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两棵枣树     
我家屋后有两棵枣树,东边的是爸爸栽的,西边的是叔叔栽的。这两棵枣树互相挨着,真像爸爸和叔叔手拉着手。一次,我和爸爸在枣树下乘凉。我问爸爸:“您说,这两棵枣树的枣子一样多,一样甜吗?”爸爸说:“嗯——不一样。西边一棵枣儿多,枣儿甜……”“为什么?”“因为你叔叔知识多,学问广。”“那您呢?”“爸爸没多少文化,不如你叔叔。”为什么爸爸不如叔叔呢?爸爸爽朗地笑了起来:“爸爸没文化,只要你能像叔叔那样有出息,爸爸就心满意足了。”从此,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那一年,爸爸和叔叔闹别扭了。枣树下传来争吵的声音:“凭什么爹妈的地都是…  相似文献   

2.
鱼的权利     
去年5月初,我到美国马里兰州去探望叔叔。一天下午,我们闲着无事,叔叔便开车带我到距他家3公里之外的一个山湖边钓鱼。叔叔只携带了一支钓竿,领着我来到一个幽静的位置坐下来。我从叔叔的手中抢来钓竿要先试试,叔叔却连连摆手说:“你没有钓鱼执照,不能钓,否则一旦被警察发现了,那可是要被罚款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只带一支钓竿的原因。”我却不以为然,在这深山野湖,又没人看见,管它呢!叔叔说:“没人看见也不行。”他命令我做他的助手,给他上饵、脱鱼。叔叔是个钓鱼高手,他差不多每10分钟就能钓到一条。我坐在他的旁边,帮他上饵、脱鱼。他时不…  相似文献   

3.
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总能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男孩,大约有十五六岁,黑黑的皮肤,厚厚的嘴唇,两只眼睛分得很开。他站在路边,向过往的每一个行人打招呼,不停地叫着:“叔叔好,阿姨好。”同事告诉我这是个弱智孩子。我平时匆匆忙忙,再加上知道他是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故而从不和他答话。一天中午,太阳出奇的好,因为不用急着赶回去替女儿做饭,所以我心情轻松地走在初春的阳光下。那个背着书包的男孩依然站在路边,伸着脖子叫“:叔叔好,阿姨好。”在走过他跟前的时候,我对他笑了笑,然后又慢慢往前走。没走几步,身后便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阿姨,我…  相似文献   

4.
卖弹弓     
小老鼠有一把弹弓,是他花了五块钱从猴子那儿买来的,小老鼠用这把弹弓弹下过树上的野梨吃,弹断过追杀他的老猫王的一条腿,还弹碎过刺猬家的一块窗玻璃(那是因为小刺猬不相信小老鼠的弹弓有这么厉害)。可是今天早晨起来,小老鼠发现这把弹弓坏了,没办法弹了。“我要去把它卖掉!”  相似文献   

5.
小熊对人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熊爸爸带他到猴叔叔家去玩。小熊行了个礼说:“猴叔叔,您好!”“啊,好孩子!”猴叔叔很高兴,拿出一串香蕉和三个大橘(jú)子说,“吃吧,吃吧!”“橘子真甜呀!”小熊刚吃了一瓣(bàn)儿就想起了妈妈。他悄悄地把剩下的橘子都装进了衣兜(dōu)里。他们要回家了,出门的时候,熊爸爸发现小熊的衣兜鼓(gǔ)鼓的,就说“:你这兜里装着什么呀?我看看。”当熊爸爸把小熊兜里的橘子掏出来的时候,小熊的脸红了,他忙解释(jiěshì)说:“我不是要自己吃,我是要拿回去给妈妈吃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猴叔叔夸奖…  相似文献   

6.
寻找     
那时,我挺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一位附近的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当我前往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边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相似文献   

