维方法刘楷如辩证思维方法,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所揭示的客观关系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很多,本文仅限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多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运用某一...  相似文献   

15.
运动是表现聪明的方式。聪明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与视觉、听觉的辩证统一。聪明学所谈的运动主要是指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与客观事物的内在运动是两回事,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运动的认识却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手段而实观的。运动表观为多种方式,聪明表现为多方面。人们认识了各种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才能表现人的各种聪明才智。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静态的和动态的,于动中识静是聪明,聪明也表现出对动与静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  词是一种符号 ,它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 ,词义是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或反映。这种认识或反映 ,不可避免地会掺进一些主观色彩 ,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这样就使一些词语具有了色彩意义。词的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一部分 ,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形成三位一体的统一 ,共同构成词义的整体。例如“一尾鱼”中的“尾” ,作为量词 ,其意义是“尾巴” ,“用于鱼” ,所标记的是客观事物的量 ,这是其词汇意义。同时 ,“尾”作为客观事物量的一种名称 ,又归属于“量词”的语法类别 ,这就决定了它在组句时的句…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理论思维,是由若干范畴来表达的。范畴作为认识过程中的“网上纽结”,反映着事物的规定性和联系性,是把握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因此,研究范畴和范畴史,是深入研究哲学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尤其当人们对以往那种“列传式”的研究感到不满,希望能够揭示中国哲学思维发展的内在规律时,范畴史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方面,张立文教授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上卷的出版,则可以说是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部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这部范畴史著作,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能自成体系。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称得上是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8.
在辩证逻辑中,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性的反映,而人们在思维实践中自觉地应用辩证思维形式和规律去思考问题时,这些形式和规律就转化为辩证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是主观认识的工具、手段和途径。一切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而且要把它作为方法用来认识它所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科学方法论的意  相似文献   

19.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这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偶然性作用的一般概括。然而,当科学技术向微观领域深入发展,特别是系统理论已为我们提供了多维思维方式的今天,上述认识似乎已不能全面反映纷繁复杂的偶然现象的作用。本文试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既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开放的思想体系的关键,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论创新并由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必然之举。规律是客观事物及其过程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在于它是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能动地预见事物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