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统一岭南以后,环北部湾沿岸就和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发生了贸易往来,形成了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汉以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更往西延伸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最早开展远洋贸易的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的同时,环北部湾沿岸与国内的中原和西南地区也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由于国际国内贸易的繁荣,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和汉王朝在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北部湾沿岸的对外贸易,也使中华…  相似文献   

2.
环北部湾沿岸出产的珍珠 ,质优物美 ,曾被作为贵重的装饰品和贡品使用 ,也用于商业贸易、医药和旅游等方面 ,是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土特产品。在沿海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应十分重视环北部湾沿岸珍珠文化资源的保护 ,以使南珠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环北部湾沿岸珍珠养殖历史悠久,至少在南北朝起就生产了"蚌佛".到近现代,珍珠养殖落后于日本.新中国成立后,环北部湾沿岸的珍珠养殖业成为中国海水珍珠养殖业的龙头,急起直追日本的珍珠养殖业,在人工植核和养贝等方面的技术上都获得了成功.由于种种原因,珍珠养殖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珍珠生产未能形成规模,珍珠产量不及日本的零头数字.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北部湾沿岸的南珠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缩小了与日本国珍珠生产的差距,使中国与日本并列为珍珠大国,但环北部湾沿岸海水珍珠养殖生产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以促使古老的南珠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北部湾沿岸的北海、钦州、防城、合浦、东兴等地相继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对外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北部湾沿岸作为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和中国与东南亚毗连的枢纽地带,其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动作用。因此,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环北部湾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放弃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高效农止的基础上,发展知识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环北部湾沿岸有着悠久的采捞珍珠的历史,其历史上珍珠的采捞方法多种多样,围绕珍珠的采捞活动,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珍珠采捞的次数、规模和产量也逐渐增加,采捞的海域不断扩大,给环北部湾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环北部湾沿岸珍珠采捞的历史,警示人们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是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环北部湾经济圈内壮、瑶、京、黎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以及少数民族旅游品牌的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北海市为中央定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的对外开放、中央关于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方针的确定以及海南建省、广东西南部地区的发展,祖国环北部湾沿岸这片过去默默无闻的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出现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己为世人所瞩目。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原来早在古代,以合浦港为中心,就是我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有过它的辉煌。研究环北部湾沿岸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规律,无疑是广西地方史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近读《广西民族研究》连续发表的广西师范大学青年…  相似文献   

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北部湾沿岸地区随之被迫向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逐步开放。但近代环北部湾沿岸地区的对外开放,是在不平等条约下的对外开放,它一方面促使该地区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使该地区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外来文化中心,促使该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问题.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基础进行集群式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形态,也是构成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也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是作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根据文化发展理论与区域文化现状,探索适合北部湾城市群文化发展模式,目标是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的文化城市群.其核心是,共建文化服务体系、共建文化市场体系、共建文化企业体系、共同配置文化资源、共同制定文化政策、共同实行文化体制改革,为国内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目前,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建设呈现散而弱的局面,跟不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就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这对于发挥文化生产力、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目前,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建设呈现散而弱的局面,跟不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就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这对于发挥文化生产力、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岁时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角度看 ,它与中国民众的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 ,但作为时间民俗的两项内容 ,两者的文化联系密切。在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 ,传统岁时中的有效因素可以转换为当代节日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广西环北部湾建设应更多地关注该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的农渔村建设.本文在调查研究广西环北部湾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民族特色的几种少数民族新农渔村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广西环北部湾地区新农渔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与渤海湾比翼:北部湾的跨世纪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和渤海湾,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沿海地区的南北两翼。两湾经济圈客观上存在着环湾地带、环湾地区和环湾腹地三个区域层次。包括环湾地带在内的环湾地区构成两湾经济圈的基本范围。渤海湾经济圈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五省市,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国部分包括广西、海南两省区和广东省的西南部。目前,北部湾经济实力落后于渤海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渤海湾的60%左右。北部湾赶上渤海湾,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大西南振兴和繁荣的需要,也是赶上东亚国际经济列车的需要。北部湾首先要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赶上渤海湾。北部湾及其大西南腹地蕴藏着巨大的内部潜力,面对着蓬勃发展的东南亚和新兴工业化地区港澳台,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已经驶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有可能在21世纪初期同渤海湾比翼飞翔。北部湾地区同大西南腹地命运紧密相连,客观需要联合起来共谋发展。大西南共同开发北部湾的区位资源,共同致力于北部湾的交通、港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建设,将北部湾地区建设成为大西南的便捷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前沿,建立成为21世纪大西南经济发展的“龙头”,这是振兴大西南的战略措施,也是北部湾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拓,是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方向。北部湾日益发  相似文献   

16.
论西瓯、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古文字学和考古学资料为依据,论证商周时期的中原人称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使用斧形工具的土著民族为“”,并与“”族发生联系。“’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百越的前身。西瓯、骆越作为百越民族的两个不同支系,也很早就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交住。这就为后来秦统一岭南和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中国私人海上贸易较为兴盛的地区,一批商船往来于北部湾近海和南洋各地,为广西北部湾移民海外提供了交通条件;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广泛分布,为北部湾海商建立了一个商业网络,并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持续海外移民奠定了基础。广西北部湾海商文化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明清持续的移民潮为海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越南民族起源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生产生活以及语言现象等方面解读越南水文化的特点,研究越南人的文化特色和思维方式,认为越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水文化特色的国家,水与越南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劳动条件、思维方式都影响到越南人对水的理解、感知方式和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9.
秦朝在湘桂走廊修建的灵渠,将漓江与湘江相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海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桂林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来,以灵渠两岸为中心的桂林地区发现的不同时期的具有外来文化特征的文物,是不同时期该地区与不同国家或地区交流的反映。桂林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是支撑该地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因素以及经济、文化等,也是重要的原因。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桂林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密切了桂林与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109-112
本文认为,古代西北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原宗法文化的传播及其为西北古代少数民族认同和接受是个由近及远的渐进过程,宗法文化的同步起源及其形成发展的差异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