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对电影的认识历来表现为有机整体与机械整体两种不同取向.中国电影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现象的实质是机械整体思维方式下的电影综合艺术观的反映.有机整体论视野中的电影创作虽需综合各种艺术手段,但它是各部分协调合作和精妙秩序下整合效应(即新质)的产生;电影审美接受中,人的知觉系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整体,而不是感觉元素的拼凑.  相似文献   

2.
蒙太奇是电影的构成方法,是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和思维方法。然而,在艺术表现多元化的今天,小说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这种“陌生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小说显现出了新的生命力,拓宽了小说审美表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3.
声画对立是声画结合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构成方式,声画对立作为蒙太奇成分具有巨大的表现力。从艺术辩证法的视角出发,正确、巧妙地运用声画对立的蒙太奇手段,可以反映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强化电影艺术的感染力,从而达到强烈的审美效应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烟雾手法是一种易被观影中的观众所忽略的影像场景造型元素,在电影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与意象内涵。水雾、现场人造烟雾、后期特效烟雾这些烟雾表现形式传递着电影导演的特定艺术构想,将影像时空模糊处理,营造着特殊的时空氛围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烟雾同样以饱含设计构思的姿态出现于艺术电影与作者电影中,并且通过与布光、色调的配合,成为电影摄影师与导演的"第七种造型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 对比,作为一条艺术手段,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着。作家为了揭示出隐藏在情节里面的本质,显示出作品的思想倾向性,都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手法。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说过:“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什么损害的。”恩格斯所说的“对立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人物之间的彼此对比。《红楼梦》的作者在运用对比手法方面较之其他作家更胜一筹。我们不揣谫陋,试就《红楼梦》一书的对比艺术,进行一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影《金陵十三钗》明显受好莱坞电影影响。它力求在主旋律电影要素、商业电影要素和艺术电影要素之间求得平衡,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单一性和对人精神、心理、品性挖掘和表现的单一性,在运用画面、声响、情节等手段表现日军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中国人对侵略者的仇恨与反抗,高扬国人团结自卫的伟大精神和自是一家的价值理念时,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却遮蔽了同名小说的文化多元性和精神超越性,使电影的艺术回旋空间明显不足,对人性的张扬也缺乏丰富性和对比度,导致电影的创新性大打折扣,文化审美意蕴也存在诸多缺失。  相似文献   

7.
立足电影《男人河》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 ,从艺术表现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的综合上阐述了这部影片忧郁、超越和空灵的艺术品格 ;同时 ,在影片提供的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以及人与人的复杂话语中深入发掘了“三峡文化”的底蕴 ,发掘了这部作品在“长江电影”艺术风范的形成中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将人类文明带入了一个新阶段。城市化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城市人的心理状态。电影大师们正是出于对这种对心态的准确把握,从而在记录一个时代的时代风貌的同时,可以准确地抓住这个时代的内核,使得影片增加了艺术含量和感染力,成为了揭示人类心灵的不朽的艺术佳品。中国大陆的导演着重于表现农村题材和传统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和市民心理的表现较少。城市意识在电影中的渗入是电影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爱因汉姆电影理论中的"完整电影"不可能成为艺术的论断和电影的事实发展之间产生的悖谬进行分析和求解.主要从两方面对爱因汉姆的理论进行论述:一、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为出发点,运用完型理论,将电影纳于传统艺术的框架,在与戏剧、绘画等传统艺术的比较中,得出电影作为艺术是因为其不能完美地重现现实.二、对爱因汉姆完整电影不是艺术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爱因汉姆时代电影创作的技术现状,指出运用完型理论分析完整电影能否成为艺术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年轻的艺术门类 ,也是一种电子艺术媒体 ,在与电视媒体的竞争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地位。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与电影艺术的结合 ,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 ,扩大了电影的受众面。未来电影的发展将融入第四媒体即互联网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1.
探究电影《菊豆》与小说《伏羲伏羲》的不同艺术表现,可以看出张艺谋独特的电影创作理念及体现在电影中的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张艺谋在改编的电影《菊豆》中,充分发挥影象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巧妙运用各种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把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2.
电影《租期》将视角对准了都市边缘阶层,真实呈现边缘人生存境遇,关注边缘人人性中的亮点,探讨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传达导演深刻的人文关怀,影片在对比叙事结构中,对多重二元对立主题意识进行了挖掘,使影片富有张力与内涵。  相似文献   

13.
从叙事策略、主题选择和二元对立原则的运用3个方面对张艺谋电影对当代文学的改编进行阐释。在叙事策略方面,张艺谋擅长选取文学作品中众多线索中的一条,并用加强影片戏剧性的方式来弥补因对文本故事的简单化处理而造成的影片深度不够的缺陷;在主题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对美的追求、信念的执着和复杂人性的表现3个方面;而二元对立原则则突出表现在个人性爱与社会秩序的对立和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对立两方面。通过对这3个方面的分析阐释,展示张艺谋电影对当代文学改编的策略及其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戏曲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传神的美学特征。与其相反,电影艺术的美学特性则是纪实、逼真。在戏曲电影这种新的艺术载体出现之后,舞台艺术与电影艺术作为其两大构成元素,二者此消彼长的构成比例也成为权衡戏曲电影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本文将对戏曲电影《七品芝麻官》的场景设置、镜头运用以及审美追求的特性的分析,来探索戏曲电影中舞台艺术与电影艺术完美融合的可行性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电影艺术批评是电影鉴赏的类存在。在审美原则下,电影艺术批评本体表现为科学与艺术的辩证统一,即从一般理性和情感到艺术理性和艺术情感,使电影批评成为一种带有科学性质的情感中介。电影批评的总体规律表现为主客体的对应、历史原则与现实原则的统一以及批评主体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是中国当代电影界力求创新的一位导演,一部部颇具影响力的影片确证了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试就电影的语言艺术,探析张艺谋在创作中运用象征、夸张、对比等具体修辞手段实现创新而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少不得对比的,有时它甚至成为艺术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特征是使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显示和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加强某种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1]对比最终要实现和谐,完成艺术创造的巨大使命.大足石刻艺术之卓越创造中,便十分鲜明地表现着颇为强烈的对比意味.在此重点探讨其中鲜明存在着的虚实对比.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语言中的几种对立现象:软辅音/硬辅音、清辅音/浊辅音、书写与同音异义现象等.得出“语言对立”是表达结构单位间在语言上存在的不同.这种不同与内容结构单位间的不同是一致的。在中国俄语教学中运用对立系统理论能够避免教师的主观主义的做法.也有利于中国学生顺利掌握俄语。  相似文献   

19.
对立思维, 是创造艺术美的 重要运思方式之 一。它的审美特 征是:使具有明 显差异,矛盾和 对比的双方,在 一定条件下,共 处于一个完整的 艺术统一体中, 形成相衬益彰或 相反相成的对应 关系。这种对立 艺术的审美价 值,在于这种思 维支配下所确定 和采用的传达方 式,便于见出表 现对象的变化的 运动,便于使主客观的结合体提高到反映真善美或假丑恶的最佳美学档次,从而显示和突出被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度,加强某种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比作为一种写作手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曹雪芹是一位擅长运用对比写人的高手.为了表现出人各一面的艺术效果,他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多种多样的对比手法.这样,不仅使那些性格不同的人物在比较中显得更加分明,而且使那些性格相近或相似的人物在对比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来,更为难得的是,还通过同一人物的前后或表里对照,揭示出性格的动态变化与丰富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