7.
[题目]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位朋友,一天能吸两包“红塔山”,李白不是自称“酒中仙”吗?他则自称是“烟中鬼”。整天喷云吐雾,美滋滋地自我炫耀:“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别人劝他戒烟,他则反驳说:“有些人整天烟不离口,不是照样高寿吗?”而不到50岁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癌魔对他的侵袭,他的肺部已经溃烂,在他即将告别这个世界之际,他后悔地说:“是吸烟害了我,都怨我没听医生的话。”由此,我联想到另一种后悔,也就是被禁锢在大牢里的某些“公仆”们。当他们还没有尝到铁窗高墙的滋味的时候,当他们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时候,他们何尝不知道这是犯罪?可是他们挡…  相似文献   

9.
娱乐广场     
幽默笑话与把房子固定住有个醉汉回家用钥匙开门,可是半天钥匙也没插进锁眼,一名警察刚好巡逻经过,便走过来说“我来帮你开门,好吗?”“谢谢你,”醉汉回答说,“其实,只要你能固定住房子,别让它转来转去,我自己就能打开。”(冬丰)吃白食的横理一个人走进早点铺,喊了一声:“给我来3碗豆浆!”堂倌立刻照办。然后,这个人又叽咕道:“我不要豆浆了,给我换成两根油条吧!”堂倌又给他换来了两根油条。他吃完油条,擦擦嘴就往外走。堂倌急忙拦住他,要他付钱。他把眼一瞪,说:“为什么要钱?那油条是我用豆浆换的呀!”堂倌说:“可豆浆你也没给钱呀!”他眼…  相似文献   

10.
“黄豆”不是黄豆,他是我们新时代英语培训学校的外藉教 师 。 记得第一次和黄豆老师见面,吓了我们一大跳。他头戴毛毛的绒线帽,身穿厚厚的棉袄、肥肥的棉裤,可脚上居然踩着凉鞋,够“逗”的吧!他长得又高又瘦又白,高得像棵橡胶树;瘦得像根细面条;白得像层馒头皮儿。 他走上讲台,什么话也没说,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中国字:“黄豆”。这两个字就像俩相声演员凑在一块,“黄”字又矮又胖,“豆”字又瘦又高,甭提有多滑稽。而且,两字全都散了架,尤其是那个“豆”字,上面一横,下面一横都带着个弯钩,像雨伞柄儿,中间的“口”字呢,像个…  相似文献   

11.
采访贺刚挺不容易的,月初联系了一次,他说,在杭州做节目,月底联系了一次,他说,就周五晚上有空,第二天又要赶去杭州,再过几天又要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周五晚上,记者如约来到上陡门五组团的一幢宅楼的二楼。贺刚与妻儿都在家中等待。见了面,贺刚请记者坐下,用一次性塑料杯泡上茶后,挺不好意思的说:“我这几天挺忙的,浙江电视台要采访,听说已经来温州了,晚上再联系。中央电视台有个叫“劳动”的什么栏目也要采访,让你久等了。”  相似文献   

12.
娱乐广场     
幽默与笑话后门一位先生刚从银行里取出钱,突然着急地问工作人员:“这儿有后门吗?”“问后门干嘛?”工作人员奇怪地反问。那位先生说:“来不及啦,我太太从正门进来了。”(王同翠)披头散发有个人,头上秃得只有3根,还硬要让理发师为他编条。理发师不小心弄掉了一没办法,只能拧麻花了,谁不小心又弄掉了一根。此人恼火:“这下可好,我得披发了。”存款信用社的门刚打开,一群乞挤了进来。会计小姐大怒:里不是慈善机构,快滚!”“不!我们都是来存钱的。”物理老师正在讲电的原理:“磨擦可以生电。比方说,只要逆着抚摸猫的皮毛,就可以看到电火花。”…  相似文献   

13.
★想: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两个年轻人在议论什么?为什么要议论?★写:1.写记叙文,画面是一个故事。你要直接描写画面内容,写得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即可,结尾可通过点题的方式,引发思考。2.写议论文,画面是一个论点。你可以以“瞎子多走冤枉路,一点也不假”这句话作为论点,写一篇夹叙夹议的小评论,标题自拟。 谁是真“瞎” 公园里有一块大草坪,草碧绿碧绿的,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像碧绿的毛毯。为了保护这块草坪,工人叔叔在草坪周围围了一圈栏杆,还竖了一块“爱护小草”的牌子。 一个盲人叔叔走了过来。他拄着拐杖,…  相似文献   

