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消费:世纪之交人类共同面临的战略性研究课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可持续消费是人类为摆脱资源危机、生态失衡危机和人类自身生存危机而提出的旨在使当代人及其子利、后代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世纪性命题;可持续消费这一范畴与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一种既符合代际公正原则又符合代内公正原则的保证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消费;深入研究可持续消费,有利于转换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促成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理论界要在可持续消费命题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持久战”思想,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好四个结合,在研究内容上要突破五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外来工消费现状、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工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在促进消费方面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但由于外来工收入有限,分解到外来工每个人的个体消费却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外来工消费呈现出三大特点:“必需消费”为主、“理性消费”为主、“边缘消费”为主。随着外来工可支配资金逐步提高,进城外来工的消费观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消费能力也正在逐步加强,外来工消费出现了总量大幅上升、大宗和时尚消费开始升温以及专项消费需求增加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内需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错位;二是创度变迁因素降低居民的收入预期;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偏低,增幅缓慢;四是农村消费市场问题太多,农村消费需求不旺;五是缺乏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4.
论文首先提出了农户消费的“居民化”趋势这一新的金融需求分析视角,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户消费性融资的“民间性”、“无息性”和“互助性”等特征,揭示了农户消费性金融的发展路径和取向。接着通过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与农户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证明了收入差距是造成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陷于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各类农户的消费融资需求特征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指出农户的消费性“融资”需求并非完全是金融性需求,它还包括了救济性的、财政性的需求等多个层面。得出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农户消费性金融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的是高度专业化的金融形式、规模化的运作方式和城乡消费金融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消费帮扶交易的混合属性及其实施特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国家发改委和人民网公布的消费扶贫案例中,筛选出55个样本案例,分析影响消费帮扶交易的多个因素的组态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运作是形成有效消费帮扶交易的必要条件;存在四种消费帮扶交易的有效组态,包括“社会氛围主导+市场运作辅助”、“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主导、“市场运作+物流设施”双主导、“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双主导;“社会氛围主导+市场运作辅助”解释了68.2%的案例,必要性检验中社会氛围作为单一变量涵盖了92.5%的案例,验证了消费帮扶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研究结论蕴含了共同富裕背景下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的政策优先序:市场运作、社会氛围、政府引导、物流设施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由供给不足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消费需求不足成了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必须发展消费经济,培育消费热点,转变社会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消费需求、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境中的“同乡同业”尽管与城镇化有着莫大的关联,更多体现了对“城”的影响,但在乡村振兴的今天其对“乡”的作用也日益被重视。从类型研究视角将“同乡同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聚集生产”型、“聚集消费”型、“分散消费”型和“分散生产”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同乡同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不同。“聚集生产”型往往通过在地特色产业、人才的回流等推动乡村兴。“聚集消费”型更多是通过回乡消费或者向家乡捐款、资助等形式贡献于乡村。“分散生产”和“分散消费”型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作用,其在外发展的状况使得其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聚集消费”型相似;而其创立在地品牌、在家乡开拓原始产业形态的状况又使其具备与“聚集生产”型相似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同乡同业”要想充分发挥其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政府的引导机制将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农户“半工半农”二元收入结构的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农户现金需求的压力不断上升,农户消费呈现出实物需求、现金需求的二元倾向,农户的二元需求推动农户劳动呈现出“半工半农”的二元结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粮食价格的低迷使农户单纯依靠农业劳动无法满足家庭的简单再生产,农业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户的实物需求,非农业劳动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户的现金需求。这样,在劳动与消费二元化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农民的福利,必须要长期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变;改善农民从事非农业劳动的环境;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  相似文献   

9.
