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经过了两年多的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于1920年初深有体会地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者应怎样进行斗争,这并不是困难的任务,并且早已解决了。怎样想像出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不困难。这个任务也已经解决了。但是,怎样具体地从旧的、习 相似文献
2.
薛守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列宁的一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一生。他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开拓者。由于他一贯主张“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某一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要独立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终于使他在探索俄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不发达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遂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这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 相似文献
3.
廖胜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正>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建设者,不拘泥于经典理论和教条,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找到了一条农民占人口多数、资本主义经济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道路,即改良主义道路。列宁关于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揭示了“小农结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规律,成为目前仍是小生产者汪洋大海、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商品经济国内市场极为落后的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正如邓小平所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因此,学习研究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廖胜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列宁晚年多次谈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直接和彻底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以便代之以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上说,是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的一种革命的办法。1921年春以来,苏俄政权制定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改良主义办法来代替原先行动的方法、方案和制度。可见,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21年春,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列宁形成了他的关于“小农结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改良主义道路的理论。什么是“小农结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改良主义道路呢?列宁告诉我们:“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肖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5)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即象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光辉论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过设想。但这种设想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详尽计划和具体方案。特别是对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靠俄国人民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这一探索,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来讲,都不亚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斗爭。在这一伟大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作 相似文献
6.
刘献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列宁的思想遗产中,有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包围”道路的思想。虽然这一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它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探索四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惠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国家建立之初,列宁就十分重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1918年3月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摆脱帝国主义战争之后,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就提出“历史转变”是当时政治局势的特点,并 相似文献
8.
余源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从这时开始,列宁有了七年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没有的。时间虽短,但是列宁在探索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涉及到的课题,充实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指导落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列宁最为注重的事情,也是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对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无疑是具有启迪性的。本文将着重论述列宁探索在落后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1921年以后,列宁观察到欧洲革命形势渐渐落入低潮,深刻地分析了它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由过去期求多国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转变为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在国内斗争中由过去的“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退却”。 相似文献
10.
陈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年中,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就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这一探索中体现出来的实践第一的本质特征,是列宁留给后人的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开掘这一遗产,使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断地表现出新的活力,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之网上编织出新的“纽结”,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纯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无产阶级在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起无产阶专政以后,它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各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课题,也是决定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便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从二月革命结束到十月起义胜利,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他主张在俄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反对立即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对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解了列宁这一阶段的思想。从十月起义胜利到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他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而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21年春以后,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三个阶段,他提出,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而言,资本主义是“幸福”,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发展生产力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3.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提出了在俄国建设带有小农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带有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列宁的这一思想标志着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变。此后,列宁在探索建设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点社会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列宁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改变、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和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俞良早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论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工会建设的理论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加强工会的建设和发挥工会的作用,并且就这个问题形成和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当前,研究和掌握列宁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列宁论述... 相似文献
16.
晓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首先考虑的是,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他从苏维埃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他也不拘泥于马、恩的个别结论和自己先前的理论观点,不断地否定和修正已被实践证明不符合俄国具体情况的理论和政策;经过反复实践,大胆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宝 相似文献
17.
王祖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1)
一次可贵的探索──列宁晚年关于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王祖奇1923年1月6日,列宁在他最后的口授文章《论合作社》中明确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①由于列宁没有对这个“根本改变”后的社会主义作明确的说明,使得后来许... 相似文献
18.
石镇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5-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和以发达资本主义为起点的直接过渡的初级阶段,而只是列宁的以落后国家为起点的迂回过渡的初级阶段。因此,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理论和直接过渡理论,而是列宁的迂回过渡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与迂回过渡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荣开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5)
1917年10月革命以前,列宁的最大理论贡献,是全面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关系、本质特征和各种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并且根据这些科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特点,肯定了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可能性,阐明了一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在新时代胜利的全部理论基础,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认真地研讨这次飞跃的过程及其主要经验,对于我们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定会有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张培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5)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一代革命家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没有(也下可能有)明确指示,更没有历史先例可以借鉴,列宁只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进行艰苦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实践——再认识,终于找到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对此,许多专家学者已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少颇有见地的意见,但对列宁思想的演变,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本人愿就这些问题略述管见,希 相似文献