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心屋     
佚名 《山西老年》2013,(2):35-35
说话算话有一家乡镇工厂,员工很散漫,于是老板宣布,员工上班必须坚守岗位,如有违反,立马辞退。月底的一天,老板到一个车间视察,正遇上一位小伙子非常悠闲地在门口转来转去。老板把小伙子叫过来,甩给他1000元说:"我说话是算话,  相似文献   

2.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子里,渐渐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幸好,还有很多的树。树上,有很多的麻雀,每天叽叽喳喳,倒也多了几分热闹。一天,有个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忽发奇想,捉了一些麻雀,卖给城里的餐馆。没想到,顾客很喜欢吃,餐馆的老板就给了他很高的价钱。渐渐地,就有更多的人,跑来捉麻雀;渐渐地,村子里就再难寻麻雀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沉寂。打工赚了钱,人们都跑到小城或镇上去买房,村子原来就很小,不过几十户人家。渐渐地,人也走空了,除了住在村子西头的老王。老王的儿子,回来过很多次,每次都跟他说:"村里麻雀都跑光了,你也跟我进城吧!"老王不去,他照样春播夏种。冬天下了大雪,他把很多谷粒丢在雪地里。天冷,大  相似文献   

3.
儿子刚和我通过电话。他的声音从遥远的英吉利海峡飘来,很温暖,很轻快。时不时的,他还开几句玩笑,把电话这边的我和老伴儿逗得前仰后合,房间里一下子阳光灿烂。儿子晓剑在伦敦的一家中餐馆做厨师长,已经整整5个年头了。他的老板非常赏识他,一些去他们餐馆就餐的食客(其中不乏英国当地人)常常写帖子表扬他菜做得好,他很开心,我们为他骄傲。  相似文献   

4.
“胡同开店,纯属巧合” 文锋,一位38岁的四川小伙,是丽江龙记斑鱼庄的老板。聊起在胡同里开餐馆的原因,他回答得很简单,“那实属巧合。”  相似文献   

5.
李国祥原本是一家餐馆的厨师,那家餐馆不大,生意本来很好,可腰包鼓起来的餐馆老板迷上了打麻将,整天泡在棋牌室里,对餐馆疏于管理,生意也就越来越冷清了。那天,是月末的最后一天,李国祥计划向老板提出辞职,另谋出路。可是,他到了餐馆,却看见餐馆里聚集了好多人。这些人不是来吃饭的,而是来找老板讨债的。老板不知去向,这些讨债的只好堵在餐馆里。  相似文献   

6.
陪读父亲     
那年中考,我考得不好,父亲找人,花了好多钱,才把我“买”进重点中学县一中。父亲不是有钱人,他靠在矿上给老板开拖拉机运石料谋生。  相似文献   

7.
崔建丰 《社区》2012,(13):42
早晨一上班,我就看见一位小伙子站在社区办公室门口,一问才得知,小伙子把身份证弄丢了,过来开一封丢失证明信。我看了他的户口簿,快速地为他开好了证明信。开证明的时候,我问他证件怎么丢的,他说证就在家里放着,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社区每周都会有几个来开丢失证明信的,有很多人都是像这种情况,平时自己保管东西不上心,到用时才找不到。小伙子走后,我收拾了一下卫生,然后与3户残疾人家庭做了沟通,确保  相似文献   

8.
章平不易     
在比利时的根特(GENT)市,一位叫章平的作家给了我很好也很深的印像。 5月14日傍晚到根特市以后,怎么也找不到事先定好的酒店。后来同行的常恺打电话给一个人,对方说,干脆你们不要走,我乘车过来带路吧——这个人就是章平,个头不高,稍扁的脸,眼睛和胡子都是小小的,只是见得很精神,对我们从中国来的同胞很热情,晚上有人要去市区逛街,他就自己开了车子带你去,第二天我们去布鲁塞尔,他就约我们晚上去他开的饭店吃饭。 就这么短短的一面,我开始注意他了。他写诗,也写小说,他的《飘雪》在1994年得了《诗刊》举  相似文献   

9.
在火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直在不停地写东西。坐在他旁边的中年男人凑过去看了看,原来他在给客户写短笺。中年男人开口说话了:"小伙子,我注意到了,在这两个小时里,你一直在给客户写信。你很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小伙子抬头微笑着看着中年男人:"是的,如果不是出差在火车上,现在正是我的上班时间。是我应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这事发生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那天是周末,妈妈带着我到服装城买衣服。远远地,我们就看见前面的店铺门口黑压压的围了一大群人。发生了什么稀奇事?我连忙拉着妈妈跑过去。嗬,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呀!我像个泥鳅,左拱拱,右钻钻,也找不出缝儿挤进去。看我这副猴急的样儿,妈妈干脆把我抱起来看。啊,这下我终于看清楚了:一个小伙子和一个中年人正在吵架呢!那小伙子大概是买主,中年人大概是老板。小伙子指着老板的鼻子破口大骂,脏话像连珠炮似的从他嘴里射出来。老板呢,满脸涨得通红,也毫不示弱,脏话像鞭炮劈劈啪啪地炸开了。他俩越骂越凶。周围那么…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15日我又发现了通过中介介绍打工的一个好处,可以认识这个城市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今天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今天没有课,我接受了中介给我的一份工作,到一家餐馆去做三明治。这家餐馆的位置,离利兹市中心很远,所以我必须坐车去。这也是我来到英国后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因为不认识路,我决定早一点出发。早上6点,利兹的天还没有亮,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秋风带着几分寒意不时钻进我的衣领里,令我不住地打哆嗦。到了车站,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坐对了车,因为我手上只有一张记着车号和餐馆地址的小卡片。这里的汽车站很奇…  相似文献   