14.
吴敏 《老友》2014,(7):53-53
前不久,我去探望定居西班牙的叔叔。晚饭后,我问西班牙老人平常都玩什么,叔叔说:“在西班牙,不少老人都迷上了滚铁环。”“滚铁环?”我没有听错吧?这可是流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中国儿童游戏。正在我诧异时,叔叔已经拿出了他的铁环:"走,跟我出去练练?"刚出门,我就看见有位老人推着铁环从身边走过。  相似文献   

15.
同烦     
每天一到家,第一个脱口而出的字定是“烦”!接着就哼唱着“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惹得妈妈总是疑惑地对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弄得家里一惊一乍挺奇怪的。有什么好烦的?哎哟!什么作业又错了,人家都100哩!什么管纪律太严,哎,烦呀!其实,本人挺乐观,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甭想烦到我,令我烦的烦恼一个个都“非同小可”,一个个都是让人必晕的事实,没办法!真没办法!只得向老妈讨教快乐绝招。老妈挨了许久才不紧不慢学着文豪,颇有势子地踱步:“嗯,这个嘛,像你们这么大的,都有烦恼的!”突然忆及自已的童年时代“我就是啦!那是跟你一样可烦了…  相似文献   

16.
不喜欢所学专业,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是笔者在生涯规划课上常听学生抱怨的。比如,小张同学说:“我认真进行了思考,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我是学会计的,但目前挺喜欢心理学,以后说不定还会喜欢其他专业。因此,我觉得现在学会计是在浪费时间,我应该怎么办?”小张同学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笔者建议他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可乐》2007,(3)
数数儿子今年三岁,已懂得从一数到十,也知道五比一大;我也随时找机会教他,问他小狗小猫哪个大。有一次,我左手拿一块巧克力,右手拿两块巧克力,问他:“哪一边比较多?”儿子不回答,我耐心地继续追问,儿子突然放声大哭,说:“两边都很少啊!”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6,(4)
从报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贩子拐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没有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人贩子叔叔,并且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叔叔,我最爱吃这种糖了,你的孩子也喜欢吃糖吗?叔叔,给你吃,挺甜的。”这时,人贩子才想起自己也有一个家,也有一个5岁的女儿,女儿也喜欢吃糖,每次吃糖,都要送进他嘴里一颗,亲亲地问道:“爸爸,甜吗?”人贩子这才意识到,生活在最困苦的时候,也有它甜的一面。小男孩的一句话,搅起了人贩子还没有完全泯灭的良心,也搅起了他对人间亲情的珍爱之情,他决定投案自首。案子破了以后,除了他,案犯里所有的人全被判了死刑,只有他判了15年。可以说,是他心中那点残存的善良救了他,因为如果那次他没有送回孩子,没有投案自首,迟早有一天他会被逮到,最终也会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9.
人心似锁     
我父亲是个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告诉过我,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握紧的拳头。我便深埋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人心如拳。直到我遇这那件事才懂得,其实,人心更像一把锁。一天,在放学路上,我碰到了村里有名的醉鬼张三。他又烂醉如泥,横躺在地上。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大吵大闹。他父亲来了,气得火冒三丈,让他起来。张三像根本没听到一样。父亲便啪啪地扇起张三耳光来。张三嘴角流出血,还是不动地方。父亲从路旁找来一根手指粗的木棍,照着张三打下去。起初张三还挺着,到后来,他抓住木棍,一下子就给撅断了,并且瞪着眼向父亲吼道:“不用你管选”这是怎样…  相似文献   

20.
初秋的一天,叔叔带我去钓鱼。多年的垂钓经历使叔叔深谙何处鱼最多,他特意将我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眼巴巴地等候鱼儿前来叮食。好一阵子什么动静也没有,我不免有些失望。“再试试看。”叔叔鼓励我道。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回好啦!”我暗忖,“总算上来了一条!”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岂料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一次又一次地挥动发酸的手臂把钓线抛出去,再提出水面总是空空如也。我望着叔叔,脸上露出无奈,“再试一遍,”他若无其事地说,“钓鱼人得有耐心才行。”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拽我的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