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地区高校依托地域文化优势,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同等内涵的概念。中国文化精神是中性的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是褒义的概念。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成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积极成分,属于优秀文化传统的范畴,但并不等于民族精神,而要通过价值整合和理论提炼才能转化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以崇古、征圣、宗经为表现,以唯伦理思维为特征的守成精神;近现代以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为表现,以唯政治思维为特征的革命精神;当代以改革开放为表现,以唯经济思维为特征的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徐峰 《殷都学刊》2010,31(2):149-152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前进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这种精神和思想理念,成为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竭力克服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矛盾和困境,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铸就的文化精神 ,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柏坡精神与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文化精神有着共同的血脉 ,也有其独特的科学内涵。弘扬西柏坡精神 ,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对于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际童 《理论界》2009,(1):175-176
本文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当前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试图寻找一种适合而有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从而达到对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和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主体的文化意识认同.  相似文献   

6.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中华民族主体精神,这就是十六大报告提出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五种民族精神”;二是既包括“五种主体精神”又蕴含求真务实、博大宽容、艰苦奋斗、尚仁重义等主要内容的基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对民族基本精神的高度凝结,而中华民族主体精神自身又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恒久性与流变性、多元性与总体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是一门以传承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为使命 ,并以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关怀人类社会进步为取向的人文学科。因而 ,其学科精神也与之相适应。历史学精神主要包括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探究社会治乱规律的理性精神、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品评历史人物的褒贬精神、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与文明共进的时代精神、关怀社会生态的人文精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尚智精神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下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现阶段民族精神内涵以及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能够充分表达出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在新形势下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族精神具有凝聚民族力量、激励民族意志、壮大民族实力的功能。中华民族精神是在各民族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是我们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保证、以德治国的基本价值选择、强国富民的强大思想动力、保持国家独立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旗帜 ,是民族振兴的精神脊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根据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中国在以全球化为背景的大国发展中,民族精神的现代构建至关重要.具体路径是培育拥有民族特质的现代文化、培养"有容乃大"的开放情怀和健康的民族意识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原明 《文史哲》2002,1(1):54-5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得以透显的。当它依据这个原则去求“真”时,则表现出合规律的遵道循理、追求世界的本真状态和在其相对主义体系中潜含着若干科学认识因素的科学精神。当它将这个原则延展到属人的世界而成为价值范畴时,则表现出众皆平等、“常德乃足”和安顿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相统一的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并对弥合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建构新的科学人文主义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将三个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提出.通过探讨三个精神科学内涵,得出了三个精神的内在关联性,即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产生前提、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具体化和特殊化表现、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较工匠精神更具意识形态特点;一体弘扬三个精神是符合马克思劳动观的科学要求的、能够兼顾受众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三个精神以劳动精神为总,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分,能够激励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凝心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船山精神是与其学术思想的建构性和人格操守的坚挺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贯穿于船山风骨嶙峋的人生并通过其学术研究表现出来,同时又是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并冀望开出新生面的动能。其中,依人建极的人本主义精神、公义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为国本的民本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求实创新精神、率天载义的敢于担当精神、坚毅赤诚的自强不息精神是船山精神的集中表现。船山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贡献了诸多精深宏富的内容,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因为船山精神而有了更加激越而深厚的因素,有了更加坚毅而不屈的要义。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又产生了巨大影响,两者从相融作用、互补作用和双向作用等三个方面,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作了界定 ;其次 ,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对立的原因 ;再次 ,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壁与融合之势 ;最后强调指出 ,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整合中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崇高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加强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刻内涵的准确把握,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创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百年油田,是时代赋予大庆石油人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象征、民族之魂、民族生命之原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魂 ,是争取民族独立、战胜一切侵略者之奋斗精神 ,是实现民族团结统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之凝聚力 ,是建设现代化中国之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奴隶制社会以前法律与人文精神存在着自然的契合.而在奴隶制、封建制时期法律出现了与人文精神的背离,法律成为统治人的手段和工具.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基于对人性压抑的反思,法律体现着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法律与人文精神的这种历史脉动说明了:法律应是人文精神的反映,法律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法律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这一结果依赖于在民主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复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国祥 《学术论坛》2005,42(1):155-15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作了界定,然后从科学发展引发的危机上说明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和渗透,再从两种精神内在的一致性和时代发展潮流上说明两种精神的融通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然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当前,学习愚公移山,就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发扬创新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敢想敢干、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发扬开放精神,以博大的胸怀吸纳现代文明成果,开拓进取,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就是要发扬拼搏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坚忍不拔,争取胜利;就是要发扬科学精神,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团结奋斗,增强艰苦创业的自觉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