12.
朱朴 《可乐》2008,(5):62-62
在中国,对于喜欢看足球赛的人来说,施拉普纳的名字如雷贯耳。我在德国与他零距离接触,纯属偶然。去年寒假,我在曼海姆一家餐馆做服务员。餐馆周围有几个足球场,还有一个排球馆。据说,餐馆是曼海姆市体育协会开的,顾  相似文献   

13.
正初入职场,职场新人很有必要了解一些职场礼仪。比如着装礼仪、餐桌礼仪等。不要反过来灌上司喝酒我第一次陪老板出去吃饭,办公室的一个前辈说,有人给老板灌酒的时候要帮老板挡酒。所以我按照前辈的箴言,吃饭的时候很主动地接对方递过来的酒。几杯过后老板倒是清醒得很,我就有点小晕了。敬完了客户,走到老板面前让老板也一起喝,看到我这样老板只  相似文献   

14.
崔建丰 《社区》2012,(19):42-42
早晨一上班,我就看见一位小伙子站在社区办公室门口,一问才得知,小伙子把身份证弄丢了,过来开一封丢失证明信。我看了他的户口簿,快速地为他开好了证明信。开证明的时候,我问他证件怎么丢的,他说证就在家里放着,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社区每周都会有几个来开丢失证明信的,有很多人都是像这种情况,平时自己保管东西不上心,到用时才找不到。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饭店吃饭,老板都希望你多多点菜。顾客认为,吃不完打包带回家也不浪费。前段时间我去了爱沙尼亚,在其首都塔林的一家餐馆里,却遇到了一位不让多点菜、甚至不让打包的老板。我们一行五人走进餐馆,每人点了两道菜,一共十道菜。但服务员很认真地说:"对不起,你们点的菜太多了,请酌量减少一些。"看我们不吱声,她又说了一句:"你们五个人,六道菜足够了。"  相似文献   

16.
唐厚梅 《21世纪》2009,(8):20-21
提起亚洲富国,人们自然会想到韩国和日本,其实最富的是文莱,年人均国民收入达2万多美元,其富有程度在世界上仅次于欧洲的瑞士。因为富有,在这里开公司做生意不必交税,人们可终身享受免费医疗,就连孩子出国留学都由政府买单!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我遇到一位来自中国的小伙子人叫王俊,他对我讲述了一段有关他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7.
习惯性恐慌     
我和阿勇是好朋友,我俩最爱开车兜风寻刺激。那天,我们听说郊外新开了一家烧烤店,便相约去放松放松。烧烤店离市区很远,很偏僻,坐落在一个村寨旁,周围静悄悄的,不过餐馆布置得倒是别具一格,可能是人家老板要的就是这种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氛围。午  相似文献   

18.
秋日的思念     
田可 《社区》2005,(17):61-61
在我居住的小区花园里,不论春夏秋冬,总有一群人在那里玩象棋,他们之中老年人居多,间或也有些中青年人在里面凑热闹。节假日有时路过这个小花园,我也喜欢过去看别人下棋,情绪好时,还坐下来玩上几局。这里玩棋的人多,看棋和聊天的也不少。总之,人们把这里当成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尤其是老年人更把这里当成了消磨时光的好地方。小区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也常来这个地方,我好几次都碰上了他。他个头不高,瘦瘦的,面色苍白,总是显得有气无力。有一次,我来这里看下棋,他就站在离我不远处跟一个小伙子聊天。小伙子问他“:怎么好几天没见到您呀,都…  相似文献   

19.
越南用卡记     
杨长红 《中国农村》2007,(11):30-33
餐馆与刷卡 越南餐的口味以酸甜为主。越南人饭量很小,吃的少,所以在越南极少看到胖子。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操着汉语对我喊:“过来,喝酒!”那可不是咱的朋友遍天下,而是酒店老板在招揽生意。越南餐馆很少有圆桌,没有包厢,一般都是4人坐的长方形桌子,很多越南餐馆、排挡夜夜爆满,啤酒不像在中国那样能放开肚皮豪饮,一瓶啤酒一般要人民币5—8元,  相似文献   

20.
杨长红 《今日南国》2007,(23):20-21
餐馆与刷卡 越南餐的口味以酸甜为主.越南人饭量很小,吃得少,所以在越南极少看到胖子.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操着汉语对我喊:"过来,喝酒!"那可不是咱的朋友遍天下,而是酒店老板在招揽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