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陨铁从空中降落,被初民理解为天神恩赐人间的圣物。金属起源于天界的神话观在铁器时代成为支配性的意识形态。通过考察欧亚非三大洲数十个民族或族群的铁器、铁匠神话及相关成年仪式、秘密社会,阐明由人类文明催生的一种物质(铁)生产在人类精神领域引起的巨大回响:由铁的冶炼铸造为原型的创世神话和重铸世界秩序神话;铁匠之祖来自天国的信仰;铁匠与至上神的关系;铁匠与巫师、萨满、酋长、医者、歌手、诗人、国王的身份混同关系。通过铁这种特殊物质的叙事,从一个侧面梳理出神话在人类文化编码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4,(10):54-56
有悠久历史的希腊、印度甚至中国历史记载或神话故事中,部曾有类似机器人的身影:希腊神话中的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曾制作一组金制的女机器人帮他在铁匠铺做事;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阿阁世曾把佛教圣物藏在地下佛骨塔中,并由机器人保护着。而中国则有《列子:汤问》中描述西周时期一位叫偃师的匠人造出机器人献给周穆王的故事。姑且不论故事真假,“机器人”的概念早在一两千年前即已成型。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心目中,魏晋名士嵇康只是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不错的铁匠.《晋书·嵇康传》说:嵇康“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这位士大夫为何“好锻”呢?  相似文献   

4.
荷兰人独特的G0 DUTCH(各人自己付钱)理念,几百年为世人津津乐道,没有人会对他们认真到一分钱的性格感到陌生。我和荷兰人交往达四年之久,对这种与中国人完全向背的人际交往理念有了透彻了解。我在荷兰的公司连我才五个人,属下四位全是碧眼金发、人高马大的荷兰人。使他们有点沮丧的是,由于中方占六成股份,我当然成了公司实际运作的领导;更使他们沮丧的是,他们原来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是派他们到这个中荷合资公司来的荷兰公司老板,居然是一个皮肤黝黑、个头比我还矮的荷兰印尼混血儿。我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他们对我比较尊重。只是有一次,我们一起驾车到鹿特丹一个港口,他们指了指停泊着的一堆黑不溜秋的庞然大物,对我说,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8,(12)
多年前,在美国纽约州的一座村庄,一个木匠来到一个铁铺,对铁匠说:"请给我做一柄最好的锤子,做出你能做得最好的那种。""我做的每一柄锤子都是最好的,我保证。"铁匠戴维.梅尔多非常自信地说,"但你会出那么高的价钱吗?""会的。"木匠说,"我需要一柄好锤子。"  相似文献   

6.
观云 《华人时刊》2009,(3):29-29
我家楼下有一间做塑钢门窗的小铺,时常有几个孩子在门前玩耍,我每天路过那里,渐渐与他们熟悉起来。小铺主人来自农村,门前的孩子有三个是他的。他们在城里生活,以期改变自己与下一代的命运。我特别注意到孩子们的眼睛:大女儿从小待在父母身边,眼睛顾盼多端;小女儿由乡下的奶奶带大,眼睛里带着忧郁;儿子是家中的希望,眼中不乏娇气。我始终相信孩子的眼睛是明澈和带有灵性的,也许透过这些孩子的眼  相似文献   

7.
足底留香     
在伊朗德黑兰东南100公里的阿拉丹村,有一个贫穷的铁匠,他有7个子女,为了能让孩子们活下去,这位父亲整天要不停地打铁。  相似文献   

8.
三月的租界鲁迅今年一月,田军发表了一篇小品,题目是《大连丸上》,记着一年多以前,他们夫妇俩怎样幸而走出了对于他们是荆天棘地的大连——"第二天当我们一眼看到青岛青青的山角时,我们的心才又从冻结里蠕活过来."'啊!祖国!'"我们梦一般这样叫了!"他们的回"祖国",如果是做随员,当然没有人会说话,如果是剿匪,那当然更没有人会说话,但他们竟不过来出版了《八月的乡村》.这就和文坛发生了关系.那么,且慢"从冻结里蠕活过来"罢.三月里,就"有人"在上海的租界上冷冷的说道——  相似文献   

