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确定《尔雅》中的被释词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字与词的关系问题,一是被释词语的位置问题。《尔雅》全书被释词语总计2877,以往学者们都说《尔雅》汇集了4000多个词语,是将训释词与被释词语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2.
论词语搭配的规则和偏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词语搭配的规则和偏离王希杰一、词语搭配和词语搭配学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生命在于被人们使用。使用中的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句子,而句子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的组合其实正是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因此我们说,词语的生命和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它的搭...  相似文献   

3.
香港与澳门两地的华语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它们的共同的词语被称之为“港澳词语”,其构成主要包括:港澳共同区域词语、港澳共同外语借词和港澳共同粤语词语。但是香港与澳门之间却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源流,这就使得港澳之间存在着词语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香港分区特有词语”与“澳门分区特有词语”,其类别包括:两区不同的外语借词、两区不同的粤语词语。“港澳词语”是全球华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普通话曾经吸取了不少“港台词语”,其中大部分是“港澳词语”。  相似文献   

4.
论典故词语及其使用特点和释义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汉语词汇中的典故词语.作者认为,典故是被后世使用的故事和诗文,用典是由前代故事和诗文形成典故词语的过程。典故词语是由用典浓炼而成的词和短语的语言形式;典故词语的使用特点主要表现在关联、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典故词语的释义方法有两种,即寻查典源和分析典源因素义。  相似文献   

5.
论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词语构词的类推变化、词语读音的类推变化和词语意义的类推变化三部分。认为构词的类化有助于汉语词语的丰富,会成为全民词语;读音的类化有的符合汉语的发展趋向,可能进入全民语言,有的不符合汉语发展的趋向,可能会被规范消亡;词语意义的类化也符合汉语词语的发展趋向,也会被社会所承认。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两岸大中学校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词语来源认知调查结果呈现的两种状态显示两岸词语存在一定差异。语言是社会现象,词语是社会的产物,两岸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必然使两岸词语烙上各自的印记,两岸汉语词语来源认知的差异是调查对象对于词语自身印记的反映。两岸词语差异是汉语内部的差异,随着两岸互动日渐频繁,部分词语自身的印记已开始模糊并逐渐淡化,因而两岸互动是汉语词语融通最便利最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字母词语是近些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词语形式,它有别于汉语传统词语,时尚、便捷、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字母词语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汇,但同时也对汉语词汇系统及汉字书写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略论民族地区社科期刊特色与个性殷靖华期刊的特色和个性,是大家常用的词语,也是办期刊追求的目标。但是,对这两个词语,概念上的差异不细究其内涵,常常混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科期刊特色和个性表现的准确性、深层性、科学性、独创性。期刊的个性被涂上了各种...  相似文献   

9.
汉译英语中冗词的类型有:修饰限定词语冗余、时间状态词语冗余、定性归类词语冗余、数量词语冗余等。冗余大多是两种语言的特点或差异所致,即两种语言表义方式的系统差异造成的;有的是对自己语言的了解不够所致。归纳起来,造成这些冗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词的语义分割不同、句的语义分派不同、对母语或者对象语言(被翻译语言)的表义特点琢磨不够等。  相似文献   

10.
词语交叉对释法利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交叉对释法是词典释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种释义法有利有弊。本文着眼于被释词 (词条 )、释文 ,具体分析词语交叉对释法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就被释词而言 ,文章从其词性、词条的来源及其受语境的制约程度、词的构成方式等方面分析其利弊。就释文而言 ,文章认为使用词语交叉对释法在释义简洁、明了的同时 ,易出现循环论证、主观随意性大、堆砌词语等弊端。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疑难词语辨析二则张志达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文,是人们熟悉的老教材,许多古文选注本和古代汉语读物中也都能见到它。文中被注释的词语极多。但是,有两个词不仅高中课本和配套教参均无注释,而且连不少古汉语著作也都付之阙如,而对它们有所分析的...  相似文献   

12.
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最早被关注的现象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语言现象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分析现代汉语中词语重叠的内容、形式、意义以及词语重叠的原因发现,重叠在不同的场合或起到语法的结构性作用。或起到语用的审美作用。无论哪种作用,都反映出重叠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用语现象。我们通过分析这种语言现象,以求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用语,丰富我们的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3.
略论法律文书中的模糊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词语在法律文书中的存在是客观的和必然的,模糊词语在法律文书中具有积极作用:能使语义更精确,表达更周密、严谨,使文风庄重、质朴。但是,模糊词语并不具有普遍适用的效用,在法律文书中有四种情况是坚决摈弃模糊词语的存在的。因此,只能有条件地恰当地使用模糊词语,才能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从而实现法律权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语言模因认知理论,在分析了对外汉语非显性文化词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显性文化词语的教学策略:在非显性文化词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非显性文化词语模因的"被注意到的输入",更要重视其"被理解的输入",此外,还应注重谐音形式的教学,使文化词语模因输出成为"准确、地道的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15.
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汉语在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面均具有不同于母语的特点,一些词语经常被学习者混淆,导致偏误。依据混淆的原因可将易混词语分为音混词语、形混词语、义混词语和用混词语四类。不同类型的易混词语均有其混淆的症结,只有针对根本原因加以分析,辩证施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境域对指称词语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Langacker的认知语境域概念做了最大限度的理论拓展,探讨了它的结构形式和内容形式,它是如何被切分的,一个次结构是如何相对于其它次结构更突显的。文章在认知语境域的理论框架下对六类指称词语进行了指称解读,包括不定指称词语、限定指称词语、指示词语、专有名词、人称代词和零代词。  相似文献   

17.
如果学生掌握了查阅、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方法和技能,其实是为学好语文打下基础,所以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教学。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不可忽视高年级词语教学,应让学生做到“四个自主”:  相似文献   

18.
贞节,从表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贞为贞操,忠贞之意,节为守节的意思。此词语的产生本不源于对妇女的要求,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但后来却被女性所独占,并且成为女性行为规范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汉语常用字中的不成词语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语素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但对于不成词语素的研究仍有欠深入。本文对不成词语素的义类、不成词语素的构词力以及不成词语素的单用条件,作了定量分析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一、不成词语素不存在形类,而只有义类;二、不成词语素的构词力小于成词语素的构词力,不成词语素中的不定位语素是不成词语素的主体;三、不成词语素“单用”,受到语法、语义、语用的制约,这种制约是不成词语素有限单用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社区》2011,(33):63-63
能被用来冠在“时代”前面的词语,必然已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大众社会为之所趋的潮流,会冲走一些什么,也会带来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