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只有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各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有着千差万别的具体特点和特殊情况。因此,要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计划贯彻到每个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间去,并同他们的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因为来自少数民族的干部,同本民族人民群众有着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逐步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做好民族工作,搞好现代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在民族地区推行了一条封建的法西斯的大汉族主义路线,严重地践踏了党的民族政策。这条路线对毛主席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进行了歪曲,造成了极大混乱。使民族地区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并制定了具体的政策。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十分重视民族问题 ,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思想、方针和政策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这主要是 :1 一切从少数民族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少数民族的事一定要和少数民族商量的群众路线 ;3 各民族平等友爱、互助合作 ,实行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新型关系 ;4 诚心为少数民族服务 ,使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宗旨 ;5 在民族地区也要贯彻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促进稳定 ,尽快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6 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 ,加强了民族问题的立法建设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4.
群众文化也叫大众文化,是相对于专业化的高层次文化而言的,是适合于中下层人民群众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文化,它的外延包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和伦理道德、风俗、宗教和大众传播媒介等。群众文化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主体。解放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在领导黎苗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重视发展该地区的文化,不断引导少数民族人民移风易俗。然而,自改革开放进行市场经济建设以来,由于突出经济建设而文化建设却被忽略,加上国家包办文化的旧格局打破,文化市场管理不当,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出现了落后的局面;从域外传进来的一些腐朽文化得以蔓延,原来  相似文献   

5.
与汉族聚集地区相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的民族性决定的。对于以往民族大多数人信仰某一种宗教的少数民族来说,宗教信仰仍然是该民族人民群众共同的心理素质表现之一。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吸收、融合的历史上大量的传统文化,已深深地渗透在该民族的文学、诗歌、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道德、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宗教  相似文献   

6.
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湖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出当前湖北民族地区高素质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提高民族干部整体素质、改善人才政策环境、创新干部培养机制等方面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民族贸易是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活动的通称。它既是社会主义商业,也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贸易工作,不仅对发展各民族内部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和边防,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关键。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各种专业技术干部,逐步实现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充分行使民族自治权利真正当家作主的保证,而且也是现阶段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渠道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离开民族地区流向大中型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当地就业,减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子女的发生率;政府在少数民族流入城市应多设立民族中小学校和民族班;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社区和村委会乃至整个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相似文献   

10.
薛萌  姜明 《阴山学刊》2012,(5):112-115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文化、生活质量、人均寿命、幸福指数、社会保障等方面不仅远低于发达地区,而且低于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并不等于少数民族的发展。因此,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缩小少数民族群众与民族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于维护边疆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1934年至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在战略转移途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时,宣传和实践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的主张,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觉悟。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观念从此深入西部少数民族人民的心中,他们开始从封闭沉寂的状态中逐渐走了出来,迈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征途。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生态移民工作中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民现象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很多 ,并且在形式和性质上都有不同之处。生态移民是移民现象中的一种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尤其是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来讲 ,它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在各个方面都将影响到被迁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一问题如果解决得适当 ,它将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如果解决得不适当 ,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 ,因此 ,这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言活力、语言态度与语文政策--少数民族语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布 《学术探索》2005,(6):95-10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制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语文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对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语言活力方面,除少数几种民族语文具有较强活力外,大多数民族语文由于使用人口少、使用范围窄、使用水平低而丧失活力,建国后新创制的一些少数民族语文由于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面临困境,一些少数民族语文由于使用较少而成为濒危语言。在语言态度方面,为了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在保持、传承本民族语文的同时,自觉选择汉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成为民族群众语文学习的一个普遍趋势。基于民族语文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工作应把握这样几点:第一,必须高度重视民族语文在民族政策中的敏感性,增强大局意识,把坚持语言平等,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纽带。第二,保持民族语文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依法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第三,从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民族的需要和不同的语言态度,分别制定具体的民族语文规划,慎重、稳妥、积极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要充分贯彻自愿自择的精神,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尖锐地提到了全国人民面前,也尖锐地提到了广西各族人民面前。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直接关系到我区各民族健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带战略性的问题。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三十年来,广西的工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民族团结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广西各少数民族的人口也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很大变化,少数畏族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少数民族自我发展意识日益增长。随之,民族问题也带有许多新特点和新情况。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以此指导我国的民族工作,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 一、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不可避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1.6亿多人,其中汉族10.4亿多人,约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人口9100多万,约占8%。 历史上,我国务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为“大杂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举世公认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显然,这与我国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不相适应的。现在,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贫困变动趋势、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贫困已经成为中国最突出的贫困问题,也是未来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尽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但仍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且有集中的趋势,少数民族人口处于更严重的多维贫困之中.少数民族贫困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受到收入差异扩大导致的经济增长“益民族”程度下降、自然生态条件恶劣和民族经济生计特性的三重因素的制约.未来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贫困的特殊性,建立“亲民族”的扶贫政策,从多个维度进行扶持,以便可持续地减缓民族贫困.  相似文献   

18.
<正>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跨越十多个省、区,途经苗、瑶、侗、布依、壮、彝、土家、羌、仡佬、藏、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长征途中,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研究和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使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并在实践中得到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拥护,从而使红军的长征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和多年“左”的思想影响,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继续拉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我们党坚持和实行这项政策是一贯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一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了最适合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断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早在长征时期,党就为四川甘孜、阿坝的藏族人民建立了自治政府。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党又先后帮助同心、海源、正宁等县的回族人民和城川的蒙古人民,分别建立了自治县、自治乡、自治区。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