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言命题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思维形式,在逻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的命题,因此,对假言命题来说,条件是最重要的,为了准确地把握一个假言命题的逻辑意义,必须首先弄清它所反映的条件的性质.在逻辑教科书中,各种条件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来体现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上,逻辑教科书的作者们是理解不一的,有些人(我们称为甲方)认为:  相似文献   

2.
一、识别的含义一般形式逻辑教科书都认为:假言命题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一般教科书还明确规定: P→q(或“如果P,则q”)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形式; P←q(或“只有P,才能q”)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形式; P?q(或“P当且仅当q”)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3.
逻辑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何种地位,与法律体系的特征有重大关系。法学中的确存在"三段论逻辑"这样的逻辑形式,但"三段论逻辑"仅仅是对于法律思维的一种哲学概括,它与现代逻辑学中所谓的"逻辑推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逻辑思维"也不能用于指导法律思维,因为法学中诸如"公平"、"正义"等基本理念不是通过逻辑关系而定义的公理,而是根植于人心的价值理念,因此法学体系归根结底是价值体系而非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们进行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思维。要获得工作成果,必须正确地思维,必须遵守思维规律,运用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使思维具有逻辑性。逻辑思维方法,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指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和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把逻辑学本身作为思维方法看,狭义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指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等等。本文着重谈谈狭义的逻辑思维方法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契对逻辑思维基本矛盾的揭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冯契认为静止的思维形式和运动、发展、变化的对象,抽象的思维形式和多方面统一的具体对象,有限的思维形式和无限的客观对象之间的矛盾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矛盾;他对逻辑思维这一基本矛盾的揭示既有科学根据,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直觉     
<正> 直觉是一个古老的科学概念,也是现代思维科学中引人注目的新课题。目前,学术界虽然对它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直觉是逻辑的、还是非逻辑的?是否等于灵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这说明了,直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仍然是团迷雾。一、直觉与逻辑思维人的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包含许多形式与方法,但就其是否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思维作为划类标准,可分为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个基本类型。逻辑思维通常可以被理解为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则进行思维的方式,它包括形式逻辑、科学逻辑、辩证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比较,逻辑思维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晏子说辩的逻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业明 《东岳论丛》2000,21(3):114-116
晏子的说辩,符合事理,合乎逻辑,思维缜密,运思巧妙,推理严谨。各种逻辑推理形式和论证方法,在晏子那里不仅运用得得心应手,而且极富创造性。晏子的说辩中,既有引经据典的演绎推理,又有借古讽今的归纳法、类比法的精彩运用。其中,“类比推理”、“假言推理”、“二难推理”和“归谬法”等推理形式和论证方法的运用尤为成功而值得称道。其逻辑推论的技巧很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 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是当前我国逻辑界热烈争论的问题之一,研究这一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旨在揭示具体真理等的表现方式的辩证逻辑思维形式,有别于仅反映对象的形式真实性的形式逻辑思维形式;我们应从整体上进行研究,而不要局限于其中的要素、层次和部分。 逻辑范畴体系是辩证逻辑整体的、特有的思维形式,它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推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研究创新思维的机制与过程,提出创新思维不是“神的启示”,也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双向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科学发现活动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最基本的.然而,在原有理论无法解释新发现的事实和对新的理论进行探索时,单单依靠已有的逻辑推理就不够了.这时,直觉思维就成了形成各种新思维和新方法的主要思维形式.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科学实践对直觉思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主要是通过直觉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102页)  相似文献   

11.
刘汉民 《河北学刊》2007,27(3):230-233
直觉思维既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形式,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研究直觉思维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创新公安工作机制,提高公安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公安工作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逻辑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宁莉娜逻辑思维方式是相对于形象思维方式和直觉思维方式而言的,它的活动过程并非直接借助于事物间的因果对接或人们潜在的顿悟能力,而是以逻辑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为依据。逻辑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即是其自身顺应社会变革、不断趋于...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前后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指出: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毛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文艺形式,概括地给我们指出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方法。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反映客观世界的两种思维形式。它们都是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出发,但逻辑思维从感知开始,  相似文献   