9.
她是公司里的一个打字员,打字员的工作很枯燥,薪水也不高,但她挺喜欢这项工作的,她常常想,自己一个中专毕业生,能做一个打字员,就很不错了。公司很大,几百号的人,却从没有人去过她那间狭小的打字室,他们只是把要打的文稿从一个小窗口递进来,她再递出去,似乎没有人在乎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俗话,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然而对于曾以“铁女人”著称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来说,做普通女人比女强人更难。这位现年72岁的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如今做第一“前女首相”也有些年头了。最近,这位曾在英国政坛显赫多年的女强人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和《萨迦》杂志的专访时,坦露了她从政坛女强人走到普通人中内心所经历的孤独感。她说,她最难忍受的是人们与她疏远、政界不把她放在眼里和无法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举制,在西方人眼中是美妙的有利于中国统治的制度,故西方侵略者千方百计要毁灭它;但它到清末实质上已是弊病累累,故在国人眼里尤有识之士眼中它是令人憎恶的制度,他们千方百计改造它、废除它,恰巧合了侵略者的意。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若干条约制定上西方侵略者对垂死的科举制更补上一脚,直至它彻底废除。  相似文献   

12.
在同行眼中,丁肇中这位华裔物理学家的智慧源自古老的东方。1974年,年仅38岁的丁肇中,在美国长岛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发现了一种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新粒子——J粒子,使沉寂多年的物理学界为之轰动。这一重大发现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不多几年以前,盖洛普(George Gallup)对联邦政府的计划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在测验题中对外援助是最后一项。如果公众的意见是正确的话,那末今天一个同样的民意测验将得到同样的或者是更环的结果。实际上从金钱的观点来看,没有人会投票赞成这个计划。作为直接受益者的美国企业家认为私人投资的形式比援外更好;在间接受益者中间,比如在说西班牙语的美国人中间当财政部多次去援助一个西班  相似文献   

14.
生活的秘诀     
《北方人》2008,(6)
1.每天赞美3个人。如果可以,就多赞美几个。2.养一条狗,每天跟它玩一段时间,因为没有人会比一条狗更无条件地爱你并乐意表现出来。3.一有机会就坐下来看日出或日落,这样最能激发你的想象力。别忘记跟你爱的人一起分享这样的快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听说在日坛公园北门,神路街附近有家"八旗涮肉"馆有些不一般,便约了几个好友一起去亲自体验一番。进入餐厅,果然有些不一样,迎接我们的服务员是位面带微笑的袖珍朋友。"欢迎来我们餐厅就餐,您几位啊?"服务员热情地招呼我们道。待我们入座后,这位特殊的服务员又忙着为我们上菜,看着这位比我弱小许多的朋友热情地为我们服务,心中不禁有些感动,深刻感受到他们  相似文献   

16.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体弱多病,铁铺不得已转让他人而当帮工,从小他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读几年小学就辍学,尚不到12岁他就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女性文本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离家出走"者。面对苦难和冷漠的生存环境,他们断然逃亡了;逃亡是一种自救,期盼改善生活,然而逃亡也充满了无奈,没有人能全新地"重建"。这种逃亡者,与以前文学中追求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逃亡者不同,他们更真实地揭示了潜在的社会心理;如此写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一部分业界同行眼中,对奇瑞汽车的"异军突起"并不是由衷的钦佩。在他们看来.奇瑞完全是因为沾了"芜湖市政府的光".没有芜湖政府的支持,奇瑞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但在另外一部分业界同行的眼中。这个问题则被做了另外一种解读:"尹同耀太善于借势。"  相似文献   

19.
马云 《可乐》2010,(7):65-65
一个多月前我去台湾,在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每个人都大谈创新。后来,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的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他们要做的是,全力帮助年轻人去创新,建个平台扶持他们创新。老人比年轻人更聪明,灾难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20.
品味时尚     
有个铁匠一次抱怨说:“我过得不好,我的工作太热了。我想做块山上的石头。那里一定非常凉快,因为那里有风吹拂,有树遮荫。”一位掌管万物的智者回答:“去吧,做个石头。”于是他就成了高处山边的一块石头。碰巧一个石匠来到这里找一块石头。当他看见那块曾经是铁匠的石头,他知道那就是他要找的那块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