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某种程度说,1930年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研究水平,涌现出一批优秀政治学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专著,并于1932年成立了中国政治学会。此种研究状态的持存自有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空间。首先,社会自由促发民主革命的政治革命逻辑使任何当政者都不得不宣称政府的民主合法性;其次,教授治校和出版言论自由,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政治民主空间;最后,流动迁徙自由与相对优厚的教员薪俸,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社会自由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总统选举是美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每一次大选都要经历胶着的竞选过程,候选人通过各种方式赢得选民支持,2012年的总统选举也不例外.通过这场影响显著的选举活动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生活新的发展要素:新闻媒体不断削弱政党组织的作用,选民自由选择意识日益增强,两党分化逐渐加剧,其他政治力量的作用开始凸显,对华政策在选举中的作用继续上升.这一系列新动向展示了美国政治生活的现实形态和未来走向,为了解美国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4.
马奔 《山东社会科学》2005,(10):151-152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旧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心理及价值信仰的崩溃、变动与调整,从而产生了种种冲突。这些冲突给政治发展和社会和谐提出了挑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从社会和谐的角度看,民主政治是使冲突得到有效化解的根本制度,它们在民主政治这个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革命对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新的挑战 ,本文就传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主要点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发展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的直接意义,是培育深具公民意识的合格的公民,以及以保障和拓展公民权利、维护社会自治地位为要旨的社会组织,寻求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但社会建设的意义又远不止于此。从推动政治发展的层面来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无疑是不遗余力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当我国诸种公民社会组织成长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组织形式的时候,它们对于公民的"训政"作用,对于政治国家及其政府治理的监督与制约作用,进而对于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就更加地显明了。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告别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浪潮,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彻底终结。革命仍以叙事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当代生活之中,再生产,再播撒。在新的语境中,革命理念既强大有力。又似是而非,显示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模棱两可的含混性。正是这种含混性,才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塑造成后革命行为和文化。这主要反映在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新历史小说创作以及受消费主义影响的革命叙事。前者以反本质主义的叙事解构了革命,后者则以游戏、大话的方式对革命进行消费性书写。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有一批公共知识分子尽其所能地就社会基本问题发表意见,对随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表态。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对舆论的形成与走向以及对公共生活的气氛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对政府政策的形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最早起源于两个转变时期,它开启了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先河.从起源看,社会革命思想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渊源.这一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是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当时社会外在环境的理论回应.从内容看,社会革命思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具体包括:严格区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解释社会革命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解放、揭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阐明革命阶级与革命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中蕴含的现代性批判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这些思想为当代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陷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革命"是认识与实践领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通常的理解是褊狭的,甚至导致误解."革命"概念的本义是指带有进步性的结构转换,最早源于科学认识中的思想领域.把"革命"看做是武装夺取政权的暴烈行动,这只是18世纪以后概念发生的转义,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教科书截然相反.仅仅把"革命"这样一个重要概念理解成通过暴力改变政权形式的"社会革命",其实只是儒家传统革命观的现代诠释.深刻理解革命概念的丰富内容,树立一种现代的革命观,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生成的内在机制是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权力制衡的根本路径是营造市民社会整体的信息势,消除社会复杂性增长导致的不确定性。由于市民社会运行机制是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从而在社会系统内部产生不同层次上的对称性分岔,一方面使市民社会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又使社会的复杂性增长而导致不确定性增长、腐败的几率增加。所以,抑制腐败的有效战略就是通过营造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最高层次上的对称性,产生最大的社会主体信息量,营造强大的社会整体信息势,最大限度地消除复杂性导致的不确定性,并最终形成长期有效的抑制腐败的权力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政治民主化和谐社会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道晖 《河北学刊》2007,27(1):196-201
“和谐社会”这一现代政治学、社会学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于法学范畴。与“和谐”相对应的法学范畴是“平衡”,它主要体现为公民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利平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格局的相互谐调,互补互动。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运动的过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化解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阶级性实质是权贵资产者阶层与工农弱势群体的矛盾与对立,而建构公民社会则是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北方论丛》2005,(5):138-141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它的变化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它将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阐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并从政治权威结构、政治参与以及政治结构分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变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可以深入分析中国社会政治权力结构的应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进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同时得以推进的进程。无论是通过主观规划与设计所推动的一国政治发展,还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政治发展,之所以形成种种差异或采取了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主要在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社会传统、文化习俗、民族构成等,这些都是政治的生态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的形成、变化、发展产生影响;同时,政治一旦形成,一旦通过其特有的力量作用于社会乃至作用于自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改变着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一方面,基于特定的国情基础来构建一国的政治体制,是政治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合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来促进一国的政治发展,也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那些共通的、普遍的政治文明成果主要包括:属于政治原则方面的,如"人民主权"原则以及基于这个原则的一些价值和理念;属于政治精神方面的,如国家治理中的"法治精神";属于政治技术方面的,如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共同问题的解决手段。当然,正确区分政治发展中的合理借鉴与向别国输出政治价值和制度这两者之间的原则性差别,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从现阶段的中国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的理念与发展基本要求,而政治可持续发展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唯有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方可为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政治民主化作为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灵魂和基本原则,其内容的有效实施,为政治可持续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政治民主化对政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遏制公权私用的现象;促进社会的整合;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奠定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起点.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政治沟通为契机,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我国的政治沟通被弱化、被曲解的现状不容忽视.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完善政治沟通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政治伦理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伦理与和谐社会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都曾从政治伦理的视角思考过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和财富基础,而经济和财富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效率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重要的,公平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为重要。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决于民主建设、法治建设,而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说到底则是社会规则和社会规则意识的建设。规则因时事而变,但其所遵循的政治伦理理念却当一以贯之。公、正、平、和的政治伦理理念在现代政治中贯彻得好,和谐社会当下即是。  相似文献   

18.
刘范一 《齐鲁学刊》2007,1(4):150-15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当前农民的政治参与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种种的问题。我们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光清 《学术探索》2006,1(1):12-17
政治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应是:抓住机遇,多向推进,民主为本,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20.
邱芝 《学术探索》2009,(1):62-66
当前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延续性。本文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延续性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普京时代究竟有哪些值得延续的政治理念即延续性的基本内容,探讨保障延续性发展的机制或因素有哪些,揭示政治发展的延续性对当前俄罗斯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