14.
全国思维科学专题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六至二十日在太原召开。会议围绕思维形式划分、灵感思维、形象思维以及思维科学研究方法等专题进行了讨论。关于思维形式的划分问题。大部分人认为,把思维形式划分为四种即: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社会思维是符合实际的。部分同志认为,社会思维是集团思维,就其规模和形式而言,很难与其它三种思维平列。有的同志认为,灵感思维不是一种单独的思维形式,它只是思维过程的一个环节,或者叫做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结合点;因为灵感发生后,很快便过渡到形  相似文献   

15.
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普遍存在对逻辑真谛的诸多误解或曲解,逻辑形式并非就仅有一个三段论,也并非仅是人类已知的几个推理式,法律方法理应关注更多的已知、尤其未知的逻辑形式。并非复杂的案件不需要逻辑,并非涉及法律内容的思维就叫法律思维,法律内容的特征不能混同于法律思维的特征。当把法律思维跟非形式逻辑扯到一起时,须知"非形式"不是不讲形式,更不是不讲逻辑。法律方法至少应是对法律思维进行逻辑抽象的结果,逻辑抽象未必一抽到顶,是可以分层次进行的,用"分层抽象法"去审视法律思维,将可大大扩展法律方法的研究视野,使成就清晰、独立的法律方法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 把思维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观)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三种,分别进行考察和研究,去探索各自的不同规律,已经成为思维科学界所能接受的研究途经。但是,对思维进行这种划分的客观性以及对三种思维方式的相互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分岐还是比较大的。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思维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实践证明,这三种思维形式是客观的存在.……在理论研究中,可以而且应当设想纯粹形态的逻辑思维、纯粹形态的形象思维、纯粹形态的灵感思维。”另一种意见认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都是人为的抽象概念,之所以这么称呼它,区别它,只是为了我们的方便。真的有纯而义纯的形象思维吗?真的有纯而又纯的逻辑思维吗?看来未必。”还有一种意见,只承  相似文献   

17.
逻辑思维浅谈刘玉平近年来,思维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其中的形象(直觉)思维和创造性(灵感)思维倍受青睐。相形之下,逻辑(抽象)思维则显得门庭冷落。诚然,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式、程序和要素等方面的具体内容,早已为古今中外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答马佩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思维形式即思维形态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狭义的思维形式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就传统逻辑而言,狭义的思维形式是用概念变项或命题变项代替思维形态中的具体概念或具体命题的结果。由思维形态构成的理论是逻辑思想,逻辑思想是从逻辑思维发展为逻辑学的中介环节。名辩理论的出现证明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不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有逻辑学。  相似文献   

19.
<正> 从本质上说:人类思想发展史归根到底就是辩证思维与非辩证思维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螺旋发展的历史,不管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只要是正确地认识了事物运动的本来面目,他的思维方法就是符合辩证逻辑原理的。反之,一切错误认识都是这样或那样的各种非辩证思维。在逻辑思维中,普通逻辑(形式逻辑)及符号逻辑(数理逻辑)被认为是非辩证逻辑。可是它们之所以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其原因也是蕴涵着辩证思维的内容。不仅逻辑思维是如此,形象思维也是一样。无论是文学家或艺术家在选择题材、构思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时候,绝不是单纯进行形象思维的,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伴用  相似文献   

20.
《孟子》一书中的《齐桓晋文之事》,记录的是他向欲行“霸道”的齐宣王讲“王道”的一场精彩论辩,最终以孟子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孟子能够获胜,显然得力于他高超的论辩技巧,得力于他严密的逻辑思维。文中孟子灵活恰当地运用假言判断、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假言推理等多种逻辑形式,使其说理精辟透彻,气势恢宏,令人信服。足见,逻辑是论辩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