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试论戊戌维新中的张之洞●杨锦銮甲午战争的惨重失败,使中国面临“几千年未有之巨变”,朝野上下为之震动,这一客观形势为张之洞的进一步崛起造成了一个极有利的时机。洋务领袖李鸿章因订立《马关条约》声名狼藉,“生归困谗,威胁权劫”。另一领袖刘坤一已经老朽,政绩...  相似文献   

2.
刘坤一的经济思想首先表现在对洋务运动从反对到赞同的思想变化上。他认为办洋务企业有抵制洋货之功。第二,刘坤一的经济思想是一种教育论的经济思想。第三,刘坤一的经济思想坚持了捍卫主权、自新自强的原则。第四,刘坤一主张利用学会、学报以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第五,刘坤一主张打击奸商的欺诈行为,保护人民的合法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3.
一八九四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中日战争,迄今已有九十年了。 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爱国主义者。这里既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英名永垂青史的英雄人物,也有为维护民族利益,力主抗战,反对割地赔款,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官僚士绅。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既要对前者大书特书,也应对后者的爱国言行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坤一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木文拟对他在甲午战争时期的表现作一概略评述,请予匡正。  相似文献   

4.
曹福华 《社区》2010,(20):41-43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氏,廪生出身,湘军宿将,晚清重臣。早年随族侄刘长佑率乡勇与太平军战。因战功累升广西布政使。同治四年.擢赣抚。后迁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要职。尤其是他第三次出任两江总督,时间竞长达12年之久(中途因甲午战争奉诏北上主持军务达15个月,两江事务暂由张之洞署理),清末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力主对日作战、反对废黜光绪帝、策划并参与“东南互保”、“江楚三折”建言变革等,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改良运动李伟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并订立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惨重的灾难,同时宣告了清王朝“自强”运动─—洋务新政的破产。也正是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镇南关大捷前,冯子材任职广西提督其问,曾奏参系出湘军的道员赵沃,但后者却得到了同为湘系的两广总督刘坤一的百般袒护。冯子材遂与刘坤一结怨,并因此而受到刘坤一的倾轧和陷害,险遭不测之祸。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为甲午战争100周年而作王春良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具体说,就是正在问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争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的朝鲜和中国。日清甲午战争便发生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一、俄日...  相似文献   

8.
论中日甲午战争的时代特点杜耀云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民族自卫战争。这次战争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在这方面作些探求,有助于对这次战争的认识。一19世纪末年,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帝...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百年反思苏贵庆发生于一百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而且在世界近代史上是一场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大战。中国从此一蹶不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但...  相似文献   

10.
英国与中日甲午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英国始终推行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本文对英国这一政策在中日甲午战争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英国推行这一政策,目的在于利用日本遏制沙俄在华扩张势力,维护并扩大英国在华权益,《马关条约》的主要受益者是日本,其次就是英国。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争与清军勇营制度张红军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从晚清兵制发展演变的角度来看,咸丰以前是八旗.绿营制度的时期,由咸丰、同治到光绪甲午勇营制度为代表的时期,而甲午战争以后则是新军制度为代表的时期。因此,甲午战争乃是晚清兵制第二...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型黄顺力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堂堂“天朝”败于蕞尔“岛夷”,这一结局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反映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而且也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直接促成了世纪末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型。一、甲午战前洋...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朝鲜事件,对日方来说是明治维新之后急于向外扩张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是不以中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在战争中海陆军均遭惨败,其后承受的条约之苛、屈辱之深前所未有。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中国的失败不是武器和战争指挥的问题,而是落后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全国军族皆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坤一作为湘军要员,在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时期,他积极为清政府如何治理会党出谋划策。随着曾国藩、曾国荃等湘系大佬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后,为了平衡湘淮两系实力,刘更是成为湘军首脑、清政府的柱石,因而他的策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体上来说,他的策略与其他统治者尤其是曾国藩有相似的地方,但某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主张首从区别对待,剿抚并用,强化保甲制度,妥善处理流民问题,实行文化控制,重奖剿灭会党有功人员。这些主张体现了刘作为封疆大吏的政治智慧,对维持清朝统治起到一定效果,但由于认识的局限他无法提出从根本上消灭会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中体西用"思想的基础上,进而阐述其对甲午战争局势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政治上,日本实国主义的核心──军部,成为天皇制下最有组织、最有卖力的特殊的军人集团,并开始左右国政,同时,由于战后大搞军国主义的扩军备战,使正在形成中的日本帝国主义具有更加浓厚的军事色彩;在思想意识上,军国主义思想开始主宰日本国民意识,日本社会盛行蔑视中国的风气。这些都说明,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得势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与浙江近代化施仲学近代化一般指资本主义化,甲午战争加速了浙江近代化。“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甲午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1]体文对此作些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诗歌探析刘镇伟,郑淑秋,王英波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了,当时战争的结果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落后的中国,日本侵略者迫使清王朝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将中国社会进一步推向半殖...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的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这场侵略战争中,日本政府为了实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几乎发动起国内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以此一赌国运。面对此种局势,日本佛教各大团体亦纷纷采取了迎合政府的态度。从其内部动因而言,则有试图摆脱明治维新以来废佛毁释打击的因素,但从结果来看,却适得其反。本文是对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佛教教团之动态所作的历史性描述。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受列强的远东政策所支配和左右。本文分析了英、俄列强调停甲午战争的动机与目 的并运用日本的外交史料阐述了调停的过程,指出:英、俄的外交调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日本“开战外交”的顺利实施。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政府对明治以来不断恶化的中日关系 的一次大清算,其战争目的明确,准备周密,开战决心坚决。日本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在并 不利于日本“开战外交”的国际形势下,实行了一条冒险主义的外交路线,使英、俄的调停 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