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10万农民工今年头8个月共讨回企业欠薪1.79亿元,人均被拖欠1827元.这是北京市劳动保障局近日披露建筑企业用工检查情况所列出的"清单".从"清单"看,有1556家企业因存在拖欠工资、不给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不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被责令限期整改,占被检查的5041家建筑企业的31%;26家企业被行政处罚;发生30人以上讨要工资的群体事件264起;另有20家拖欠农民工工资人数较多的企业被通报.这是一周之内,继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对20家存在严重超时加班、恶意拖欠工资以及雇用不满16岁的童工等违反<劳动法>行为的"血汗工厂"予以通报后,又一家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敲响的劳动监察"重锤".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11月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阿坝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我省工作部署,坚持“日周月”调度、一案多查、领导包案和接访等制度,强化隐患排查和重点治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和强化舆论引导,选派业务骨干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精准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护劳动报酬权益,全力推进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全力保障“两清零”目标实现,有力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如果没有劳动监察,没有他们的高效办案速度,我们的血汗钱恐怕没时候拿到手.”这是机车轨道园项目农民工对长春市宽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真心评价. 接诉速办,查实拖欠工资相关证据 2014年9月5日,宽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辖区内机车轨道园项目的两起欠薪投诉.一是2标段冯耀庆等107人投诉,吉林中矿管道安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某某拖欠工资151万元;二是4、5、6标段抹灰班组高东明等30人投诉,承包人许某某拖欠工资15.6万元.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巴中市劳动保障局紧紧围绕“三法一条例”的贯彻落实,始终保持劳动监察执法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市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为4329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及赔偿金335.38万元,督促用工单位为农民工补缴社保费83.5万元: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黑职介和非法职介机构4家。  相似文献   

5.
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一建材企业,去年下半年因市场经营滑坡,拖欠120名农民工工资共60万元。今年1月,东坡区人社局、监察局、总工会等部门通过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想方设法终于帮120名农民工追讨回了被拖欠的工资,不少农民工流下了感激的热泪。据统计,自去年以来,东坡区坚持源头管理与专项督查两手抓,共为1351名农民工追讨回507.9万元的被拖欠工资  相似文献   

6.
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九寨沟县劳动保障局坚守工作岗位,结合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工作,就农民工受灾、人员疏散、拖欠工资等情况深入各建筑施工工地及涉旅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排查。  相似文献   

7.
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一建材企业,去年下半年因市场经营滑坡,拖欠120名农民工工资共60万元.今年1月,东坡区人社局、监察局、总工会等部门通过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想方设法终于帮120名农民工追讨回了被拖欠的工资,不少农民工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东坡区坚持源头管理与专项督查两手抓,共为1351名农民工追讨回507.9万元的被拖欠工资,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福建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强化劳动合同管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力度,取得一定成效。加强分工协作,开展综合治理各地成立了由劳动保障、建设、交通、水利、工商、公安、工会等14个部门及法院组成的“坚决纠正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协调小组”,组织协调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根据各自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实行综合治理。法院对拖欠工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  相似文献   

9.
常亮 《劳动世界》2017,(10):34-35
年年欠薪、每年年末讨薪.拖欠工资已成了一个严重侵害农民工利益,严重危及安定的社会问题.国家决心遏制拖欠农民工等工资的问题,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一年之计在于春,计划要在年初安排,各项制度要在年初制定.为此,去年一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欠薪"关在"笼子"里,"给用工单位立了规矩,给工资足额到位,及时领取上了保险"各地方齐心努力认真贯彻,治理欠薪.去年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锌  新空间 《劳动者》2004,(2):26-27
春节前夕,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东省自2003年11月25日至今年1月15日,全省共检查企业3.9万多家,查处拖欠工资案件3800起,涉及劳动者40多  相似文献   

11.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规定:“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这里明确规定了《条例》是有条件的溯及既往,即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已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了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工伤认定仍在受理认定中,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尚未作出工伤认定结…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解决物质层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催生新动能,需要调动好政府与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集中反映在政府与企业家的关系,为此必须全面认识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对于政府与企业家的关系,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家层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不消除必然会阻碍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在澄清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政府与企业家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初次分配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环节。从结果公平的角度讲,初次分配公平的直接表现是劳动报酬占比高。收入分配问题离不开基本分配制度,尽管学界对于按劳分配的范围、其主体地位的体现等问题存有争议,但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探索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视角探讨初次分配公平问题,一方面,要优化宏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优化劳动收入的内部结构,缩小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劳动者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因此,大力促进就业,解决好就业问题,也成为维护和巩固党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5.
竞业限制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权利,但同时《劳动合同法》也为其设定了相应的限制条件和相关义务,一是对竞业限制的主体范围进行限定,即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二是对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到与原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  相似文献   

16.
郭文龙 《中国劳动》2005,(12):14-15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卢纯佶 《中国劳动》2006,(12):13-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其作为政府和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如果劳动者能够充分就业,且其收入都能达到或超过自身的基本生活水平,那么社会保障的压力就小,反之社会保障的压力就大。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新型就业形态下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的挑战与应对方法,并具体介绍了韩国的新型就业形态现状。对就业数量和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些岗位和工作变化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及制度如何适应和变化。为应对新型数字技术,要提供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改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障规定。  相似文献   

19.
案例2007年2月16日,某县制衣厂47名职工集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反映该厂经营者拖欠他们工资达48万多元,并提供了劳动者单方制作的拖欠工资清单。接到投诉后,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即时组织人员到该厂进行调查取证,该厂经营者亲戚提供的有关账簿显示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30万元左右。由于该厂经营者已去向不明,劳动关系双方无法核对确实的拖欠工资数额,致使调查程序无法实质性继续开展。为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通过合法程序向该厂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首先对"新常态"和"过度劳动"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适度劳动的含义、特征以及现实意义作了论述,文中指出:所谓的适度劳动就是个体在一定的劳动投入量的情况下,由工作所产生的压力处于个体承受范围之内,并且其工作表现处于最佳的状态。然后从适度劳动与"以人为本"、适度劳动的个体差异性、适度劳动的积极性、适度劳动的能动性以及适度劳动与工作繁荣的关系等方面的特征和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新常态下适度劳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