从未来重庆将成为“水库城市”的实际出发 ,重庆要从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扩大内需 :发展绿色经济 ,扩大绿色产品消费需求 ;扩大发展型、精神型产品消费需求 ;扩大增益型、服务型产品消费需求 ;扩大技术型、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品消费需求 ;发展资本市场 ,创新金融产品 ,扩大金融型产品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吃饭”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稳定与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关系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政治问题。本文用邓小平理论作指导,对中国“吃饭”问题,从生产、消费、分配、流通四个环节作了分析;从理论上对中国“吃饭”问题的意义和特殊重要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以L市Y区装修工这些底层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实地研究为例,发现其消费具有消费方式的炫耀性;消费行为的两栖性;炫耀性消费群体的年轻化等特征。这是他们通过用炫耀性消费的方式来对社会反面认同所导致的“污名化”后果进行的一种反抗;同时,修工们通过具有符号象征的“炫耀性消费”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成为他们进行炫耀性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择取消费文化中的“身体消费”现象来考察中国消费文化的传媒表现,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及意识形态的转换过程。对身体的消费其实显露着“肉体至上”的视觉暴力、男性文化支配下的性别权力关系和“西上中下”的西方消费文化霸权。在此过程中,传媒的意义,首先在于传媒自身即从身体消费文化中确立了男性话语载体的身份;其次,大众传媒推行的身体美学标准,使身体消费合法化、大众化、世俗化;需要警惕的是,资本参与制造“美好生活”的符号假象和幻想在有利于社会控制的同时也可能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提出了“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正是基于这一政策背景,研究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得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文教娱乐等生活消费需求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消费存在潜在需求,消费结构正在逐步趋向合理化。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2年的入世之后,中国农产品产出使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相应地,以最终产品形式用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部分也发生很大变化。那么,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此,本文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借鉴De Boer(2008)思想,采用Montgomery分解与投入产出相结合的方法,将影响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变化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总量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影响作用看,技术效应对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作用明显;第二,从影响程度看,相对于加工农产品,初级农产品消费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第三,从中长期看,中期消费规模效应对农产品消费影响较大,但长期内最终消费需求的总量效应作用更强;第四,对于加工农产品而言,中期水产品加工业消费受影响显著,而长期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其他饮料制造业消费受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制定需求政策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短期内启动经济复苏,保证经济、金融、就业形势的稳定;中长期为经济持续有效地增长创造需求条件。提出比较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同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强调短期内应着重刺激投资需求,而中长期内主要扩大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分别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可选择的重点进行了探讨,还简要论述了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玮然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84-85,126
对淮南市茶馆行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分析淮南市茶馆设计与行业经营的基础上,以“钱塘茶人”、“陶陶居茶艺”和“思源茶馆”为例,剖析了茶馆设计与行业经营的内在关系,认为:淮南市茶馆行业目前尚不兴旺,虽然原因颇多,但设计不当是影响其经营效益的要素之一;并提出:淮南市茶馆设计应依循“典雅、现实、实用”的原则,展现地域茶文化的真谛,满足相应茶客的消费需求,实现茶馆的商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平民化”作为时下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中呈现出的风格倾向,是伴随着新闻媒体对普通受众需求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而形成的;电视新闻“平民化”的风格特征经由四种方式建构而成;而在对“平民化”新闻节目进行陌生化的阅读中,我们发现所谓的“平民化”的风格定位是新闻媒体给自身贴的标签,同时,“平民化”的电视新闻同样是由媒体建构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灵通在中国发展的驱动要素、发展历程、得失以及投资收益等的比较分析揭示:简单的满足消费需求并不能令企业经营“所向披靡”,更难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的支撑,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引导需求的转变,进而变革经营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不然,追求满足“消费需求”的企业行为,可能诱使企业陷入“机会陷阱”。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收入再分配刺激消费需求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在边际消费倾向与居民收入呈“倒U”型关系的情况下,收入分配政策才能起到提高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总消费的效果。计量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大致呈“倒U”型关系,即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因此,实行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总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上海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把上海消费品市场需求总量的增长归纳为消费匮乏、大众消费、过渡消费及重视消费质量四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上海消费品市场需求总量的因素,提出了上海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将有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上海居民的消费质量朝高中档方向发展和消费呈差异性、需求呈多样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